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务员,申论该怎么写?

Dawn-远


首先,明确申论考试内容。

一、考试方式

申论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为主观性试题,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从2014年起,申论考试时限较之以前的150分钟延长了30分钟,调整至180分钟,由往年的14:00—16:30调整至14:00—17:00;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能力考查

申论测查的是作为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两类试卷主要考查的能力如下:

1、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其次,明确考试的作答方法。

一、归纳概括题作答思路

归纳概括题目的作答思路秉持着“仔细审题”、“选择要点”、“要点加工”、“规范书写”的作答思路。答案呈现时候体现为“总起句+核心词+信息要点”。

这类题型的评分标准为:“要点分—逻辑分—卷面分”。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总分逻辑”,即“总括句+具体表现”。

中公教育·申论频道专家总结总括句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材料中有现成的句子可以直接拿来作为总括句;

2.根据要点的内容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及“同词法”、“同义法”、“同范围法”、“主体合并法”等方式提炼一个总括句;

3.根据作答对象和字数等要求,可以直接撰写一个虚写的总共括句,即铺垫即可。

二、综合分析题作答思路

综合分析题型也是要把握“材料为王”的原则,是一种深度概括的题型。

1)核心要求:

要点齐全:每个要点都要找到不能有遗漏。

条理清楚: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分析—综合的思路作答题目。

语言流畅:表达通顺没有语病。

卷面整洁:卷面不要涂改,书写工整。

(2)特殊要求:

分析深刻—分析是关键

2、方法详解

(1)仔细审题:找准分析对象,确定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横向分析法和纵向分析法。横向分析法:把握题干之后对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和题干相关的原因、影响、做法启示、关系、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然后在得出观点,最后综合得出对策。纵向分析法:综合分析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作答思路回答,但是要注意重在分析。

(2)选择要点:

紧紧围绕作答对象来找要点

优先选择材料中的明显要点

深入挖掘材料背后潜在要点

(3)整合要点:

合并同类项:对要点进行合并。

逻辑:递进。

(4)规范书写:注意分段,多用连接性词语。

三、贯彻执行题作答思路

贯彻执行,在国考中无论地市还是副省级的试卷,都是重中之重,甚至在同一试卷中出现两道贯彻分析类型的题目。其中,在历年真题中出现概率较大的有:讲话稿、发言稿、短评、短文、倡议书,偶尔出现一些创新文种,如导言、编者按、备询要点、简报等。现已演讲稿为例分析作答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的文种、身份和受众对象,明确说话方式及语气。

第二步:审给定题目抓关键词,大致确定正文部分文章框架,结合材料,找相应内容要点。

第三步:灵活填充框架,润色语言,要点衔接自然。

报告丨纪要丨决定丨议案丨通告丨函

请示丨通知丨工作总结丨批复丨简报

通报丨意见丨倡议书丨工作计划

四、提出对策题作答思路汇总

申论科目中,提出对策题基本上是必考题型,考生们可从申论材料中找到锦囊妙计,对策的来源基本来自于材料。

对于提出对策题,在整个作答的过程中是按照审题、找点、加工、书写四个流程去作答。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提出对策题可有以下几个小技巧:1.运用关键词提炼直接对策;2.问题反之为对策3.原因反之为对策。

五、申论作文

根据往年考试,申论总分数100分,作文分值通常为40分,也出现过35分。可谓实打实的半壁江山。很多考生在申论学习中都觉得申论作文最难把握,其实只要认真研究题干,就可以发现,其实命题人的意图包括考生作文的方向更多的时候已经在题干非常的明确。

首先,立意要拿准。我们说申论作文核心是立意,立意准确是申论作文拿高分的基础。其次,分论点要依据材料。材料强调的、突出的就是我们的论证方向,合理找寻分论点、确定最佳论证方向是我们作文获得高分的捷径。再次,论证要有力。我们说写文章要“凤头猪肚豹尾”,“猪肚”就是说论证要饱满,要充分运用理证法、例证法使分论点的论证立体、有层次。论证有力是申论作文取得高分的保障。


新疆中公教育


2019国考申论技巧:善用素材为写作加分


申论写作往往是很多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的一道坎,满分为100分的申论试卷,申发论述(作文)部分占比为40%。考生在考场上经常出现时间不够用,表达口语化,论证太空洞等问题,很难让阅卷者满意,这样就会让考生无法得到满意的分数。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很多考生缺少积累,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谈谈如何去做到有效积累。

一、做好热点新闻的梳理。很多人都关注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关注每天的时政热点,但是你并没有真正把这些内容消化,在这里建议考生,将收集到的新闻用100字归纳概括,记录在电脑的WORD里,同时对此话题进行300字左右的分析评论,甚至引申论述。通过对热点新闻的加工和分析,能够帮助你真正将新闻记在脑子里,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在考场上也能够提升论证的深度,写出属于你自己的“评论员文章”。

二、积累真题素材。国考申论材料是各省市公务员招考的命题标杆。无论从题目严谨性、作答难度等各方面来看,国考的出题水平远超于其他省市的招录考试。在复习过程中,真题是必须要做的,但同时要在做题过程中将材料中的素材积累下来,一方面可以在作文写作中充当论据,另一方面又可以为面试积累素材,真正让你的申论写作有话可说。

三、古文诗词积累。近两年诗词、成语类的节目较多,大家可以利用刷宫斗剧的时间,多看看此类综艺节目,同时推荐大家找一本你高中语文学习时你的那本《中学语文必备篇目》,这本书中会有很多你熟悉的诗词古文,每天拿出它复习几页,即回忆了高中的青涩年华,又掌握了近百篇的优美词句,这些内容都将成为你申论写作时的决胜法宝。

四、看电视。你没有看错,就是要让你看电视,2016、2017年央视推出了很多宣传片和纪录片,你可以利用午饭时间打开手机,了解近两年的政治工作。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几部比较好的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辉煌中国》、《永远在路上》、《法治中国》。

做到上述四点,中公教育专家相信能够让你的思维能力上升一个层次,改变你看世界的视角,提升你写文章的能力,帮助你真正拿到高分,从而成功进入公务员队伍。


河北中公教育网


对于作文,大家都不会陌生,从小学时最难忘的一件事一直到大学时的毕业论文,作文一直伴随着大家渡过了近12个年头,但是为什么大多数同学在申论中的作文分数只在15分左右徘徊呢?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三点:第一是立意不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偏题;第二是行文结构不流畅,段落间的逻辑不清晰;第三是语言表达欠缺准确,所用语词不达意,出现较多的语法错误。

为了解决同学们在写作文时所犯的错误,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将会和大家分享对于书写作文来说最困难的一步--作文立意的确定。作文立意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据全文的内在逻辑,将作文的立意推导而出,;第二种方式则显得较为取巧,是属于技巧性的提炼。下面我们将着重讲解逻辑推导式。

对于这一方法将会通过2016 年国考副省真题第五题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给定资料 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 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 字。

从题目理顺逻辑关系:不学礼,无以立,把否定词去掉,就是学礼以立,那我们可以顺着这个线索往深入思考,学什么样的礼,立什么呢?你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思考文章的立意,要想思考清楚这个问题,相信任凭我们再怎么脑洞大开,不看材料也很难获知真相,那么就需要我们通过材料的梳理去明确立意,其实学礼在给定材料内容是学礼仪、礼貌和规矩,立的是大国形象——中国范,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给定材料第三则中明确提及“不学礼,无以立。”F 说,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貌,不讲礼仪,就不懂怎样做人、处世。或者说,一个人不懂得基本的规矩,就难以在家庭和社会中立身行事。而如果把“礼”与“立”做更宽泛的理解,那么是否“学礼”,是否懂得规矩,还事关公民意识的自觉、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总结上述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逻辑推导式的整个方法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审清楚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步分析题目话语融入到材料,梳理通篇材料,确定文章主旨材料主旨。通常情况下话语的含义和材料的主旨是会保持一致的,这样一来同学们就可以打好这篇作文的基础,确保了立意的准确,避免由于偏题落入4类文。通过材料中的明确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学礼仪、礼貌基本的规矩,立做人、处事、立身行事,通过题干和材料的结合,我们就能明确到底文章的核心立意是朝着哪个方向去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答案都在材料中。


宁夏中公教育


一、申论题目:

点题。这点很重要,申论不是抒情诗歌也不是散文,对着一个文艺十足的申论标题,评卷老师是绝不会给出高分的。

其次题目不要太长,点明中心就好;可以结合复合句式,最好能够使用概括等大气一点的语句,这个平时可以多看看专题网站上面的发言题目,那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结构:

申论最重要的是结构,一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升华”四个部分。

1、提出问题

这部分较简单,多数考生也都能容易的完成,一般都是对给定材料进行中心思想的归纳,最后缩减提炼出的就是文章的问题。

2、分析问题

分析的作答角度,是一个偏主观的方向过程,是对一个问题判断的过程。而现在的社会又是一个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判断同一个事实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3、提出对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善于提出方案,也要善于使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这是提出可行性方案的前提。要明确对策的出发点了落脚点,,同时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4、小结升华

这里有个简单的小窍门,回到材料中有看是否有专家的发言讲话,有的话并使用上会是一个很好的升华,当然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完全可以从平时积累的素材中寻找。

三、评分标准:

一切的分数都是有依有据,而这个依据就是评分标准,不过国家或者地方考试组织者是从不公布评分标准的,当然各路总有神仙高手,下图就是一个被流传出来的申论评分标准。大家可以参考。

四、词眼:

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上面三个步骤也不是容易的事,不过评卷老师有一个法宝,词眼。

假如一段文字有8个词眼,阅卷人会在5秒的时间内扫视四到五个词眼,平均一个 2-2.5分。


内蒙古中公教育


一、论点要正确、明确、深刻。

申论考试中,申发论述唯一的标准文体就是议论文,提到议论文,我们必然要说到议论文三要素,大家也并不陌生,也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而其实整篇文章的核心、中心思想、文章主旨,就是你的中心观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立意,即总分论点。千古文章意为高,作为整篇文章的整体框架和思路,论点一定要正确、明确、准确。我们都知道申论考试中,作文也是基于前面的材料去完成的,所以,论点一定是符合材料的、贴合于材料的、来源于材料的,即正确;而想让考官认同你的观点,引发共鸣,最基本的,要把观点直接展示出来,直截了当、一目了然,即明确;同样,我们参加这样一个政府机关选拔人才的考试,未来代替国家行使政府权力,一定要对问题有有透彻的分析能力,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即深刻。唯有此,论点才是符合命题人意图的,保证写作方向的准确性。

二、论证要有效、充实、丰富。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而议论文就是说理为主、以理服人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考官信服你的观点,从心里认同你呢?这就涉及到了议论文的第二个要素:论证。论证其实也就是用你的论据去证明论点的过程,像我们做数学题一样,通过一系列的“因为”,推出最后的“所以”。也就是说,论据一定要和论点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是能够说明论点正确性的,即有效;而在论据的选取上,建议大家最好选取和引用一些材料外的素材,也就是不拘泥于材料,超越材料,即充实;那我们也都知道,整篇文章通常会有三个分论点,为了保证文章能更吸引考官,博得眼球,引人入胜,建议大家在不同分论点论证的时候,尽量使用多种方法,即丰富。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考试中申发论述的两点写作技巧,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作文中最为核心的部分,相信大家准确把握住这两点后,文章写作会有一定的提高,也希望这两点技巧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助各位成功上岸。


上海中公教育


申论写作往往是很多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的一道坎,满分为100分的申论试卷,申发论述(作文)部分占比为40%。考生在考场上经常出现时间不够用,表达口语化,论证太空洞等问题,很难让阅卷者满意,这样就会让考生无法得到满意的分数。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很多考生缺少积累,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谈谈如何去做到有效积累。

一、做好热点新闻的梳理。很多人都关注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关注每天的时政热点,但是你并没有真正把这些内容消化,在这里建议考生,将收集到的新闻用100字归纳概括,记录在电脑的WORD里,同时对此话题进行300字左右的分析评论,甚至引申论述。通过对热点新闻的加工和分析,能够帮助你真正将新闻记在脑子里,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在考场上也能够提升论证的深度,写出属于你自己的“评论员文章”。

二、积累真题素材。国考申论材料是各省市公务员招考的命题标杆。无论从题目严谨性、作答难度等各方面来看,国考的出题水平远超于其他省市的招录考试。在复习过程中,真题是必须要做的,但同时要在做题过程中将材料中的素材积累下来,一方面可以在作文写作中充当论据,另一方面又可以为面试积累素材,真正让你的申论写作有话可说。

三、古文诗词积累。近两年诗词、成语类的节目较多,大家可以利用刷宫斗剧的时间,多看看此类综艺节目,同时推荐大家找一本你高中语文学习时你的那本《中学语文必备篇目》,这本书中会有很多你熟悉的诗词古文,每天拿出它复习几页,即回忆了高中的青涩年华,又掌握了近百篇的优美词句,这些内容都将成为你申论写作时的决胜法宝。

四、看电视。你没有看错,就是要让你看电视,2016、2017年央视推出了很多宣传片和纪录片,你可以利用午饭时间打开手机,了解近两年的政治工作。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几部比较好的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辉煌中国》、《永远在路上》、《法治中国》。

做到上述四点,小编相信你的思维能力将会上升一个层次,改变你看世界的视角,提升你写文章的能力,帮助你真正拿到高分,从而成功进入公务员队伍。


惠州中公教育


题主行测分数看着还不错,说明智商很好,为什么申论分数不高?我想原因可能很多,笔者不认识题主,所以大概分析一下可能的影响因素。

一、有一手好字

一手好看的字重要性不多说,如果实在形成习惯无法改变,最起码要保证卷面非常整洁。

二、多看优秀的申论材料,学习别人怎么写。我不知道题主看的是什么书,因为大多数书对于写好申论没有任何用处(包括各类培训机构推荐的报纸、杂志之类的)。

三、多看看各级政府发的公文,这个可以在政府网站查询到。努力做到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关于模板,笔者不建议按照模板写,这样得不了高分,但是笔者建议按照模板练手。举个类似的例子,写字时先要按照字帖临摹,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要自己写了,不能一直临摹,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至于被认为是抄袭。


宁夏就业考试中心


第一步:审题

题干中让以“平衡”为主标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广大考生注意了!题干中让你以“平衡”为主标题,意味着“平衡”二字可以统领全文。那么进一步去思考,有几个方面才需要平衡呢?显然,至少两个方面,才能进行平衡吧?中公教育告诉你,想到这里就对了!接下来就是……

第二步:找点

找点?哪里去找?广大考生肯定会想到要到材料中去找。NO!NO!NO!,为了提高效率,中公教育悄悄告诉考生可以尝试着去前面三个小题的题干中去找,说不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

第1题,概括求快风气形成的原因,你看到了什么?对,就是“快”。平衡什么呢?平衡快与??,脑海中是否想到了“慢”,顺着这个思路,第2题关键词“新常态”是不是就是经济速度慢一些!所以广大考生是不是就得出平衡的就是“快”与“慢”!别急,来看第3题关键词“休闲生活”是快还是慢?快,恭喜考生,你答对了。通过分析是不是平衡的就是“快”与“慢”!所以本题的立意就是平衡“快”与“慢”。

第三步:加工

第四步:书写是不是就顺理成章了


江苏中公教育


一、申论题目:

点题。这点很重要,申论不是抒情诗歌也不是散文,对着一个文艺十足的申论标题,评卷老师是绝不会给出高分的。

其次题目不要太长,点明中心就好;可以结合复合句式,最好能够使用概括等大气一点的语句,这个平时可以多看看专题网站上面的发言题目,那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结构:

申论最重要的是结构,一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升华”四个部分。

1、提出问题

这部分较简单,多数考生也都能容易的完成,一般都是对给定材料进行中心思想的归纳,最后缩减提炼出的就是文章的问题。

2、分析问题

分析的作答角度,是一个偏主观的方向过程,是对一个问题判断的过程。而现在的社会又是一个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判断同一个事实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在写申论中我们要注意出题者要的是我们能够站在管理者或者执行者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企业职员、一个农民、一个社会管理者对同样的公共安全事件看法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同个部门不同岗位的人之间的角度也都是不一样的,而管理者的工作性质要求考生站在公务处理的立场,考虑公共利益并以此作为标尺和价值标准,给出适当的结论。同时还必须抓住材料的侧重点,看清楚材料是在原因还是在危害,以及危害的种类否则容易出现跑题现象。

3、提出对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善于提出方案,也要善于使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这是提出可行性方案的前提。要明确对策的出发点了落脚点,,同时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同时还要保证对策具有针对性;这里说的针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Ⅰ、是指对策方案应该与所给定材料的倾向性相吻合;Ⅱ,是指对策方案要紧紧围绕前面概括材料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切中要害。针对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时,首先要根据题目给定的角色进行认真筛选,抓住核心问题,切忌平均使用力量,甚至本末倒置。

另外可行性也是一个评价的重要标准,只有找准了问题发生的环境和条件,才能保证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可行性。一般来说,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方案是指要有明确的主体也就是执行人;也要注意明确执行步骤,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方案怎样执行;还有,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的条件,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方案在什么条件下实施。

当然这些的基础是首先要看其根本观点是否正确。命题人在命题和确定参考答案时,首先考虑的也是政治方向以及舆论导向。

4、小结升华

这里有个简单的小窍门,回到材料中有看是否有专家的发言讲话,有的话并使用上会是一个很好的升华,当然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完全可以从平时积累的素材中寻找。

有些考生在结尾时可能时间不够,这时候去整理讲话也显得时间不足,此时不妨试试将前面所写内容的主题句串联起来,效果一定不会差的。

三、吃透评分标准:

一切的分数都是有依有据,而这个依据就是评分标准,不过国家或者地方考试组织者是从不公布评分标准的,当然各路总有神仙高手,下图就是一个被流传出来的申论评分标准。大家可以参考。

有专人做过统计阅卷老师阅评阅一份申论试卷大概8-12秒,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出分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评判,相信大家都是先看字数,不够获超过打为三类卷,再看卷面,若为卷面不工整打为三类卷,再看论点,跑题或偏题直接被评低分,最后看结构,若结构混乱也是低分标准。

四、词眼:

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上面三个步骤也不是容易的事,不过评卷老师有一个法宝,词眼。

假如一段文字有8个词眼,阅卷人会在5秒的时间内扫视四到五个词眼,平均一个 2-2.5分。而这就是评分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是唯一了(在考生卷面和字体区分不大的情况下),所以对词眼把握的重要性考生们也不要忽略。

更多内容请关注辽宁中公教育官网(http://ln.offcn.com/)、辽宁中公教育微博和辽宁公考资讯微信公众号(lngkzxz)!


中公教育辽宁分公司


一、申论题目:

点题。这点很重要,申论不是抒情诗歌也不是散文,对着一个文艺十足的申论标题,评卷老师是绝不会给出高分的。

其次题目不要太长,点明中心就好;可以结合复合句式,最好能够使用概括等大气一点的语句,这个平时可以多看看专题网站上面的发言题目,那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结构:

申论最重要的是结构,一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升华”四个部分。

1、提出问题

这部分较简单,多数考生也都能容易的完成,一般都是对给定材料进行中心思想的归纳,最后缩减提炼出的就是文章的问题。

2、分析问题

分析的作答角度,是一个偏主观的方向过程,是对一个问题判断的过程。而现在的社会又是一个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判断同一个事实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3、提出对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善于提出方案,也要善于使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这是提出可行性方案的前提。要明确对策的出发点了落脚点,,同时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4、小结升华

这里有个简单的小窍门,回到材料中有看是否有专家的发言讲话,有的话并使用上会是一个很好的升华,当然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完全可以从平时积累的素材中寻找。

三、评分标准:

一切的分数都是有依有据,而这个依据就是评分标准,不过国家或者地方考试组织者是从不公布评分标准的,当然各路总有神仙高手,下图就是一个被流传出来的申论评分标准。大家可以参考。

四、词眼:

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上面三个步骤也不是容易的事,不过评卷老师有一个法宝,词眼。

假如一段文字有8个词眼,阅卷人会在5秒的时间内扫视四到五个词眼,平均一个 2-2.5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