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們,若想讓孩子好好的,就請拜託不要再嘮叨了

朋友的小外甥小亮今年9歲,前幾天她陪著姐姐帶外甥去心理諮詢看病,在和心理諮詢師聊天過程中,發現小亮的媽媽真的是特別的愛嘮叨,從進入心理諮詢是開始,小亮的媽媽就不停地說話,還不停地交代小亮這的那的。於是為了孩子的情緒,心理醫師讓媽媽在休息室等候,朋友陪著他進諮詢室。

爸爸媽媽們,若想讓孩子好好的,就請拜託不要再嘮叨了

從心理諮詢科出來,朋友就感慨,這以後有了孩子啊,千萬別對著他嘮叨,原來她外甥告訴醫生,媽媽很嘮叨,一件事情說很多遍,做什麼事情都要數落他,沒見停過,這才產生了厭惡感,各種逃避回家,然後沉迷網吧打遊戲,還經常逃課,這和她以前那個乖巧懂事的外甥完全變了一個人。醫生說孩子有焦慮症的傾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媽媽引起的,如果處理不得當,以後孩子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讓朋友叮囑下孩子媽媽。

父母的嘮叨,會傷了孩子

其實,現在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已經越來越多了,而且年紀也越來越低齡化,這和家庭氛圍影響十分密切,父母的嘮叨往往只顧著表達自己的感受,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這樣很同意讓孩子在嘮叨中產生一些心理疾病,有的孩子變得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有的孩子變得叛逆或者也十分的嘮叨,影響學習或者大腦發育。

另外,父母的嘮叨,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被信任和什麼都做不好的感覺,時間久了,心理壓力就會越來越大,嚴重了就會使孩子承受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變得自卑,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及人格的發展

父母經常對孩子嘮叨,不僅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長此以往,還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不滿和誤解,使親子關係出現問題,讓孩子不再喜歡在家,甚至會出現離家出走的現象。

爸爸媽媽們,若想讓孩子好好的,就請拜託不要再嘮叨了

杜絕嘮叨,讓孩子好好的成長

孩子還在成長期,難免做事會犯錯,或者做的不盡人意,但作為父母應當給孩子成長的空間,讓孩子去犯錯,不要動不動就對著孩子翻舊賬,而是應當就事論事,幫孩子成長,如果只是嘮叨個沒完,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還會讓孩子更牴觸,甚至故意和父母對著幹。

在孩子未成年之時,通常是最容易被激發出心理疾病或者不良心理反應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三觀,很多都在發育階段,如果父母對著孩子不停地嘮叨,那就是在促使孩子越來越糟糕的方向走。

爸爸媽媽們,若想讓孩子好好的,就請拜託不要再嘮叨了

父母愛嘮叨,後果真的很嚴重,不僅讓孩子充滿了負面情緒影響健康發展,還破壞親子關係。作為父母,想讓孩子好好的成長,就好好的教育,不要對孩子做的事,嘮叨指責,亂說一氣,恨不得說幾十遍,那樣只會起到反作用,而是應該和孩子一事一議,好好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