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史上的「文藝復興」——西南聯合大學

1927年軍閥戰火的熄滅到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的十年是中國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黃金期,全國共有大學及獨立學院七十八所,教師六千六百一十五人,大學生及研究生三萬七千三百三十人。

中國教育史上的“文藝復興”——西南聯合大學

民國國立北京大學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侵略者以其殘忍惡毒的手段試圖征服中國遼闊的疆土,北平、天津淪陷後,民族意識剛烈的師生們已成為其眼中釘肉中刺。

當時的國立大學北大、國立大學清華和私立南開大學搬遷至湖南長沙,聯合成立長沙臨時大學。1937年11月1日,長沙臨時大學正式開學,這一天成為後來的西南聯合大學的校慶日。

中國教育史上的“文藝復興”——西南聯合大學

民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37年底,民國首都南京陷落,轟隆作響的飛機肆意妄為的轟炸長沙,臨時大學只能繼續向西南後方轉移。

中國教育史上的“文藝復興”——西南聯合大學

轟炸後的學校

披荊斬棘歷經兩個月時間到達議定的建校址雲南昆明,1938年4月2日學校正式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並於5月4日開課。這座中國教育史上的金字塔塵埃落定了。

在這一百二十四畝狹窄空間裡孕育了無界限的智慧結晶,在這一座座土牆茅草屋裡培養了一批批未來的希望。師資力量空前絕後:陳寅恪、聞一多、錢穆、錢鍾書、聞一多、吳晗、沈從文、吳大猷、陳省身、華羅庚……

諾貝爾獲獎者李政道和楊振寧、兩彈一星功勳獎鄧稼先、趙九章、朱光亞等八人、翻譯家王佐良、哲學家任繼愈、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昆和劉東昇、國家領導人宋平、王漢斌、彭佩雲……皆畢業於西南聯大

聯大師生中先後有一百七十一人成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教育史上的“文藝復興”——西南聯合大學

雲南師大東北角處的西南聯大舊址

西南聯大常委會(聯大最高管理機構由北大校長蔣夢麟、清華校長梅貽琦和南開校長張伯苓組成)梅貽琦主張主張文理兼通的通才教育,反對重實用、輕文學的辦學思想。

聯大拒絕成為國民黨政府下的傀儡教育司法機構,推崇民主、自由的教育理念。

由於抗戰中財政困難,國民黨內部為一己私慾中飽私囊,入滇難民劇增和日軍轟炸中商品流通的阻滯,她削瘦的身軀裡參雜著知識的甜蜜和蘿蔔青菜的苦澀。

1940、1941年朗朗讀書聲中頻繁地出現繞耳、煩躁的空襲警報聲,千瘡百孔、一片狼藉的校園依舊阻擋不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在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11月25日晚上,六千多名昆明各校學生在聯大就和平民主、反對內戰舉行時事晚會遭到國民黨軍隊恐嚇,次日事態規模已無法控制,12月1日出現了血腥的“一二一慘案”。

1946年7月15日,西南聯大中文系教授聞一多在李公樸悼念會上用他的生命聲嘶力竭的吶喊了心中的陰霾,在光明中倒在殷紅的血泊中。

1946年5月4日,西南聯大她在結業典禮上情悽意切地凝望這歷經八年身殘志堅的土地,心中那無限悲愁的情緒蔓延著……

1946年7月31日,這個充滿智慧的母親結束了她的使命只留下了一座普普通通的紀念碑。

中國教育史上的“文藝復興”——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紀念碑

中國教育史上的“文藝復興”——西南聯合大學

碑文一角

歷史需要銘刻在心裡,然而今天記得她的又有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