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民乐县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中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夯实战斗堡垒,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编印党员学习资料8辑8万多册,依托“民乐先锋”微信公众号、党支部微信群、党员小书包“一号百群千包”,不间断推送学习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投身乡村振兴。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不断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完善“一核多元”组织架构,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强村党组织对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大力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富民”模式,重点培育扶持10个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典型,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凝聚起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配强组织班子,为推动乡村振兴激发组织活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对全县村党组织班子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实施动态优化管理,今年以来,先后调整村党组织书记18人,村委会主任15人。加大从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休干部中选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工作力度,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发挥大学生村官生力军作用。大力实施村干部创业带富工程,有60%以上的创业型村党支部书记在发展现代农业、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面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带动千名党员、万名群众创业发展,催生创业热情,增强班子的号召力。制定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实行村干部县级备案管理,落实“两委”正职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完善村级事务决策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干部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切实建强了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领头雁”队伍,汇集起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磅礴力量。

建优党员队伍,为深化乡村振兴汇聚不竭动力。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摆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突出位置,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不断优化发展党员质量。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九个一批”项目实施,深化拓展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头脱贫“双带头”活动,研究确定了“产业发展好、引领脱贫好、群众反响好”的“三好”党员致富带头人标准,在全县摸排出60多名有代表性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对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给予大力扶持。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入户送技等方式,精准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0期(次)100多人次,着力使党员致富带头人成为“土专家”“田秀才”和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切实建强致富带头人队伍。大力推行“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积分管理+评议定级”为主要内容的党员目标管理模式,激发了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主动争优秀、积极做贡献的内在动力。

加强化基础保障,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建立村级办公经费和活动场所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将村干部平均报酬提高到2.4万元,为任职满10年以上村“两委”正职全部发放离职村干部报酬。结合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示范点创建,通过项目整合、部门帮扶、以奖代补等方式,全面启动市委组织部扶持的11个贫困村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同时,将其他14个新建村级活动场所、31个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纳入县级扶持计划,陆续启动建设工程,努力实现标准化党员活动阵地全覆盖。按照省市帮扶一批、县上扶持一批、部门解决一批、镇村发展一批的思路,在统筹推进市委组织部确定帮扶的7个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县上重点扶持43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村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共民乐县委组织部 吕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