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麼努力,真的不是爲了天天擠地鐵

我們這麼努力,真的不是為了天天擠地鐵

圖片來自網絡

1

楊絳先生曾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敢於說出這麼一句話的人,必定是從生活裡沉澱過來的,百歲的楊絳先生說出這麼一番話,自是經歷過滄桑之後的思考,也是自身切實經歷的體會。

可是,處在像我們這樣的年紀,以及在有限的閱歷上,我們是無法深刻體會到楊絳先生話裡的玄機;我們處在一個社會大壞境下,自身的心態,閱歷,資本都讓我們沒有底氣說出:“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因為現在的我們都覺得,自己的努力就是為了證明給全世界看。

雖然,明知生活是自己的,但內心裡的那種期盼被認可的渴望,你是怎麼也忽略不了的。

終究,我們的努力還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

2

我一個大學同學,人稱“拼命女郎”,她本身基礎是還不錯的(我們是英語專業的),加上她學習又非常努力,除了上課,就在自修室學習,做題,看書;

還不止,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去背單詞,背美文;週末如果沒有兼職工作的話,她就在自修室待上一整天,基本上就是風雨無阻的,不管外界壞境怎樣,她始終堅持努力。

反觀我們幾個,在她努力的同時,“荒廢”著自己的大好時光,早上在課室繼續補眠,逃掉不喜歡的課程,一有空閒時間就深扒自己的娛樂節目,生活可謂是“多姿多彩”呀。

而她在大學幾年來都在重複著一件事:聽、說、讀、寫英語,從未停止。

似乎這也驗證了一個真理:一件枯燥無味的事,只要你重複做,就是成功;一件枯燥無味的事,只要重複且認真的做,就會卓越。

是的,由於她在英語方面的出眾,在大學裡她得到了老師的讚許,全額獎學金,年年不斷;在畢業之前她便得到了老師的推薦——前往一家大型外企擔任實習翻譯。

我們曾問過她:你當初那麼努力是為了什麼?

她答:“我的興趣就是英語,而且我從一開始就知道,老師那邊有我喜歡的公司的幾個推薦名額,所以我只有足夠努力,足夠拼命,才能勇過獨木橋,去窺見那名額。”

是呀,每一個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有那麼一段不為人知的掙扎歲月。

也許很多人會說:很多人努力學習,只是為了謀一個好發展或者只是想學,並沒有說都想得到老師的讚許及認可。

當然這些沒有說一定要得到老師的讚許及認可,但我們往深處想想,努力學習是為了謀一個好的職業發展,難道不也是為了得到某某誰的認可嗎?

如果你說努力學習,只是你純粹的熱愛而已,沒有什麼目的,我想,這樣的人在這個世上應該很難找到吧。

每個人做事總該有個追求,或大或小,儘管中途避免不了要得到他人的認可,但自己也得到了自己最初的想要了,這樣的結果並不糟糕,相反的,還非常值得去努力,

只要你努力的姿態一直在,就行了。

3

我一直都記得我的夢想是北京,那個人文氣息非常強烈,競爭非常激烈的城市。

但夢想始終還只是夢想,我現在還算是個職場新人,由於還沒敢拋下廣州的一切,隻身前往北京。

由於專業不精,只好選擇興趣——寫作,從此踏上了編輯這條“坎坷”路;

也正因為是興趣,沒有受過系統的教學,在熟悉公司業務專業知識外,只能靠自己獨自地去摸索寫作的門道,不斷的看,不斷的寫,寫稿,斃稿,寫稿,斃稿……不斷的重複重複再重複,加班加點,已是家常便飯;

有時,連睡夢中都是那些句子在飄呀飄呀,或者是一些文章的閱讀量的數據在腦子裡轉呀轉呀,還真應了那句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可我也知道,我這麼努力地工作,不單單只是因為熱愛寫作,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上司的認可,從而升職加薪,給予父母更多一點金錢支持,給予自己更多一點提升機會;

我這麼努力地寫作,也不單單只是為了抒發情感,更多的是為了得到讀者的認可,以及引起讀者的共鳴。

所以在後來的工作中,我工作的努力及讀者對我的認可,得到了上司的賞識,別看我在大學裡是吊兒郎當的,在真正對待工作時,我可是卯足了勁,往前衝。

不過也可能因為我公司還只是一個創業型公司,與大型公司的認可度是不一樣的,差距總會有,但我依然忠於自己的內心,只要願意去學,去努力,去用心,總會得到鍛鍊,總會成長的。

是呀,無論何時何地,現在年齡階段的我們做什麼事,都避免不了要得到誰誰的認可,因為我們活在這樣一個需要被認可的世界裡。

咪蒙得到了粉絲們的認可,一篇文章,便可帶動近百萬名粉絲的情緒;

人民日報得到了人民的認可,哦不,它在這麼多年的沉澱下,已然是一種權威了,但也一樣需要得到人民的認可,因為它的受眾就是人民;

明星,網紅,蘋果,華為,格力……等等,都說明只有被認可了,你才會有價值。

那我們為什麼不反過來想,正因為我們有價值,才會被認可呢?所以,我們又何必苦苦追求“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的這種百歲感言的人生境界呢?

4

自始至終,我們都是與他人聯繫在一起的。你的成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

你的喜怒哀樂,也自有他人在的因素;

要知道你一個人,成不了一個家,也成不了一個社會,更遑論說成一個國家了。

我曾在周衝文章裡看到過一句話,大概是這麼個意思:”在一線城市,擠地鐵擠到我懷疑人生,可是我依然不會回去三線城市,雖說一線城市競爭大,想得到認可也不是那麼容易,但卻可以讓我們成長得更快一些。”

是呀,我特麼這麼努力,真的不是為了天天擠地鐵的。

現年齡階段的我們,儘管知道在大城市裡生存很難,但還是奔向大城市的懷抱,義無返顧。

為什麼呢?因為大城市競爭大挑戰也大,機會多成就也大。

在大城市裡被認可越難,到最後,你被認可後的成就就越大。

所以,我們在大城市裡拼命地掙扎,也只是為了得到認可,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不管是什麼。

在我看來,年輕時候的我們,需要被認可,這樣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

不然,你可能連努力的機會都沒有,畢竟沒有伯樂和舞臺,你再有能力也沒用!

至於“我們都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這樣的人生境界,就等到我們老年的時候,再來感悟吧,這也是楊絳先生在百歲之後才有的感悟,這對老年人來說,是一種長壽的心態。

我們這麼努力,真的不是為了天天擠地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