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中的最强反派竟是一名狙击手娃娃

所谓的“娃娃兵”,和欧美所说的“儿童军”不同。“儿童军”是指通过一些简单军事训练、培养青少年独立精神的活动。而“娃娃兵”则是指军事行动过程中直接让孩子参加战斗。对于金三角、中东和非洲地区的那些军阀以及反动政权来说,娃娃兵则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武器。他们在战争冲突中有两面性,在受害者一面,娃娃兵们流离失所、被迫参军,受到虐待和侮辱的洗脑和严酷的训练;在加害者一面,看似不起眼的他们往往比成年人更残忍,往往能作出更令人吃惊的举动,并不是简单的炮灰。


《红海行动》中的最强反派竟是一名狙击手娃娃

让人瞠目结舌的娃娃兵

孩子们出现在《湄公河行动》影片中,抽烟喝酒、吸食毒品,如果此刻我还带着怜悯,可怜他们过早的身心受到迫害。那么第二次当我看到俄罗斯轮盘式的赌博时,开始我感到的是不解,为什么他们要轮换着每人像自己开空枪,所以当我看到最后那个开枪后倒在血泊中的孩子时。我有些被吓到。因为此处赢得赌局的孩子抛着大把的钞票兴奋的欢呼自己的胜利以及围观孩子充满羡慕的眼神,而那个倒下的孩子如同蝼蚁一般被所有人遗忘。人最大的悲哀大约就是如此,在生命的尽头没有关怀没有伤心甚至没有厌恶没有愤怒……而是视若无睹。可是正是这样一群本该是受害者的少年,却过早的吸食毒品,扛起了枪支,在一群唯利是图的毒枭手中效忠着自己廉价的生命,就算死也毫无悔意。电影《红海行动》中,在没有观察员的情况下,这名少年狙击手虽然只有一支老旧的俄制SVD狙击步枪,却对蛟龙突击队装备精良的双人狙击小组几乎始终形成压制,其高超的心理素质,和一直在克服“不紧张”的李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身经百战的少年狙击手不仅让我方两名缺乏战场经验的顶尖狙击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甚至让整个队伍都一度陷入被动。显然,对于少年狙击手来说,两名蛟龙狙击手是他游戏的对象。作为一名本色出演的演员,我们从他吃东西、逃跑乃至最后死盯顾顺的样子,都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军人并不存在特别的仇视,他只是很想赢。娃娃兵害怕的并不是死亡,他们害怕的是失败。为了赢,他们可以成为杀人机器,可以不去考虑任何游戏之外的事情。社会仅仅是提供了孩子的游戏环境,而身处长期战乱国家里的孩子,战争就是他们的游戏。对于随时而来的伤害,现实中没有血条,他们自然也不知道轻重。


《红海行动》中的最强反派竟是一名狙击手娃娃

《湄公河行动》中的娃娃兵

“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在2015年曾发布一份新宣传影片,内容为一群儿童正在接受军事训练,这些娃娃兵最小的年仅5岁。在这段长约9分钟的影片里,数十名儿童身穿迷彩服,在叙利亚拉卡省一个名为“艾尔法鲁克幼年军校”里排排站,接受一名教官的训练。伊拉克安全官员说,IS设立特别训练营,训练15岁以下儿童使用武器,甚至拿玩具娃娃教导儿童如何斩首,还强迫儿童观看真实的斩首过程,并要求他们提起被斩下的头颅,以克服内心的恐惧。2016年,伊拉克安全人员截获了1名15岁男孩,发现其身上被绑着炸药。安全人员把炸药拿下来,然后把男孩拘留。这名叫侯赛因的男孩后来告诉警方,他最初来自摩苏尔,是一个孤儿,后来被伊斯兰国带走并接受了他们的洗脑。IS武装分子灌输给他暴力和极端的观念,然后派他出来为他们杀人。侯赛因是被送到该地潜伏的一系列制造恐怖行为的自杀炸弹中的一个。另一个十几岁的、穿着足球衫的男孩在前一天引爆了自杀装置,造成一名警察丧生。还有另外3名儿童自杀炸弹客下落不明。此外一些智障儿童也被用作自杀性炸弹袭击者。

《红海行动》中的最强反派竟是一名狙击手娃娃

俄罗斯转盘搏命的娃娃兵

在刚果、乌干达、利比里亚等非洲国家的军队里,所有被俘儿童定期注射可卡因或者其他使人发狂的毒品。拒绝的会被立刻打死。而女孩子在服药之前多半会被强暴。为了训练娃娃兵的暴力倾向有时还会要求他们杀死自己的父母,朋友,并喝下他们的血。很多士兵承认,在跟IS战斗的前线上,会看到身穿炸弹背心的娃娃兵,但很难分辨那些孩子到底是要逃命还是要杀人,动手前根本没多少时间思考,这是很痛苦的决定:因为若你不杀他们,他们可能反过来杀掉你。


要使“娃娃兵”重新融入社会需做出艰苦努力,这不仅要各武装派别同意放“娃娃兵”回家,而且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帮助他们重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战争结束后,许多好斗、性格怪异的“娃娃兵”因为不易与人沟通,难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