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昌連吃敗仗後,爲何揚言要毀掉孫中山先生的遺體?

在南京中山陵破土動工的同時,總設計師呂彥直一邊在家養病,一邊開始了廣州中山紀念堂、紀念碑的圖案設計。然而1926年7月19日,一封來自孫中山葬事籌備處的信,打亂了呂彥直的工作節奏。

張宗昌連吃敗仗後,為何揚言要毀掉孫中山先生的遺體?

呂彥直

來信這樣寫著:“工程遲誤,貴建築師與營造廠均應負相當責任。與其將來到期罰款,於事無補,不如及早加工,先事預防……”

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籌備處來信指責呂彥直:現在工程出問題了,都是設計師和承建方的問題,與其等到了交付時間,你交不出東西只能交罰款,不如你趕緊的去監工。

考慮的呂彥直身體不好,籌備處給他“支招”說,你身體不適可以不去監工,但是你得聘請一個歐美畢業、有經驗的工程師代你去。呂彥直顯然不是“甩手掌櫃”的性格,他決定帶病上山。這對於他的身體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傷害,誰知當他來到工地才發現更沉重的打擊還在後面。

張宗昌連吃敗仗後,為何揚言要毀掉孫中山先生的遺體?

中山陵修建

令他沒想到的是,中山陵工地上的工人不過數十人,重要的建築材料都沒有抵達工地。由於工程浩大,施工技術要求又極為嚴格,外加軍閥混戰以及交通的阻隔,工程因此被一再延誤。鑑於這種情況,他們更換了建築工人。山上沒有水源,就聘請了幾百名民工,專門從山下的紫霞湖挑水上山。遇到那些幾百噸重一塊的花崗岩石塊,工人扛不動了,就在大石塊下面墊圓木,一點一點地往山上挪運。

張宗昌連吃敗仗後,為何揚言要毀掉孫中山先生的遺體?

呂彥直

正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呂彥直即使身體抱恙,仍然堅守工地,在附近的一座破廟裡,和工人們吃住在一起。

張宗昌連吃敗仗後,為何揚言要毀掉孫中山先生的遺體?

與此同時,他在廣州中山紀念堂、紀念碑設計比賽中再次奪魁,這就意味著他要一邊監工一邊完善新建築方案。身兼數職、容不得他喘息,這不是輕易就能承受的。然而中山陵第一期工程包括臺階、祭堂和墓室還在如火如荼的修建時,呂彥直又收到一封催促工程進度的信件。這造房子本就不是一兩天的事,更不要說造規模宏大的陵墓,為什麼籌備處這麼著急呢?

張宗昌連吃敗仗後,為何揚言要毀掉孫中山先生的遺體?

張宗昌

原來1927年6月18日,張宗昌與孫傳芳等人擁戴張作霖為“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組織了“安國軍政府”,張宗昌被編為“安國軍”第二方面軍。6月下旬,他在魯南、魯西連吃敗仗。9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召開軍事會議,緊急商議如何挽回敗局,這時候土匪出身的張宗昌信口雌黃地說:“南軍打勝仗,是因孫中山先生停靈的地方風水好,為了能打勝仗,就應毀掉孫中山遺體,以絕後患。”

這話一出還得了,為了保護孫中山先生的遺體,孫中山護靈隊的守靈主任李榮,找醫院要來了防腐的藥水,並且將孫先生的遺體藏在了水泉洞裡。另一方面開始加緊催促呂彥直主持的中山陵修建工作。

張宗昌連吃敗仗後,為何揚言要毀掉孫中山先生的遺體?

孫中山遺體

1928年6月15日,南京國民政府發表宣言,宣告全國統一,中國暫時結束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孫中山先生從水泉山洞取回,同時遺體的遷陵工程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同一年,呂彥直被確診為腸癌,藥石已無效。

張宗昌連吃敗仗後,為何揚言要毀掉孫中山先生的遺體?

黃檀甫

呂彥直寫下遺囑,大篇幅交代自己未完成的工作,請朋友黃檀甫一定要把孫中山紀念建築建設好。1929年3月18日凌晨,35歲的呂彥直停止了呼吸。三天後《申報》刊登了呂彥直逝世的消息,他的未婚妻知道後悲痛欲絕,她等呂彥直一直等到28歲,未想等到的卻是一條噩耗,就連最後一面也沒能見到,從此她削髮為尼,出家修行,直至去世。

張宗昌連吃敗仗後,為何揚言要毀掉孫中山先生的遺體?

1929年6月1日,在南京中山陵,南京國民政府為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舉行國葬。中午12點整,孫中山靈柩安置於中山陵墓室內,大典結束。去世四年的孫中山先生,終於得以奉安南京。

1931年10月,南京中山陵末期工程全部竣工。11月,廣州中山紀念堂也相繼完工。在呂彥直過世後繼續為他工作的黃檀甫、馮寶齡、李錦沛、林克明等一批建築學海歸的通力合作,才使得這兩處建築得以完成,可以說這兩處建築集合了當時中國優秀建築師共同的智慧結晶。

張宗昌連吃敗仗後,為何揚言要毀掉孫中山先生的遺體?

鑑於呂彥直對建造孫中山陵墓的傑出貢獻,在他逝世後,1929年6月12日,南京國民政府在《申報》上褒獎呂彥直,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建築師。南京國民政府還為呂彥直在中山陵內立碑紀念,然而隨著時局動盪,紀念碑後來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