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回龍老船工,講述汀江那些鮮爲人知的故事

上杭網 今天

聽聽回龍老船工,講述汀江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汀江故事

文:藍漢民

聽聽回龍老船工,講述汀江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江是客家人的母親河,在黃金水段上杭一帶的沿岸,更成為培育客家民系的搖籃和溫床,汀江的船工,以自己的聰明才智譜寫了許許多多的傳奇故事。可惜這些老船工大部分都已作古,幸喜多方走訪,才尋找到了一位現年92歲的回龍老船工林榮興師傅。通過他的健談.給我講述了一些船工故事。從這故事中,可以看出汀江船工的勤勞、勇敢、善良,聰明。

聽聽回龍老船工,講述汀江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贏了二場官司】

傳在清朝時,有一次木徘與民船相碰,雙方老闆請訟師據理力爭打官司,知縣難以結案。最後由縣衙師爺在各自訟 詞中作文章。雙方訟詞都有“馬上相碰”一詞,但“馬”的寫法各不相同。木排行將“馬”字寫成底下“一”橫筆,被認 為是困馬,不能趕船;而民船老闆的“馬”字用的是“灬”點底,被認為是在運動著奔騰的馬,所以木排要讓民船先通過。 自此以後,凡出現類似相撞事件。不論民船是在上灘或下灘,木樺均要承擔主要責任,故木排上的腰哥師傅至關重要。航行時要全神貫注瞭望前方是否有民船駛來,遇到上、下灘要事前聲嘶力竭地連續發出“嘿!喲!,嘿!喲!”的警告聲。雙 方交會時要用手勢揮告各自航向。

聽聽回龍老船工,講述汀江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上杭境內未開通公路前,汀江航運曾是閩粵贛貨物運輸的大動脈。航運最興旺時期是1920~1945年,沿江有木船 4700餘艘,船工萬餘人。每隻木船載運量順流4噸,逆流2.5噸。年貨物運輸量約50萬噸。由於汀江河床落差大。沿河水勢洶險,上下灘多,往往貨船會觸礁沉沒。民國初期以前,航運損失要由船主承擔部分責任,造成很多經濟糾紛。民國十六(1927年)國民革命軍第一軍閩西第一遊擊司令部司令藍玉田率部進駐上杭,他急公好義為船工抱不平,出具佈告規定,凡航運出現意外事故,不追究船主賠償責任,貨主亦不給運費,並刻有石碑在南門碼頭為證,自此船家才得安心營運。

聽聽回龍老船工,講述汀江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