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让生非生,现在让生却不生,老农的解释连专家都无法反驳!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曾经,这项政策影响了好几代人,造就了不少的独生子女家庭。在农村,农民对政策的意识是比较薄弱的,不少家庭都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生了第二胎甚至第三胎,甚至为了生孩子而躲躲藏藏,更有家庭为了要一个男孩而不惜把女娃娃送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生孩子方式所产生的弊端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比如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等等。

以前不让生非生,现在让生却不生,老农的解释连专家都无法反驳!

因此,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国家于2016年1月1日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鼓励并提倡广大人民群众生二胎。不过,二孩政策虽然激发了一部分家庭的生育热情,但是在咱们农村,农民的生育热情并没有专家预想的那么好。对此,专家就想不通了,以前计划生育抓得严的时候,不让生偏偏有人生,而现在呢,国家鼓励要第二个孩子了,却都不生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一问题呢?有老农说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对于老农民的解释,专家竟无言以对。

首先第一点:农民的生育思想转变了

以前的时候,多数农民认为“多子多福”,而且还能多分点土地。不可否认,这种思想在以前是具有一定道理的,而如今就不是很适用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家庭有好几个孩子,可是老人却依然孤苦伶仃的,没有孩子愿意为老人养老,想必这样的现象我们在听过或者见过。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子女多了,养老的责任也就分散了,如果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推诿,那父母就没人养了。

现如今,农民普遍认为无论孩子有几个,即便只有一个,但只要孩子孝顺,自己的养老问题也便不用再操心。而且,生太多的孩子容易分散父母的爱,还不如集中精力养好一个。因此,在农民的生育思想转变的同时,不少家庭也就不乐忠于生第二个孩子了。

其次第二点:如今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了,负担不起

以前,多数的农村家庭都是比较穷的,不少小孩子从小到大,也没有喝过多少奶粉,用的也都是自己做的尿垫。现如今呢,一个月的奶粉钱就要好几千块,尿不湿也那么贵,还有那么多的儿童玩具,家里一个小孩子,一个月的开支就要五六千,这不是农村家庭承受得起的。另外,孩子长大后还有教育的问题,更是一大笔开支。所以,在养孩子成本这么高的今天,不少农村家庭觉得自身负担不起,也便不敢再生第二胎了。

最后第三点:农村年轻人的生育热情不高

这些年来,农村经济突飞猛进,乡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少农村出身的年轻人也都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一般来讲,这些年轻人才是生育的主力军,然而,由于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时间长了,压力比较大,对生孩子好像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有些人甚至愿意做丁克,这的确是令人不能理解的。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很多有了一个孩子的年轻人不愿意再要第二个孩子了,因为他们觉得那样会让自己过得更累。

所以,鉴于上述的三点原因,不少农村家庭的夫妻不愿意再要第二个孩子了。显然,老农讲的这三点原因也是有理有据,令专家都无法反驳。

那么,对于此种社会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