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二季度營收水平或貼近市場預期下限

攜程二季度營收水平或貼近市場預期下限

攜程(NASDAQ:CTRP)如今42美元的股價,距離去年7月60美元的高點,已跌去了30%。

過去一年中,因運營中出現的捆綁銷售、高價退改簽、大數據殺熟等問題,攜程被貼上了“全民公敵”的標籤。

標籤還沒有完全摘下來,勁敵美團又要IPO了。今年3月,美團酒店以2270萬的單月間夜量首次超過攜程系總量。

在這一系列的嬗變中,攜程最新一季的財務數據自然備受關注。在其Q2財報發佈前夕,不妨先來看一看,我們通過公開渠道採集並經計算過的攜程二季度領先數據。

營收水平貼近市場預期下限

根據我們採集的公開數據顯示,預計攜程的Q2淨營收約為73.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6%,符合其一季度給出的營收指引範圍,即處於“72.34億 - 75.57億元,同比增長12% - 17%”原預期的下限。

預計攜程營收中佔比最大(43.3%)的交通票務預訂收入,在Q2同比增長2.5%至30.67億元人民幣,高於Q1的0.5%增長水平。

攜程二季度營收水平或貼近市場預期下限

預計攜程營收中佔比第二大的住宿預訂收入(37.3%),在Q2同比增長21.3%,低於Q1的22.9%增長水平。

攜程二季度營收水平或貼近市場預期下限

APP使用率顯現頹勢

根據我們採集的公開數據顯示,攜程移動端APP應用程序的使用率在Q2增長了13%,而2017年一季度為46%,這表明流量增長呈現放緩頹勢。

·

攜程二季度營收水平或貼近市場預期下限

出境遊業務加速,韓國成主要增長點

根據我們採集的公開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出境遊的增長,彌補了攜程在交通票務的弱勢。

其中,不包括天巡(攜程旗下機票航班搜索服務平臺)在內的國際機票收入佔集團機票總收入40%,而天巡的直接預訂業務收入增長超過6倍。

根據這些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到訪東南亞的中國遊客數量增長加速,特別是韓國。

到韓國的遊客數量同比增加約60%:

攜程二季度營收水平或貼近市場預期下限

到香港的遊客同比增長約14%:

攜程二季度營收水平或貼近市場預期下限

到澳門的遊客同比增長約14%:

攜程二季度營收水平或貼近市場預期下限

如何為當下的攜程估值

攜程從2017年底便因為負面事件的影響遇到一些困難,持續發酵到二季度。

我們預期,由於攜程受益於中國潛在的巨大的旅行需求,特別是海外旅行,公司業務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復甦。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短期內該公司的股票可能繼續面臨壓力。

至於如何為當下的攜程進行估值,我們可以參考兩家同業對標公司Booking Holdings (NASDAQ: BKNG) 和貓途鷹 (Tripadvisor ;NASDAQ: TRIP)。該兩家公司目前的市銷率(PS)分別為6.0倍和4.1倍。

用預期的2019年淨營收64.85億美元以及4.3倍的市銷率來進行估值,攜程的目標價格是50美元。

攜程二季度營收水平或貼近市場預期下限

當然,以上的估值只是紙面上的推演,股價的走勢還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

  • 旅遊需求低於預期。

我們的預期高度依賴於中國旅遊市場的積極前景,特別是高端和海外旅遊發展。

然而,旅遊業的增長可能受到外部條件的限制,例如基礎設施,旅遊資源供應能力,天氣,政府監管,旅行者習慣,甚至旅遊目的地國家的外交情況。

如果旅行需求的增長低於預期,那麼攜程的上行空間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 弱於預期的交叉銷售收入。

最近,攜程被中國消費者協會批評其通過取消和改變銷售條款來實現捆綁 銷售。

由於航空佣金率低至2%,攜程已經實施了一些其他做法,以便通過航空業務的銷售流量獲利。如果它停止所有此類銷售,則此類收入的增長可能會受到影響。

  • 貨幣兌換:人民幣貶值,可能導致海外旅行減速。
  • 執行風險:如果管理層無法很好地保持營收的增長,攜程的股價可能會承受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