为什么袁隆平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Hcckbc


从专业角度很好解释——诺贝尔当年没设工程技术类奖项。但普通人的质疑也有其道理——那些得了诺贝尔奖的成果对人类又有什么用途?这其实是个科学传播问题。

当年诺贝尔留遗嘱设这些奖项,只是他个人的私事。一百多年后,诺贝尔奖早已成为公众媒体事件。每年底开奖前后,媒体都要准备好版面跟风报导。然而现在却进入一个怪圈,每年媒体说得最多的是和平奖与文学奖,对其它奖只是发发通稿。为什么?因为记者并不清楚那些获奖成果在科学上有什么价值。

甚至当屠呦呦获奖时,大众媒体也只是炒作她的经历,身份,地位这些外在因素,没人谈论为什么这个奖要发给青蒿素。记者们怕露怯,评委会也没有特别通俗易懂的解释。

自诺贝尔奖以后,各学科都有了专业奖,面对基础科学界的综合奖也出现了不少。以邵逸夫奖为典型,这个奖设置时就要弥补诺贝尔奖的缺陷,所以设置了天文学和数学奖,金额也超过诺贝尔奖。但宣传价值几乎为零,邵逸夫奖已经运作了十五年,也由各国专家组成评委会。现在都没什么人知道它在几月开奖(每年九月)。

这是科学传播失败的典型。这些奖都由专家评定,推举出来的成果可能确实对该学科产生重大影响,但这个价值很少能够量化。反之对公众来说,第一他们根本不清楚科学内部的分工,不管什么理论科学,应用科学还是工程技术,反正都是科学。第二他们也搞不清抽象价值,只有量化成果才能吸引大家注意。

科学史上有没有量化的奖?有过,那就是各种发明竞赛。现在中学生都知道斯蒂文森发明了火车,其实在他以前蒸汽机车就已经存在,他是蒸汽机车竞速大赛的获胜者,并且远远甩掉对手。因为这个成绩,一段时间里他垄断了机车市场。但他并不是火车的发明人。

类似的量化科技竞赛一直都有,并且奖金还不少。比如飞机诞生后不久,就出现一个“奥尔特加奖”,授予第一个从纽约飞到巴黎的飞行员。后来林白拿了这个奖,轰动一时。

1998年,美国圣路易斯市商人彼得·迪亚曼蒂斯设立“X奖”,奖励两周内两次进入大气层的同一架航天器。这个奖的目标是鼓励廉价宇航,但它不用复杂的专业评定,而是典型的量化指标,并且奖金高达一千万美元,是各类科技奖中最大的。

所以对公众来说,复杂的专业术语并不能使他们明白一项成果的价值。如果有一个粮食单产奖,奖励世界上各种主要农作物最高单产创造者,袁隆平早就能获得这个奖。

这种只设量化标准,不用专家评定的奖项,其科学传播效果可能会远远大于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专家奖。


科技文化郑军


今年诺贝尔奖刚刚揭晓不久,10月16日,笔者的手机收到今日头条的弹窗新闻:袁隆平“超级稻”再创世界单产纪录,平均亩产达1149公斤。笔者不由得再次想起一个老问题:为什么袁隆平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众所周知,袁隆平教授最大的成就是于1974年发明了世界上首个杂交水稻,并且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地努力提高水稻的产量,他的开创性研究帮助中国从粮食短缺国家转变为粮食安全国家,解决了中国13.8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世界许多国家也从他的研究成果中获益。

作为一个中国人,从袁隆平教授的贡献来说,我们认为袁隆平教授有足够的资格获得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的评选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作为《医师报》记者,笔者曾就诺贝尔奖的话题做过系列采访报道。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教授这样对记者说:“对于中国未来的诺奖获得者来说,他们可能最缺的因素是机缘。把事情做好了还不够,还要有机会去申请诺贝尔奖,并获得诺奖评委的认同,这很关键。比如中国跳水运动员熊倪,本有世界第一的水准,结果在第24届奥运会上却仅仅由于前冠军洛加尼斯的声望征服了裁判而以微弱差距屈居亚军。”

赵平教授指出,很多专家工作很出色,科研成果也不少,但是为什么与诺奖无缘呢?也许他们忘记了诺奖的评选标准:“成果必须对整个科学界有巨大的影响力”。换句话说,改变科学的进程。所以,机缘不是偶然,不是撞大运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才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荣誉。

所以,袁隆平教授迟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其并非杂交水稻理论的开创者,而杂交水稻的成功应用推动者,因此其能否获得诺贝尔奖有不小的争议;二是机缘还未到。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按照这样的逻辑:

  1. 诺奖的得奖标准是什么?
  2. 袁隆平做了什么?
  3. 袁隆平所做的事为什么不符合诺奖标准?

下面开始回答

1.诺奖标准是什么?

在诺贝尔奖的官方网站是这么写的

How Are the Nobel Laureates Selected?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s awarded for discovery of major importance in life science or medicine. Discoveries that have changed the scientific paradigm and are of great benefit for mankind are awarded the prize, whereas life time achievements or scientific leadership cannot be considered for the Nobel Prize.

简单来说,诺奖应授予在在该领域具有重大发现,重大突破的成果,这里隐含的一个条件是首创性。

2.袁隆平做了什么?

1970年11月23日上午,袁隆平的科研助手李必湖与海南岛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在离农场不远的一片沼泽地里约0.3亩野生稻中成功地寻找到了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并立即电话通知了在北京查资料的袁隆平,经研究鉴定后命名为“野败”,并被全国杂交水稻大协作组选中,全国动员培育以实现“三系”配套。1972年冬,江西省萍乡农业局的颜龙安采取遮光处理,首先从“野败”种子成功抽穗育成了“二九矮1号”[3]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并向全国提供不育系种子。全国水稻科研协作全力攻关“恢复系”,从国内与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的1000多个品种里筛选出100多个有恢复能力的品种,直到1973年广西农学院教师张先程在东南亚的水稻品种中找到第一个结实率在90%以上的强恢复系IR24。至此,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突破了日本人无法实现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完成了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的最后一步,选配出强优势组合。

从维基百科提供的内容概括来看,袁隆平(其实是其助手)发现用于「三系法」杂交的野生雄性不育株,然后进行培育,最后获得籼型杂交稻。当然,他后来又在 1986 年将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法从「三系」改进到「两系」再到「一系」,即方法上由繁到简、效率越来越高。

3.为什么袁隆平不符合诺奖标准?

其实从第一点可以看出,诺奖标准除了要有重大影响,还要具有首创性。事实上,无论是「杂交水稻」这一概念本身,还是「三系杂交」的杂交方法都不是袁隆平提出的。

杂交水稻的概念最早出自,美国农学家 Henry Beachell

Dr. Henry M. Beachell (September 21, 1906 – December 13, 2006) was an American plant breeder. His research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ybrid ricecultivars that saved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from starvation.In 1930 he earned an agronomy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where he was a member of FarmHouse fraternity.[2] After graduate study at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Beachell worked for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in Texas. There, he created nine rice varieties, which eventually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the U.S. long-grain rice production.Beachell has been called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in rice improvement in the world.As farmers planted higher yielding rice, nutrition improved in many Asian countries, and farmers increased their incomes. Beachell has received many international awards, including the 1987 Japan Prizeand 1996 World Food Prize. As a centenarian, Beachell consulted with RiceTec, the only commercial hybridrice-breeding program in the U.S, up until his death.

由此可见,Henry 首创了杂交水稻并取得突破,并在 1996 获得世界粮食大奖。

而「三系杂交法」则出自日本科学家。1968年,日本科学家新城长友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一系列诸如赶粉等等杂交水稻育种新方法,首次成功实现了基于「三系法」配套育种。

但是无论是 Henry Beachell 还是新城长友,其方案都存在着某些缺陷(不能稳产),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得水稻杂交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未能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

袁隆平所做,其实是遵照前人的方法和思路,加上运气和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找到了合适的亲本培育并加以改进,成果贡献之大有目共睹,但就诺奖标准而言,还是不相符的。


赵宇强ESTP


必须要先强调一下,诺贝尔奖不是判定科学贡献的唯一标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他们依旧是“大英雄”。

然后,我们在来了解一下,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从诺贝尔奖的分类来看,它共有六大奖项,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

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名单中,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榜上有名。而最终的获奖者是印度儿童人权活动家萨蒂亚尔希和在巴基斯坦呼吁女性受教育权利而被塔利班组织枪击的马拉拉·尤萨夫扎伊。对于憾失诺贝尔奖,袁隆平表示,不知道,没那奢望。

众所周知,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此外,袁隆平还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并于今年9月宣布了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可以看到,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理论与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遗传学的桎梏,否定了原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解决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紧缺问题。

不可否认,袁隆平的贡献是巨大的,且其研究成果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这一点,全世界公认。所以,有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镁客网


首先诺贝尔奖应该是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奖项了,除开诺贝尔和平奖以及1969年加入的诺贝尔经济科技奖,剩下的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奖项可以说是含金量十足的奖项,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疗法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不要因袁院士没有获奖而去否定整个奖项

诺贝尔奖是不能毛遂自荐的,是由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推荐的人方能参选。袁院士是参加过提名的,2014年, 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虽然最后没有评上奖,但是诺贝奖和平奖(美国奥巴马获得过此奖项),政治工具,不得也罢。

诺贝尔奖的6大项中,很遗憾并没有特别符合袁隆平院士的领域,这也是袁隆平院士没有获奖的原因之一吧。再加上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更多的是颁给那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袁隆平也就因此和诺贝奖错过。

袁隆平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获得过世界粮食大奖,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中国粮食变得富裕起来。可能我们现在不会去吃杂交水稻,但要是没有这样的杂交水稻,我们的先辈早在粮食短缺中离去,又何谈你我在此评论?

诺贝尔奖是世界至高的荣耀,但不是唯一的荣耀,莫言未获得奖项之前,我敢说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人,他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而知名。而袁隆平教授的贡献有目共睹,诺贝尔奖的荣誉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肯定,但袁隆平院士又何须诺贝尔奖的肯定,锦上添花罢了,他的奖当在我们人民的心中,获不获奖无关我们对袁隆平院士的尊敬。

诺贝尔奖没有选择袁隆平院士该是诺贝尔奖的损失。


简族


袁院士的贡献有目共睹、世人皆知,这是不争的事实。诺贝尔奖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为耀眼的光环,也被视作为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也许大多数人会认为袁隆平院士都应该获奖,但是任何奖项的设立都有其相应的标准,诺贝尔奖也同样不例外。下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1、诺贝尔奖的门类设置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Physics)、化学(Chemistry)、生理学或医学(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学(Literature)、和平(Peace)和经济学(Economic Sciences)六个奖项。

如果袁隆平院士获奖,那么肯定至少要符合这几个奖项中的一个。从袁隆平院士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来讲,属于农学方向,但是诺贝尔奖中根本没有这一项,如果往诺奖这几个奖项中的一个靠拢,可能比较贴近生理学方向。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特别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实现其功能的内在机制的一门学科。而在这方面袁隆平院士最为突出的贡献应该是杂种优势理论的应用。注意,这里是应用,而非首创。从这一个方向来看,生理学将获奖的几率就很低了。那么只能从其他方向考虑,也就是呼声最高的诺贝尔和平奖,原由可以说也很充足,解决了全球亿万人的温饱问题。至于,以上所提到的两个奖项是否与袁隆平院士有缘呢?那么接下来看一下诺贝尔奖项的设定标准。

2、获奖标准

首先我们看一下诺贝尔关于生理学奖的遗嘱:“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注意诺贝尔的用词“最重大发现(most important discovery)”,这里的“发现”一词是很值得品味的,这一词也体现了首创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无论功绩大小,能否获奖,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创、首次。

"The said interest shall be divided into five equal parts, which shall be apportioned as follows: /- - -/ one part 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within the domain of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下面再看一下诺贝尔和平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从这个标准方向看,袁隆平院士的贡献团结友好、常备军或者宣传这几个方向都不是太过吻合。

"The said interest shall be divided into five equal parts, which shall be apportioned as follows: /- - -/ one part 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done the most or the best work for fraternity between nations, the abolition or reduction of standing armies and for the holding and promotion of peace congresses."

3袁隆平院士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最重要的是杂交水稻基本的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要清楚一点,这项理论和技术的提出是1963年美国人Henry Beachell所提出的,他还因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而袁老是理论的应用者而非发现者,也就是前面标准中的原创。之前诺奖得主屠呦呦就是很好的一个案例,将青蒿素推广应用并为众人所知者没有获奖,而最终的获奖者是发明者屠呦呦。

在农业育种领域曾经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诺曼·布劳,其一生致力于小麦育种研究,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或许有人会那袁隆平与之对比,“在拯救的生命的数量上,诺曼·布劳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人。”联合国世界粮食项目执行主席史瑞(Josette Sheeran)说,“他的心胸和他的智慧一样广大,但感动世界的却是他的激情和同情。”,我们再看诺奖之后布劳格的活动,1984年开始,在贝宁、埃塞俄比亚、加纳、尼日利亚、苏丹、坦桑尼亚、多哥等14个非洲国家试验种植高产作物品种。短期内,将各地区玉米产量增加两倍,小麦、木薯、高粱等作物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直至耄耋之年,诺曼·布劳格仍致力于非洲消除饥荒事业。作为对比来看,也可看出一点端倪。

袁隆平院士的成果贡献之大有目共睹,但是通过我们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唯一可能性也是获得和平奖,至于是否能够获得,机遇+运气+实力,也许明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就是袁老。

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添加关注,期待与您的交流。


科学兴农


为什么袁隆平没有获得诺贝达奖?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1900年开始创立,1901年开始颁发,主要分设物理、化学、文学、和平、生理或者医学这五个奖项。诺贝尔奖包括奖章、证书和奖金。1969年开始颁发并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六项大奖。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袁隆平的个人基本信息和贡献。

袁隆平:生于北京,祖籍江西九江德安,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技术,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根据他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并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

“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他也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成功培养出的杂交水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单位粮食产量的增加,为我国农业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途径,进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是解决整个世界饥饿问题的法宝。西方世界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做中国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3)实践出真知。袁隆平通过自己长期的实践,提出了水稻杂交的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杂交水稻的的培育成功,使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证明了科学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

总结:为什么袁隆平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1,诺贝尔奖趋向的是在研究领域做出发明创造的杰出人士,而且目前涉及领域没有生物学奖。

2,袁老不是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在他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进行此项工作的研究,他只是把这项技术发挥到极高的水平,靠自己的努力把这项工作做的很出色。

3,袁老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这一点已经不需要什么诺贝尔奖来证明了,他就是独一无二的袁隆平。



让我们向伟大而辛勤的袁隆平老先生致敬!


我本有梦怎言笑


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科研成果只是全球范围内绿色革命浪潮里晚来的一部分,它对中国人很有意义,但在全球范围内就算不上什么了。虽然国内杂交稻种植过半,国外的水稻种植只有4%是杂交稻,并且这部分市场还大部分被国外育种公司占据,也就是说袁隆平的杂交稻对中国以外的影响其实很小。


在工业革命以来农业经历过数次重大革命,分别是十九世纪的农业机械化,二十世纪的化肥工业化,和二十世纪初期的杂交育种革命,再之后是二十世纪中期的全球绿色革命。农业机械化的时期诺贝尔奖尚未建立,但是化肥工业化的代表合成氨和杀虫剂分别在1918年和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杂交育种和绿色革命的代表诺曼·布劳格197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意义足够重大的农业技术进步诺贝尔奖都没有缺席。作为最近一次革命,绿色革命的内容一方面是杂交育种,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将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前半叶已经普及化的杂交育种,石油农业和化肥农业作为成套体系向发展中国家推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占多数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而中国在绿色革命里只是晚来者,改革开放以后之后才真正赶上趟。

大农业家诺曼布劳格,他的战场玉米和小麦是世界最大宗的两种粮食作物


世界上绿色革命的科研中心有两个,一个是墨西哥的的国际玉米小麦发展中心,一个是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墨西哥的育种中心是布劳格直接领导的,在他的帮助下1956年墨西哥的杂交小麦产量是1944年的六倍,60年代中期布劳格对巴基斯坦和印度展开援助之后两国的小麦产量就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这些成果为布劳格带来了197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现在国际玉米小麦发展中心惠及全球80多个国家,发展中国家约70%小麦和30%玉米的品种直接或间接来自这里,中国40多个玉米品种和200多个小麦品种来自该中心的种源。另一个重要机构是国际水稻研究所,它从60年代就开始在东南亚推广高产稻米,把各国的水稻单产几乎提高了一倍。杂交水稻的理论早在20年代就在日本提出,成功首创则是1963年国际水稻研究所Henry Beachell在印度尼西亚增产5~6倍的奇迹稻种IR8。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发展中国家,说起农业增产,贡献最大,成果最突出的是这两个研究所在1950~1970年的育种推广工作和绿色革命风潮,其他任何人无法相比。


对比一下袁隆平院士的工作可以很容易发现,袁院士的杂交育种工作1976年才开始大面积推广,1980年后才开始为国外所知,这时候离墨西哥的小麦产量暴涨已经30多年过去,离布劳格走遍全球拿下“为饥荒世界带来面包”的荣誉也已经十年过去了。即使是水稻种植本身,杂交稻对已经暴涨过几波产量的国外稻种,例如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常规稻,一般只有10%左右的微弱产量优势,算上口味留种病害等劣势就很难说了。对主食大米并且之前没能赶上绿色革命浪潮的国人来说,杂交水稻获得的首届国家发明特等奖是理所应当的,对水稻育种研究来说袁隆平首次实现产业化杂交水稻种植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也是国际公认的。不过,迟了几十年的成果,而且局限于一个国家一种作物的小幅提升,想要和多种作物的全球开创性成果同列,多少有自知之明为好。


海边椰子


科学疑惑篇@袁隆平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我们都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可以简单的知道袁隆平是一位在杂交水稻领域中享誉与地位都非常高的人!但是具体做了哪些对人类有贡献的事情与工作?却很少人能够说的清楚!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总工程师和学科领军人物!从1964年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以来,可谓是研究成果累累,名声大震于世界!通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在1975年攻克难关,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下,我国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实现了每亩田量产达到700公斤至800公斤的阶段性目标!正是因为这种杂交水稻的技术,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解决了全世界百分之六十人口的吃饭问题!

在2016年的一次量产实验中,经过专家鉴定测得平均每亩田量产832.1公斤的新纪录,同时也创下了双季水稻量产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科学解疑篇@为何袁隆平没有得到诺贝尔奖项?

由于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技术,而使得累计增产了几十亿公斤的水稻,为全球粮食的稳定持续供应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即使袁隆平院士的研究成果果实累累,似乎也一直没摘得全世界重量级大奖——诺贝尔奖!解释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诺贝尔奖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得有开创性的理论成果!简单地说就是,你所做出的开创性工作为某个领域学科开了一扇门!

1.然而袁隆平院士虽然在杂交水稻领域是佼佼者,但是他并非是这个理论的创造者!换句话说就是袁隆平院士只是将前人的理论实践于工作中了而已,并且做得非常出色!

2.杂交水稻的基本思想与技术,其实并非是袁隆平院士首先提出,而且首次成功实现的人也不是他,而是一名美国人(大家可以自行去查阅)于1963年实现!

当然除了诺贝尔奖之外,我们的袁隆平院士还是获得过很多国际大奖的,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家,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大奖,国家特等发明家,英国皇家让克奖,马哈蒂尔科学奖等等,袁隆平同时也是多国的科学院院士和领头人!

其实我觉得袁隆平院士并非一定得获得过诺贝尔奖才算是功成名就,其在学术上的研究和实践已经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经验与成果!最后一句话结尾就是:袁隆平是世界的,但是终究还是中国的!



科学科普篇@关于袁隆平的知识:

  • 2017年袁隆平宣布了一项剔除水稻中金属镉的新成果!
  • 2006年袁隆平院士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1976年至2005年,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达到了3.4亿公顷,增产稻谷4.5亿多吨!



最后,望采纳!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或者关注我哟!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区留言,让更多人知道你!谢谢!


科学无处不在


诺贝尔和平奖我们不去管它,虽然袁老曾被提名,但显然不能通过,那是个政治工具,不会轻易给我们,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个蹭热度的(老人家的遗嘱里没这个奖,那是帮有钱人自己自娱自乐的),这两个奖无视它。除了文学奖,诺贝尔奖里面比较硬的是科学奖,也就是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很遗憾,没有数学奖。所以,首先,诺贝尔奖没有涵盖所有的科学领域。

和袁老的研究沾边的奖是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这个奖并不严格等于生物学奖……所以,某些生物学家曲线拿了化学奖……呃……事实上,这些年,好多生物学家拿了化学奖,把化学家挤兑到哭……不过还好,化学家也可以跨界去拿一下物理学奖,毕竟粒子方面跨界挺容易。然而,袁老的研究领域,严格来讲,大领域是农学,这就尴尬了(贴上到生理学上比较费力)……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诺贝尔奖通常是颁给那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什么叫做开创性呢?那就是第一次做,第一次发现,或者第一次发明,不管是发现现象还是发明技术,等等。但是,开创性的人,未必是把这个事发扬光大的人……

袁老的杂交水稻,属于遗传育种领域,很遗憾,虽然袁老将水稻杂交做到了极致,但他不是第一个使用杂交育种技术的科学家。

虽然杂交育种技术里的“杂交”,可以曲线贴到遗传学上,算是遗传学的实验手段和应用方法,而遗传学则无疑属于生理学上。但作为一种遗传学手段,杂交技术要早得多,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孟德尔(植物),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摩根(Thomas Hunt Morgan)(动物),而摩根在193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摩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