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愁的一首宋词,说尽了时间的无穷无尽,人生的短暂无常!

本文根据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第六讲归纳整理。

周邦彦是北宋词坛大家,在北宋词坛备受推崇,时至今日,对于高等院校中的文学生来说,他也是个绕不去的坎。但是周邦彦的词过于精工细雕,读起来有种生拗感,可能更适合一些有文学功底的人去欣赏。

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一首词,如果能有代入感,能够引起共鸣,大概就算是一首好词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就属于后一种,他的一首《虞美人》语义浅显,读之有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之感,并且能使我们深受感动与启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史上最愁的一首宋词,说尽了时间的无穷无尽,人生的短暂无常!

春花秋月何时了?春去秋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宇宙无穷无尽的永恒,就像那秦时明月依旧照耀着今天的我们,是结束不了的。花会再开,月会再圆,可是我们消逝的年华,消逝的往事,永远不会再回来。那往事能记着多少?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忘了吧。

俞伯平先生在他的《读词偶得》中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两句是“奇语劈空而下”,把我们古今所有的人类的悲哀都包括在里面了,这共同的悲哀,就是宇宙的永恒无尽、时间的无穷与人事的短暂无常。

正是因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以“小楼昨夜又东风“了,东风来,春天到,又是一年的轮回。可是如今李煜已是国破家亡,“故国”已成“往事”,在这月色明朗的夜晚,他“不堪回首”故国往事。这两句词,将前两句全宇宙全人类的悲哀,集中到他自己一个人的小楼昨夜的悲哀,也正是由于自己在小楼的感受,才有了对全宇宙全人类悲哀的感发。

史上最愁的一首宋词,说尽了时间的无穷无尽,人生的短暂无常!

雕栏玉砌是无知的,是无生的,相对而言也是比较永恒不变的。他当年亲手拍过的栏杆,应该还留在那里。可是,他李后主今天已经憔悴衰老,不再是当年醉拍栏杆的那个时代了。

在经历了三组永恒和无常的强烈对比后,促成了一个感人的结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滔滔滚滚,无尽无休,永远不能停止,永远不能阻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正是无尽的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东坡是经过理性思维谈到宇宙人生的变与不变,而李煜是以他自己一个人的国破家亡的悲哀,包括了我们古今人类共同的悲哀,是以他心灵内最深切的感受向外包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