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窗口期

消费白马仍是很好的配置品,考虑7-8月反弹窗口期,成长股是更好的弹性品种。

荀玉根/文

回顾年初至今的市场表现,以中美贸易摩擦为界,可分为两个运行区间。年初至3月22日市场在正常区间波动。震荡区间被破坏始于3月22日特朗普宣布将有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随后至今市场进入持续下行区间。A股迎来至暗时刻。

这次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是中长期经济博弈,很难在短期内得以妥善解决。7月6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启动关税排除程序,部分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有望豁免。短期看贸易摩擦有所平缓,这为市场的反弹构造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外部氛围。

回顾2000年以来除单边牛市或熊市年份,市场大跌后的四次大反弹,市场底部往往呈现如下特征,第一,经历了明显的下跌。第二,估值水平较低。第三,大类资产中股市配置优势显现。目前市场的特征均与前四次市场底部类似,而前四次市场底部都出现政策微调。针对目前去杠杆背景下的资金紧张,监管层已经在释放政策微调的迹象,后续观察7月下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预计政策较上半年会出现阶段性微调。

这次A股有可能再次出现圆弧底,主要因为经济内部调结构、去杠杆需要以时间换空间,宏观政策基调是稳中求进、发展中解决问题。对比前三次熊市大底,目前的估值水平也不算高,牛市高点以来的跌幅也不小,市场情绪也较低迷,就是时间上看起来短一点,这也符合宏观背景特征,去杠杆还未结束,压制估值的因素还在,从历史大底或者说新一轮牛市启动来看,确实还需要时间。

目前,宏观微观基本面并未出现明显恶化,市场下跌的主因是去杠杆背景下的微观资金面恶化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情绪面。7月2日,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提出结构性去杠杆有序推进。未来去杠杆政策的转折点可能是看到一些隐含高风险的城商行、农商行被兼并重组以及部分城投平台违约,中长期看,打破刚兑有助于理顺资产定价机制,无风险利率重新回归10年期国债,有利于长线资金进入股市。

中长期视角下,市场处于上证综指2016年1月底2638点以来箱体震荡中,中期圆弧底的打磨仍需时间,自上而下看,圆弧底右侧即新一轮牛市要等去杠杆高峰过去。短期看,相对于历次市场阶段性底部,目前A股年内累计跌幅可观,估值和盈利匹配度较好,市场情绪处于低位、股票相比其他大类资产配置优势显现,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平稳,国内政策微调,市场有望在圆弧底过程中出现阶段性见底反弹,可定性为战术性反弹。

着眼未来半年到一年的圆弧底磨底阶段,消费白马仍是很好的配置品,考虑7-8月反弹窗口期,成长股是更好的弹性品种。消费白马股绝对收益源于业绩增长,相对收益多数出现在震荡市和熊市。2018年,消费白马股盈利仍较优、估值和盈利匹配度不错,基金持股比例较高,但外资仍在买入,2018年以来,陆港通北上资金买入最多的行业是食品饮料、医药,占比分别为20.5%、14.6%,消费白马股仍是较好的配置选择。

成长谋弹性,考虑7-8月成长股机会更大。一是因为成长股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类似2013-2015年成长股盈利好转,源于产业政策支持技术不断渗透、股市政策支持企业融资。第二,扩内需政策有望聚焦新经济,为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未来落地扩内需政策的可能性大,新经济是扩内需和调结构的交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 “三去”转向“一补”,两次中美贸易摩擦关键时点后成长股相比表现更强,更明确了经济结构转型方向,产业政策向新经济倾斜,如5G投资、半导体产业基金等。第三,持续下跌后成长股估值已经明显回落,7-8月中小创中报业绩披露期,可以借此选择估值盈利匹配度高的真成长。

作者为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