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羣如何應對粵港澳大灣區?

苟琴兒



長三角城市群與珠三角城市群從根本上不是一個等量級關係,無法相提並論!兩大城市群的定位有不同,那麼經濟發展模式也會不同。個人認為:長三角城市群(三省一市,跨省合作)比珠三角城市群(面積只有廣東省的三分之一)無論在總量、人口、規模化及腹地資源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珠三角由於受腹地及地理的影響,這決定它不可能在總量上超越長三角的,也成為不了與長三角等量級的競爭關係。不過各有優勢,珠三角勝在質,而長三角勝在量。

從長三角的佈局看,上海是無可爭議的龍頭老大。帶動一批實力不弱的城市,如蘇州、杭州、寧波、南京、無錫等,整體上給人一種單龍頭無弱市的感覺。而珠三角卻只有5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千萬。不過珠三角的產值佔了廣東省總產值的近八成,如果加上港澳,那麼比整個廣東省的總產值還要高出。客觀上說,珠三角在等同的面積比是產值最高的地區。

實際上粵港澳(一個省的規模)就看廣佛莞深+香港。因為廣東總體經濟除了廣佛深莞(佔廣東經濟的近70%)外,並無過人之處。甚為難堪(其他城市不是城市規模小,就是產量少。而非珠地區及周邊省份的城市均實力較弱)!不過廣佛、深莞同城一體化後均不輸上海,那麼珠三角就集中了兩座實力與上海不相上下的城市。還有一座人均是上海兩倍多,甚比上海更繁榮的城市香港。且它們城與城無縫連接,也難怪老外更喜歡珠三角了!可以如此說,廣佛莞深+香港才是中國🇨🇳經濟最強的地區(因為它資本、資源、人才、產業、交通樞紐等都高度集中化了)。因此長三角像歐洲,而珠三角更像日本🇯🇵東京灣。


廣州面積:7263.深圳:1953.東莞:2465.佛山:3813.香港:1103。五城總面積:16597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相當於杭州市的面積創造了近三個上海的產量,即也幾乎等同於一個江蘇的總量。因此珠三角局部是全國最強的,廣佛深莞+香港也是中國城市城市化率最高的五座城市(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一體化地區也只有這五城),它們城與城連成片,是長三角城市群所不具備的。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及虎門二橋、深中通道的開建,那麼珠江西岸也會連成一片的。

以人均看,中國人均前三十排名的城市中,珠三角九市就佔了五個:有排名第一的深圳、第七的廣州、第八的珠海、第十五的佛山、第二十六的中山(除中山外,人均均比上海強)。如果再加上人均四萬多美元的香港和全球人均第三的澳門。珠三角也是全國最為富裕的地區。因此珠三角勝在質,而長三角勝在量。長三角如何應對粵港澳?這問題當然涉及到多邊及跨省合作等問題上了。因為廣東可集一省之力發展局部地區(不用協調,只要政治上統一),而長三角涉及的面就大了!省與省有競爭與合作的關係,需要各地區的政府聯合協調(例如集中長三角各地區優質的企業在上海設立總部,其他兄弟省份城市有意見麼?或者上海城市擴容,需要其他省市的土地合併,其他省份能做出讓步麼?等等這些棘手的問題將會成為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的阻力)。


嚁月


三十年政策傾斜也沒趕上,後三十年想匹敵更是難上加難。前一偉人畫的圈應該說進入政策紅利退出期了,後一偉人畫的圈定義國家高科技中心,勢必此消彼長,倒是自力更生的那塊能獨善其身!國家多極發展是好事,你追我趕也是好事,有些實際優劣之分的情況不應該宣傳,各自安好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引導共同發展才是正道。佔著天時地利人和優越了千百年的地方更應低調低調再低調,佔著政策紅利的爆發戶也應居安思危揚長避短,而潛在的新貴更要深知責任重大,任重而道遠,如此三大沿海城市群才有可能輻射內地,實現共同發展和富裕。


大隱於是


我們先來簡單瞭解兩大城市群:

長三角:

長三角城市群位於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交匯處,定位世界級城市群,是我國對外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載體。規劃範圍涵蓋上海市和江蘇、浙江、安徽三省部分城市。以上海為核心、聯繫緊密的多個城市組成,主要分佈於國家“兩橫三縱”城市化格局的優化開發和重點開發區域。


(上圖中缺失安徽省的部分城市)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當前中國經濟最發達、城鎮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區。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以僅佔中國2.1%的國土面積(21.17萬平方公里),集中了中國1/5的經濟總量(2016年已突破12萬億元)和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世界500強已有超過400家落戶該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綜合實力排名各大城市群第一位。

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肇慶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城市群,基本可以看作是“珠三角”的升級版,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並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其中香港、廣州被全球最為權威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深圳被評為世界二線城市。





2017年3月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


長三角VS粵港澳大灣區

從當前全國城市群佈局和區域發展戰略來看,長三角的建設規劃起步更早,經濟總量更大,更為活躍,但缺點是三省一市各自為政,各大節點城市仍在繼續發展以其為中心的小型城市圈,這一壁壘難免會影響多達26座城市的深度融合,難以協同發展,將掣肘長三角經濟快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反觀粵港澳大灣區,雖然有“珠三角”為其提供復地和經濟支持,但其依然處於發展建設的初始階段,急需國家的大力扶持和粵、港、澳三地在政策上的協調。

2018年是國家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年。

粵港澳大灣區以超越世界三大灣區為目標,預測未來五年經濟總量有望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大有追趕長三角城市群的趨勢。

從國家戰略的角度,兩大城市群分別是國家對外參與國際競爭的東、南門戶,都是世界級的沿海城市群,都對國家在區域協同發展和整體經濟發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未來兩大區塊對內保持協同發展,對外保持良性競爭,將是國家之福,人民之幸!


筆隨心聲



長三角城市群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經濟發展區。也是我國著名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

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市為核心,以南京市、杭州市和寧波市等為輔助的城市拓展。形成了包括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的經濟圈。

上海市:是我國最大的城市,亞洲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東京,也是我國重要的金融、科技、航運、會展和旅遊城市中心之一,作為我國的一線超大城市之一,人口突破2000萬。上海市在許多指標領先中國其他城市,比如城市化率、治安管理水平和人均財富值等。上海市是國際化大都市之一,在世界上也享譽海內外。

南京市: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也是江蘇省著名的製造業、旅遊、文化和科研中心,南京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而且近年來,服務業發展較快,製造業邁向中高端。未來將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引擎。

杭州市:我國著名的電子商務發源地,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杭州市不僅是一座現在化旅遊和製造業城市,還是我國著名的創新之地。杭州西湖是杭州市旅遊的名片,G20峰會成功的舉辦,使杭州市越來越國際化。成為許多外國旅遊的聚集地。

寧波市: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也是我國經濟特區的先行者。寧波市雖然人口不多,但是我國重要的創新之城。擁有高素質的人才和優良的創業環境,是寧波市成為我國與臺灣交流發展的重要地區。

長三角城市群優勢明顯,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引擎。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將是我國珠三角城市群的發展引擎,發展活力無限。至於長三角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應對,各有所長,優勢不同,各有千秋,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時代的人類


各幹各的,取長補短。中國這麼大,有的是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