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学会了刷数据

后来的我们,学会了刷数据

五一三天,十个好友,八个看了《后来的我们》,剩下两个没有前任。

就好像知识付费收的是智商税一样,和《后》同类型的电影们收的就是“错过税”,凭借着每个人心底都曾经或者依旧住着一个“不可得的ta”,内容大同小异的此类型电影每次上映都能赚足眼球、眼泪和钞票。

上映几天来《后》的成绩斐然,与成绩“齐飞”的是,上映当晚,网上不少消息指出该片出现大面积恶意刷票和退票、涉嫌票房造假。

高票房与“小伎俩”,情怀与丑闻,相生相伴、屡禁不绝,成了公开的秘密,就好像我们的职场,学会了用数据说话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数据套牢了。

后来的我们,学会了刷数据

—— 01 ——

数据带来更好地机会

@ 隔壁小张

90后 无业

《猎场》里的郑秋冬犯错了还能开挂,除了因为他帅,还因为那是电视剧!

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自觉竞争力不大,就慢慢开始在简历里动些小技巧。比如将团队的规模夸大3倍,将自己在项目里的贡献率提高一些…

凭借着不属于自己的背景,顺利拿到大厂offer的我,尝到了甜头,后来胆子越大野心也越大,甚至开始给年龄造假用来增加工作经验…

但互联网圈子也就这么大,很快就被前同事揭发了,我被迫辞职,再找新工作。再后来连续换了五六份工作,总被质疑这段短暂的工作经历,我不得不在简历里想方设法再造假,比如说延长上上段工作的时长,买通猎头,我都试过,但都在背调期被查出来了。

后来的我们,学会了刷数据

能力是一个无法量化的维度,管理者习惯于从一个人创造出的数据成绩来判断优劣,被越多大厂发offer的人越有能力,lead过越多人团队的人越有能力,业绩越高的人越有能力…

但是事实上,看似最直观的数据也最容易造假。上世纪八十年代,资生堂公司爆出了这样一个丑闻。他们旗下的化妆品专柜采用销售额作为晋升考评标准,很多业务员为了达标、晋升,不惜采用恶劣竞争手段,甚至走程序的空子,找“用户”购买产品,在于次月退货…种种导致原因,导致当时资生堂的口碑跌至谷底。

员工利用数据达成了自己升职加薪的目的,但制定数据标准的企业却需要为此买单。前车之鉴还没有过去太久,但是职场对数据的迷信,已经到了一种不问所以的状态,因此很多人选择用一份华丽的数字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后来的我们,学会了刷数据

—— 02 ——

数据强化个人竞争力

@ Sera

90后 演艺经纪

品牌选取明星做代言人,看重的就是他们个人的带货能力。

一个好的项目、产品,不仅用户期待,各个明星和他们的团队也会摆出一副“pick me、pick me”的姿态。

但是流量就那么多,现在的明星和韭菜也差不多,1%的顶尖大牌带走了90%的受众,剩下的99%只能靠“群魔乱舞”分剩下市场。

但是好产品、好营销和好用户,这“天、地、人”太难具备了,任何一个有所欠缺都查着意思,于是各家团队买数据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比如,A公司给B明星的代言费有1000万,刨除团队运营成本和净利润,剩下的钱全都投进市场,买水军、刷流量,甚至自掏腰包买产品、买粉丝,数据做的好看,才能证明自己还是“当红的偶像”!

也不用担心公司那面会拆台,毕竟花了钱,市场部的人得到了美美的数据,也好向老板交待,“看!多漂亮的数据,这钱花的值!”

后来的我们,学会了刷数据

如何证明,我比B君更优秀?面对这个答案,几乎所有的职场人都会回答,用成绩说话!成绩怎么衡量,看数据啊!

两家公司参与竞标,在内容质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愿意附赠更多项目的那一家会更容易中标,性价比至上的甲方们心里自是有一杆称的。

后来的我们,学会了刷数据

后来的我们,经过在职场的摸爬滚打,不管有没有错过,刚进公司时的前台小姐姐、手指修长的设计小哥哥…时间都让我们学会一件事,看数据…

既然都知道刷来的数据总归是假的,为什么还是有人想走“捷径”?大家的动机都是一样的:万一真的能少奋斗三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