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是怎麼回事?

陰陽是怎麼回事?

陰陽是《周易》中最基本的一對哲學概念,沒有之一。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其他一切概念中都或明或暗地包含有陰陽。《易·繫辭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陰陽是道的載體,道是通過陰陽來推演和表現的。陰陽是萬事萬物的先天之本,是萬事萬物共同的遺傳基因,故繼之者為善,成之者為性。善者,先天之本也;性者,質也,萬物之所區別也。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就是人之初生,其本性都是先天的,還未受後天因素的薰染。故人的先天本性都差不多,只是後天的培養不同,才使其性質發生變化,差別越來越大。善是先天之本,是基因,故不變;性分生性和成性,是變化的。善和性都要靠陰陽來體現的,陰陽無處不在,故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只不過百姓日用而不知罷了。懂得了這些,就是知道,得道者為君子;被道所左右而不知者,普遍百姓也。百姓眾而君子寡,故君子之道鮮矣!

陰陽是怎麼回事?

《易·繫辭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這裡的“兩儀”就是指陰陽,陽的符號用“一”表示;陰的符號用“--”表示。這裡的“太極”就是指孕育了陰陽的“無極”,所謂“太極本無極”。“無極”不分陰陽,故天地渾沌未開。所謂“一畫開天地”,就是指無極生太極,太極孕陰陽。陰陽者,皆一畫也,陰的符號是斷開的一畫。陰陽生於太極,而太極則是孕育了陰陽的無極,故太極是陰陽之母,其符號用“☯”表示。“一陰一陽之謂道”,太極孕育了陰陽,故人稱太極為道,實際太極為道之母,是大道之源。這裡的“四象”是指陰陽兩兩組合形成的形象,是陰陽的初變狀態。四象分別為老陰,符號為“⚏ ”;少陽,符號為“⚎ ”;老陽,符號為“⚌ ”;少陰,符號為“⚍”。八卦是陰陽變化的複雜狀態,兼用天地人三才,形成萬物之象。八卦分別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其符號分別為☰、☷、☳、☴、☵、☲ 、☶、☱。八卦成萬物之象,故可定吉凶之兆,吉凶可定則可用於事,用事則可生大業矣。

以上說明了陰陽的基本概念及其來源、作用,下面說說陰陽的特點。

陰陽是怎麼回事?

一,陰陽的普遍性。前面說了,陰陽是萬事萬物的先天之本,是萬事萬物共同的遺傳基因,體現在事物存在、變化的始終,任何事物,任何時候都離不開陰陽,這就是陰陽的普遍性。整部《周易》通篇都是講陰陽的變化,陰陽的變化就是道的反映。沒有陰陽,《易》中的一切都無從談起。

陰陽是怎麼回事?

二,陰陽的抽象性。陰陽是萬事萬物的先天之本,是萬事萬物的共同抽象之態。萬事萬物抽其象,存其本,最終只剩下萬事萬物共同的先天本性而為陰陽,故陰陽可代表萬事萬物。陽代表萬事萬物之精神,陰代表萬事萬物之形態,精神加形態,萬事萬物可現矣。

陰陽是怎麼回事?

三,陰陽的相對性及在一定條件下的可轉化性。陰陽的概念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在某種條件下還是可轉化的。譬如月亮相對於太陽為陰,但月亮本身也有陰陽,太陽光照射到的一面為陽,反之為陰;或面向地球的一面為陽,背向地球的一面稱陰。地球也是這樣,晝時為陽,夜時則為陰。太陽本身為陽,但其也有黑子和耀斑,相對而言,黑子為陰,耀斑為陽。再比如,我相對於父親,父親為陽,我則為陰;我相對於兒子,則我為陽,兒子為陰。故條件不同,陰陽的稱謂不同。

陰陽是怎麼回事?

四,陰陽的矛盾性。陰陽是一對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體,陰陽論就是矛盾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推動事物運動變化的內在動力,陰陽也是這樣,陰陽消息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內因。陰消則陽息,陽消則陰息,陰陽消息,天之數也,陰陽消息,五行轉矣,五行轉則萬物變矣,萬物隨時變化,天之命也。陰陽論與矛盾論,論調各異,但本質是完全相同的。

陰陽是怎麼回事?

五,陰陽應用的廣泛性。《易·說卦傳》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陰陽是大概念,廣泛應用於天、地、人三才之道中。陰陽源於天道,主萬物之性之命,故天道曰陰曰陽;地道順乎天道,換言曰柔曰剛;人道效法天地之道,換言曰仁曰義。人生乎天地之間,聖人演《易》而成64卦,64卦皆以6位成章,欲效天地而成人道也。人道重仁與義,何為仁與義?《易·繫辭傳》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聖人居位,關注民生,這就是“仁”;統治者實行仁政,則其位可守矣。民生者,財用不匱也,聖人治民,調節天下財用,禁民為非,使取之有道者,義也。公平正義而民服矣。仁者,天道之陰也,地道之柔也;義者,天道之陽也,地道之剛也。陰陽協調,剛柔相濟,仁義諧和,天下平矣。

陰陽是怎麼回事?

“一陰一陽之謂道”,得道者為君子,故習《易》而通陰陽者,君子之道也。“大道至簡”,聖人抽萬事萬物之象而成陰陽,用全面、發展、聯繫的觀點,結合陰陽抽象之象和天地之數,推演天下之理,簡矣哉!《周易》之道,唯一陰一陽而已矣!(子夏故壇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