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机长救了128条生命,这不就是中国版《萨利机长》吗?

作者 黑白先生随想录

川航机长救了128条生命,这不就是中国版《萨利机长》吗?

5月14日早上,机长刘传健和往常一样驾驶着空客319客机,载着128名旅客由重庆飞往拉萨,在飞行途中驾驶舱玻璃突然破裂,气温骤降零下40多度,无线电也失灵了,在这种恶劣情况下,刘传健仅靠目视成功备降,这是中国航空史上的奇迹,该事件也被称为“中国版萨利机长”。

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萨利机长》,由2009年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当时一架飞机起飞时在爬升阶段遇到鸟击导致双发动机失去动力,千钧一发一刻,机长凭借40年飞行经验将飞机迫降于河道,并安全撤离了飞机上的所有人,而最后撤离的是机组人员,萨利正是最后一个。

萨利机长在电影里说,过去的42年中,我飞过成千上万个航班,但我在其中一次的表现却决定了人们如何对我整个飞行生涯做出评价。

《萨利机长》讲的是骄傲的孤独和英雄的自证,英雄不但没有鲜花,没有表彰,没有授勋,还要面对后续严苛的调查和尖锐的质疑,听证会与真相斗法的情节,比惊心动魄的飞机迫降还要精彩。直至确认他没有任何决策失误,采取了最恰当的迫降方案之后,荣誉才真正落在他的肩上。

最烦有人说什么别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英雄没那么脆弱,只有经得起各方质疑的英雄才是真英雄。

当然,萨利机长和川航机长刘传健不同,川航这事没有其他选项,对机长质疑不起来,脱落的风挡玻璃经过鉴定也为原装件,但是工作人员平时对飞机的各种维护还存在漏洞。对于旅客是指望万里挑一的英雄机长,还是万无一失的飞行保障?安全不能靠英雄力挽狂澜,安全靠的是日常监督检查和事后的调查、追责、和改进。

我想说的是,灾难发生以后,是先感动先赞扬先表彰还是各方面的追责?《萨利机长》选择的是理性追问,毕竟关乎155人的性命,背后拯救的可不止这155张脸啊。川航的机长也挽回了一百多条生命,同样关联着一百多个家庭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