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游击队是怎样用土办法对抗坦克大炮的?

抗日神剧中地方游击队往往手撕鬼子、八级防弹衣、九级头盔、无限弹夹的画面历历在目让人无力吐槽。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呢?对于大部分由热血农民组成的的游击队在面对不可战胜的力量面前也是恐惧、无助的,他们只能胆战心惊地拼意志、不怕死,利用现有的条件智慧的化解窘迫的局面。

真实的游击队是怎样用土办法对抗坦克大炮的?

神剧照片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开始大举进攻敌后游击队打下来的地盘,鲁南地区(山东省南部地区)首屈一指成了国民党进攻的主要地区。解放军山东和华中野战军决定给予坚决还击,鲁军第三师和地就是承担了阻击敌整编26师第一快速纵队的任务。

双方力量对比

第三和第九师是1945年鲁中军区刚刚改编而来的,它的前身是2支由地方农民组成的抗日游击队。1937年国共二次合作,即将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的红军团长廖容标按照上级指示和洪涛等8名老红军到山东组织抗日武装,8人带着3支步枪和8把大刀开始了他们艰难的抗日运动。因其打仗神出鬼没、出奇制胜、勇于拼命又爱护百姓被当地人称为“廖菩萨”。经过三年艰苦搏杀,1942年并入成立的鲁中军区,1945年改编为第三第九师,廖荣标任第三师师长。

真实的游击队是怎样用土办法对抗坦克大炮的?

廖荣标将军

国民党整编26师中将师长马励武毕业于黄埔一期和徐向前、杜聿明等国共名将是同班同学,26师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等一系列战役,是国名党一等主力部队。第一快速纵队被国名党称为战斗力最强的机械化部队。它由步兵旅、炮兵团、汽车团、战车营和搜索营等部队组成,其中战车部队由美国军官直接训练,在印缅战场上威风凌凌。

真实的游击队是怎样用土办法对抗坦克大炮的?

马励武将军

真实的游击队是怎样用土办法对抗坦克大炮的?

第一快速纵队

据当时的老兵述说,战争前夕每天看到国民党军队的坦克大炮心里面和揣着小兔一样惴惴不安。面对上级的严格命令、敌人精良的武器装备,官兵只能出奇招了,他们把辣椒、石灰碾压成粉末,包裹在手榴弹上,炸开后敌人手忙脚乱,他们再组织冲锋。对于敌人的坦克大炮,九师一个团佯装败退,把敌人引到一个片叫漏汁湖的沼泽地,另一个团在后面炸桥、挖路、在路上铺柴草放火把敌人后路封死,恰逢雪上加雾,道路泥泞,敌人的坦克汽车只能原地打圈,战士们大显身手跃上坦克,揭开舱盖向里面扔手榴弹,有的拉来一车车玉米杆火烧坦克。就这样不可一世的国民党部队被消灭殆尽了,大量武器装备被我军缴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