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区早稻陆续开镰收割 今年新稻价格也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

7月上中旬以来,主产区2018年产早籼稻收割范围逐渐扩大,部分主产省收割工作已经过半。其中,湖南省截至7月16日机收面积达到1296万亩,完成了将近70%;广东梅州市已收割105万亩,完成总面积的80.6%;安徽宣城地区的抢收抢种也正在展开,预计7月底前将全面完成收割。

主产区早稻陆续开镰收割 今年新稻价格也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

从新早稻的生产情况看,尽管前期主产区大部气象条件较好,但5月底以来的低温、降雨等,使得部分地区早稻颖花退化、穗粒数及结实率下降,局部地区7月上旬出现强降雨导致洪涝,更是使得当地水稻生产损失惨重。与此同时,再加上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种植计划调整,今年重点调减南方长江流域双季稻产区籼稻面积,以及农民继续主动的“双改单”增多,早稻面积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基于此,预计2018年产早稻产量将低于去年水平,这也将创下有早稻托市收购政策以来的面积和产量最低水平。其中,湖南省农委预计,该省的早稻亩产将比去年下降7.7公斤。

受陈早稻市场价格偏低,以及国家大幅下调早稻托市收购底价等影响,主产区新早稻上市之后的开秤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其中上市之初,江西贵溪地区湿稻谷收购价低至77元/百斤,抚州地区在75-80元/百斤,湖南常德地区约80元/百斤。随着上市量的逐渐增加,由于2018年产早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日期是从8月1日开始,使得近期的新早稻价格仍难以有效抬升,而此时也正是加工、储备及贸易企业入市收购的较好时机。目前,湖南浏阳地区符合标准的新早稻收购价格以120元/百斤的托市底价收购,益阳地区加工企业进厂价110元/百斤,常德地区107元/百斤。

主产区早稻陆续开镰收割 今年新稻价格也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

根据2018年早稻托市收购预案规定,今年的早稻国标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20元/百斤,国标四等、五等的稻谷不再进入托市收购,且启动日期也较往年推迟。与小麦品种类似,国家在托市收购方面的政策导向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由往年的政策性收购主导,逐渐向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从而引导农民在种植结构调整上更注重市场需要的品种,更注重粮食的品质。

结合近期的主产区早稻收购价格,大多仍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预计到8月份启动托市收购预案之后,部分地区将存在着正式启动的可能。但毕竟今年早稻减产已成定局,再加上价格相对较低,以及企业库存水平较低,随着储备及加工企业的入市收购,预计新稻收购价格将会逐渐走高,主产省全面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较小。这其中,部分主产省已经出台的指导意见,需要注意:湖南省召开的全省粮食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对今年早稻收购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最关键的一条信息是,针对各级储备粮轮换收购,不再要求按最低收购价收购,而是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这更说明了政策层面对新早稻收购价格的支撑力度的下降。

主产区早稻陆续开镰收割 今年新稻价格也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

另外,小麦、稻谷托市收购预案都有着鲜明的政策导向,即向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粮食部门要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入市开展市场化购销,搞活粮食流通。前期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项措施,预计也会对后期粮食收购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即:国家针对外资企业投资准入放宽了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取消了小麦、玉米之外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二是取消了稻谷、小麦、玉米收购、批发的外资准入限制。特别是第二条的改变,意味着取消相关外资限制之后,外资企业今后将可以直接进入国内粮食购销市场,进一步丰富多元化的市场购销主体,从而也有利于推进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进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