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三伏天到了,一天三瓶藿香正氣水都不夠用了。

非洲留學生也學咱們撐起了傘,有的索性中暑,暈倒街頭。某非洲小哥哥說,來到中國才體驗到了真正的夏天,中國太熱了,要回非洲避暑去。

而且有不少非洲人表示,他們是來到中國以後才變黑的。並且委屈地露出了自己呈現兩節色的手臂。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河北非洲球員姆比亞來中國以後,被曬得更黑了。

如果有人問老藝術家應該去哪裡避暑,你會看見我的手指指向非洲的方向。

你以為非洲就是太陽烤大地,滋滋冒煙嗎?還真不是。不少非洲國家年均溫不過20多度。

如果去湖區或者爬山,我建議你還要備件厚外套。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肯尼亞

看百獸,烤百獸

肯尼亞橫跨赤道,地處東非高原,只有旱雨兩季。首都內羅畢氣候類似美國加州,年均溫11-26度,7、8月份最冷(沒錯,7、8月份),甚至可以降到11、12度。

每年夏天,央視新聞都給肯尼亞騰個地方,實況轉播鱷魚吃角馬,獅子吃角馬,豹子吃角馬。在老藝術家心中,肯尼亞就是一個動物滿街跑的國度,去肯尼亞,不能錯過動物大遷徙。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圖/視覺中國

此時,馬賽馬拉國家公園白天氣溫不超過25度,扛上長槍大炮,坐著吉普車挺進草原當是極幸福的,不但能看到非洲羚羊、斑馬、長頸鹿,幸運的話還能看到非洲五霸(“big five”):非洲獅,非洲象,非洲豹,南非大水牛,黑/白犀牛。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角馬大遷徙 圖/視覺中國

在首都內羅畢有一道肯尼亞國菜——炭烤“百獸”,可以光明正大地吃到鹿肉、鴕鳥肉、鱷魚肉、駱駝肉等等野味,斯瓦西里語叫Nyama choma,拆開來就是“肉+煙”,可以說是很形象了:一整塊新鮮羊腿穿在金屬棒上,在炭火上烤至微焦流油。

用刀切下肉,蘸著相應的佐料食用,最好搭配當地生產的拉格啤酒塔斯克,烤麥芽與蜂蜜、蘋果混合的奇特風味消油解膩,和肉最搭。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原生態的烤野味拼盤 圖/樂鼠基地

在肯尼亞獵捕和食用野生動物是非法的,但提供野味的餐館皆由肯尼亞政府特許規劃經營,肉類來自餐館專門飼養的野生動物,食客無需有太大心裡負擔。

在肯尼亞,吹著小風,擼串、哈啤酒,不是夢。

埃塞俄比亞

嘆咖啡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最獨特的國家,沒有之一。

它是唯一一個沒有被西方殖民的非洲國家,有自己古老的文字並且仍在廣泛使用,這裡發現最早的人類頭骨露西(Lucy),被譽為人類發源地。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基督教對埃塞俄比亞影響很大 圖/海航

埃塞俄比亞比所有西方國家都更早信仰基督教,但又保護受迫害的穆斯林。這裡是“有十三個月陽光的國度”,他們使用自己的歷法,一年十三個月,前十二個月各30天,第十三個月只有5、6天。6點是一天的開始,18點相當於我們的正午12點。同時,埃塞認定的基督誕生日比世界公認的晚七年,因而,廣大埃塞同胞們仍活在2011年。

埃塞俄比亞首都年均溫16度,真正稱得上四季如春。這種溫度非常適合咖啡生長,因而埃塞俄比亞也是咖啡發源地,是世界頂尖的阿拉比卡咖啡的老家,比如帶有柑橘和花香的耶加雪啡、有狂野果香的哈拉爾咖啡。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工場 圖/BORONG

當地人依舊保留著古老的咖啡儀式,儀式長達1.5個小時,並且每天都在進行。喝咖啡時,當地人要在地上鋪上專門的草蓆,將咖啡豆炒制後搗碎研磨,連同肉桂、豆蔻等香料一起放進特製陶壺中煮,倒入容量3盎司的無耳小杯。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咖啡是埃塞爾比亞最常見的飲料 圖/考拉時光

儀式有三輪,第一杯叫Abol,是最重要也最難喝,此時長者要說祝福語,第二杯為Tona,眾人開始閒聊家長裡短,第三杯Beraka口味最佳,象徵喜悅,儀式到此為止,眾人各回各家。

在埃塞俄比亞,你可以拒絕飯局、拒絕宴會,唯獨咖啡儀式斷斷不能拒絕,不然便是拒絕當地文化。

盧旺達

追猩猩

不少人從電影《盧旺達飯店》認識這個東非小國。這部電影以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一位胡圖族飯店經理保護一千多名胡圖族人的真實故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在虛構小說《大河灣》中,稱盧旺達一個“未來來了又去了的國家”。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盧旺達飯店》

但是現實中,盧旺達是一個大難後治的國家。大屠殺23年之後,這裡已經是非洲最有安全、最有秩序的國家,也是國際公認的最廉潔的國家之一。首都基加利年均溫19度,林木蔥鬱,號稱“非洲小瑞士”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我不說,你能分清是瑞士還是盧旺達嗎 圖/視覺中國

盧旺達是世界上靈長類動物密度的地區,為保護世上僅存的700餘隻山地大猩猩,當地建立大猩猩保護區,不少人專程慕名前來“追猩猩”。山地大猩猩雖然面相粗魯,但其實是非常平和的草食性動物,人類的近親,跟著當地嚮導深入桉林、竹林,只消一兩天,就能發現一整個猩猩家族。

又想叢林探險,又想要歐洲小城般的安逸,來這裡,沒錯了。

坦桑尼亞

如果你是個貪婪的人

老藝術家對坦桑尼亞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因為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在這兒。海明威的著名小說《乞力馬紮羅的雪》中,乞力馬扎羅山象徵原始、崇高和靈魂不朽的美。

坦桑尼亞大部分地區平均溫21度左右,丁香花遍地,全年都可以看到動物遷徙,雖然最驚險的穿越馬拉河在肯尼亞,但是在這裡非洲“五霸”分分鐘都能看見。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登頂乞力馬紮羅是不少人的夙願 圖/視覺中國

坦桑尼亞發展高端旅遊,更加註重環境保護,嚴格限制蓋倫蓋蒂國家公園的遊客人數,所以如果嫌馬賽馬拉國家公園人太多,不如來坦桑尼亞,稀樹草原上人煙稀少、一望無際,有種君臨天下的錯覺。

這幾年,由於肯尼亞納庫魯湖水位上漲,成群的火烈鳥搬到了坦桑尼亞的曼雅拉湖,年年此時,一團火紅燃燒在湖面,映襯背後的雪山。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火烈鳥,一種粉紅色的狂野 圖/視覺中國

或者也可以跑到海邊去,和粉色海豚親密接觸,在海風裡來上點乞力馬紮羅牌冰啤酒,一杯下肚,飄飄然忘記其實身在赤道。

非洲雖然不熱,但陽光強烈。沒關係,你會意外收穫一排閃亮的大白牙。

媽,中國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避暑

原文首發於《新週刊》旗下公眾號“九行”(jiuxing-neweekly)

撰稿:王夭夭超人

排版:陳倩琳

封面圖:野心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