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奇的牛人,孙中山甘愿推他为首,退隐后,修建西湖第一名园

相比于权倾朝野的大臣,人们多对富可敌国的商人更加向往。如果这个商人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莺燕环身,美眷成群的话,那人们对他的憧憬更会如流水般滔滔不绝。这次,我们就来说一个这样的人——刘学询。

晚清最奇的牛人,孙中山甘愿推他为首,退隐后,修建西湖第一名园

说起刘学询,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大家肯定对他的“合伙人”很熟悉,“合伙人”就是孙中山。说到这儿您可能会诧异了,不是说好了他是个商人吗?怎么又跟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扯上联系了?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说一说刘学询的前半生。

晚清最奇的牛人,孙中山甘愿推他为首,退隐后,修建西湖第一名园

故事应该从刘学询的出生开始:1855年,刘学洵在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古鹤村呱呱坠地。这个地方您应该就很熟悉了他这不是跟孙中山是老乡嘛!这老乡的见面,我们到后面再谈,先说一说刘学洵是怎么发家的。大家都知道,在东南亚有一种流行的赌博活动叫做赌球,你觉得哪个队能赢,就在哪个队那里下注。刘学洵就靠操纵类似的活动发家。不过他操纵的不是赌球,叫做“闱姓”,操纵这个活动的机构叫做“闱厂”。其实在第二届“闱姓”竞标时,他不过竞得了六年的承办权,短短六年,他富到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国民党元老冯自由替我回答了,他在书里描述的大意就是,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念书的,都不得不“仰其鼻息”(注1)。官吏士子尚对其趋之若鹜,更不要说那贪图富贵的如花美眷。刘学询也就纳了一房又一房的小妾,成就了其风流之名。

晚清最奇的牛人,孙中山甘愿推他为首,退隐后,修建西湖第一名园

发达后的刘学询正值壮年,胸怀壮志,自然想干出一番事业。富可敌国的刘学询与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孙中山在澳门相遇了,两人相谈甚欢,后来刘学询也曾在物质上对孙中山多有援助。(注2)可与其说两人是合作关系,还不如说心高气傲的刘学询自比与孙中山是君臣关系。这种封建唯我独尊的思想与孙中山接受的自由民主背道而驰,我认为这也是后来两人关系渐渐淡化的原因之一。惠州起义之前,孙中山曾在书信中许诺,可以让刘学询做统治者(总统),甚至称呼也可以让刘学询自己决定。(注3)虽然这封重要的书信因故没有被送到,但从这里足以看出孙中山与其私交甚笃,也就是刘学询在政界的地位之高。

晚清最奇的牛人,孙中山甘愿推他为首,退隐后,修建西湖第一名园

孙中山缺少刘学询的物质援助,果不其然,惠州起义失败了。45岁的刘学询也不再有心力追逐政治上的地位,他选择了归隐西湖。西湖这地儿好不?您喜欢,刘学询他也喜欢。精心设计建造逾五载,刘学询终于在西湖边建造了精美绝伦的刘庄。“刘庄”这个称号可能比较不好理解,但要是说起它改建后的别名西湖国宾馆,想必您就不会陌生了。对,您没听错,那么豪华甚至庄重森严的一个地方,就是刘学恂晚年的住宅,其财力之雄厚可见一斑。

晚清最奇的牛人,孙中山甘愿推他为首,退隐后,修建西湖第一名园

打小大人们就教育我们,出门在外,讲究个财不露白。为什么呢?有钱,会招人眼红。刘学询这房子本身就过于奢华,更不要说他与著名大臣康有为有旧怨,可苦了这房子,是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直到刘学询过世还不得消停。不得已,刘学询的遗孀于1953年将刘庄无偿赠给政府,这房子便像刘学询自己一样,也曾历经风雨,也曾历经辉煌,才不算在人间空走一趟,铸就了刘学询“开了挂”一样的人生。

注解1:冯自由《革命逸史》

注解2:刘学询回忆录《总理史实访问记》

注解3:《孙中山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