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导语

这一次,“康熙”要研究的是一张一眼就能窥尽人生的账单。

作者|一炸

来源|捕娱记

“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今年4月18日,小S发了一条微博“新节目,男搭档”,并被蔡康永转发,两人即将重新合作的消息在随后的优酷春集上得到证实:由天猫出品,优酷、燃烧小宇宙联合打造,《康熙来了》前制作人陈彦铭(B2)担任制片人,蔡康永和小S将在新节目《真相吧花花万物》(以下简称《花花万物》)中合体归来。

“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今天上午10:00,这档以“挖掘消费背后的故事”为内核的访谈网综已经迎来了上线。距离6月15日率先播出的先导片,节目正片“迟到”了三周,无数康熙老粉在几次“爽约”后等到心焦力瘁。

“延期不是因为内容有什么问题。”作为相伴《康熙来了》时间最长的一位制作人,陈彦铭是一手促成康永和小S这次“久别重逢”的幕后功勋,因此他比任何人都想更快看到观众对《花花万物》的反应,“第一期节目我看了11次,还是觉得很有趣、很好笑!S和康永哥有两年多没长期在一起主持,有碰出新的火花”。

对于大多数“康熙粉”而言,B2这一别名,可能比陈彦铭三个字来得更如雷贯耳。这个打造出卸妆、两性PK、道歉大会、澄清大会等经典内容的前“康熙”制作人,很清楚在蔡康永、小S及自己同时出现的情况下,“康熙”会是《花花万物》无法绕开的一段“前缘”。但在与记者的对话中,陈彦铭也再三强调立场:“康熙”是回来了没错,可他们绝不是要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拉着康永哥去小S家喝了杯咖啡

《花花万物》是这样诞生的

4月份的优酷春集上,当“康熙”合体主持新节目的消息尘埃落定,许多《康熙来了》的粉丝激动得热泪盈眶。

从2016年1月14日最后一期康熙熄灭录影棚的灯光起,不少粉丝就盼着有生之年能再看到康永和小S一起主持节目。其后两年,这样的愿望虽然在《奇葩说》和《姐姐好饿》里短暂得到过满足,但毕竟夹杂着林林总总的嘉宾和其他主持人,不能是

小S负责冲锋、康永哥圆滑下套的那丝熟悉味道。

“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再做一档“康熙”共同当家的节目,不仅是粉丝的一丢残念,也是存放于蔡康永、小S以及陈彦铭内心的一点花火,只等点燃它的时机。

2017一年都住在北京,陈彦铭在感受内地生活日常、接收庞杂社会讯息的同时,琢磨着新节目的创意。他发现,人人都在买买买,甚至诞生了这样那样的“购物节日”,可从来没有一档综艺节目好好研究过大众的消费心理,八卦背后的消费故事。“我把想法和康永哥一聊,他马上就很有兴趣,因为康永哥本身就很喜欢消费,经常买一些有的没的的东西。”有了创意雏形以后,陈彦铭和蔡康永差不多每两周会进行一次脑洞碰撞,差不多花了半年的时间,确定下《花花万物》的基本框架。

“康永哥相当于这档节目的隐形大脑,很多想法都是他提出来的。”陈彦铭透露,热爱消费的康永喜欢购物,因此很有兴趣探究大众消费行为背后的动机,“购买者在购物车里装满了对人生的各种期许和欲望,如果能把背后的故事用有趣的形式做出来,是很好玩的一件事”。

“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今年过完春节,等到节目制作有了大致意向,陈彦铭约上蔡康永,一起去小S家喝了杯咖啡。两人把节目概念一抛出来,小S就听出了“有意思”。在陈彦铭和蔡康永的构思中,《花花万物》类似一档购物访谈,每期邀请一位明星大来宾,加上KOL、艺人乃至素人组成的

“花花了解一下团”,通过剖析明星嘉宾的购物账单,分析人物个性并研究购物行为,将消费故事综艺化,碰撞不同的消费观点。

平时生活里几乎不怎么买东西、对花钱也没什么欲望的小S,被挖掘明星消费背后故事的想法打动。第一季10期节目涵盖10个主题,每期50-60分钟,围绕消费的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设定主题,比如第一期来的嘉宾是谢娜,她分享自己买某件东西的故事时,自然而然会提到张杰,这一期的主题就是“花钱要让喜欢的人也喜欢我”。

“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不做康熙来了的复制品

在这里会看到熟悉又陌生的康永与小S

3000多集的笑与泪,30个月的缺席,朝夕3餐的相伴……在“下饭综艺”层面,目前可能还没有一档节目能超过《康熙来了》,它是几代青年的下饭菜,是很多人的安全感,是每周固定时间的消遣陪伴。

蔡康永说:“意犹未尽的时候告别,永远是最好的。”尽管《康熙来了》结束时粉丝多有不舍,但真的继续走下去,粉丝也许又是另一番吹毛求疵,“主题越来越无聊,节目没有从前好笑了!”

“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就如当初蔡康永和小S毅然给“康熙”画下句号,选择再次合伙做节目的康与熙,以及陈彦铭都十分坚持,《花花万物》绝不要做《康熙来了》的一次重复。“除了主持人是一样的,两个节目相似的地方几乎是零,它们可能都采用的访谈模式,但内容和形式完全不同。”回忆目前已经录制好的几期节目,陈彦铭对内容非常有信心,光是第一期节目他就看了11次,“还是觉得很有趣,很好笑啊”。

在陈彦铭看来,蔡康永和小S之间动动眼皮就知道对方想要什么的默契,是事先就能预想到的画面,但因为两年多时间没有长期在一起交流,加上《花花万物》的购物访谈命题,给了“康熙”重新磨合与碰撞的空间。“小S也到了一定年纪,她的表达有更成熟的一面,也有比从前还要幼稚的地方;康永哥也是,他们两个有两年多没有合体主持,彼此都有新的经历,我也很惊喜看到他们有新的化学反应出来。”

从路透的信息来看,《花花万物》第一期的嘉宾是谢娜,除此之外,大S也亲情助阵了妹妹的新节目,这样的阵容容易让人感到,怎么还是康熙熟悉的配方?陈彦铭认为,《花花万物》的看点在于明星的消费故事以及从中掏出来的八卦秘辛,不同的主题会激活嘉宾身上从未展现过的亮点。好比小S,她在康熙中的提问往往让大家不知所措,不是异常犀利就是尺度很大,还夹带着对男明星“揩油”、“调戏”的玩笑,自然而然形成“奔放人妻”的人设。

“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那是康熙来了对小S的需要,所以她会‘生扑’男嘉宾,会讲大尺度段子。但我们这档节目的需求不一样,不用小S刻意放大这一面。”陈彦铭特别强调,他不希望大家抱着看“康熙”续集的期望来看待《花花万物》,所以除了蔡康永和小S继续作为主持人站到一起采访嘉宾,《花花万物》无意于呈现更多的“康熙”元素。

“康熙情怀”很宝贵,但不意味着要紧拽着不放,“既然是做一档全新的节目,如果给大家看的还是以前的梗和以前的人,就没任何意义了”。

不存在所谓“水土不服”

制作班底超90%来自内地,不会变成广告大会

这两年,台综制作人和团队纷纷北上,在各大平台的网综节目里浮沉,但普遍面临着无法与内地青年文化共振、产出大体量爆款的困境。背负着《康熙来了》的昔日光辉,又拥有康永与小S合体这一层情怀滤镜,陈彦铭手上抓着的看似一把王炸,实则也是一重枷锁。

熟悉台综的那批受众期待“康熙”的火花与默契,但这重期待是有前提的,因为说到底,大家爱的是记忆中的康熙来了,可如今的语境和受众都已经变了

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这!就是街舞》、《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超级网综,以及深谙青年文化的《火星情报局》、《吐槽大会》和《奇葩说》们占据着网生一代的注意力。如今的内地综艺,产量和品类都处于高位井喷的阶段,内地青年沉浸在或佛、或丧的新兴社会文化中,对台综小天地里娱乐至上的八卦长短,已不复当初的新鲜与兴趣。

无论是小S主持、詹仁雄操刀制作的《姐姐好饿》系列,还是蔡康永扛主线的《男子甜点俱乐部》,台湾制作者们在内地网络平台上的几次试水,都没能诞生称得上现象级的流量作品。此次有“康熙”合体傍身,还由陈彦铭担纲制片人,《花花万物》能否博一个好口碑,与内地青年实现文化共振?

“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对我来说,不管在哪里做节目,都要了解观众、服务于观众。”陈彦铭坦言,从节目最初的创意到基本框架的建立,再到大家即将看到的成品,《真相吧!花花万物》的每一步构想都来基于他在内地生活的所见所感,节目的主题灵感也来源于阿里提供的大数据。在他和蔡康永搭起创意模型后,他们才找到平台方,背靠阿里巴巴的优酷,显然能为一档消费类访谈网综提供最全面的“大数据”支撑。

“做节目不能脱离生活,所以我干脆在北京住下来,留意每天的新闻,关注现在的流行,看看大家都在看什么、讨论什么。”有了准备再打仗,陈彦铭认为自己不存在所谓的“水土不服”,目前的制作班底超过90%来自内地,单集成本是《康熙来了》的45倍,“过去我们做康熙,一共是8个人,现在是80个人的团队,字里行间,陈彦铭十分清楚年轻人喜爱的表达和内容是什么。

“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先导片播出后,不少康熙老粉对节目内容产生担心,扑面而来的购物主题,也让人忧虑节目会不会演变成一场变相的广告大会?对此,陈彦铭认为大家可以放宽心,因为正片和先导片完全不一样,“这一点大可放心,出品方天猫专门强调过,他们不需要节目刻意宣传。我们要做的就是明星的消费故事,展现他们的消费观念,节目不会替任何产品打广告。”

“康熙”回来了,但《真相吧花花万物》不做第二个“康熙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