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问你: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点击关注标题下方“洋葱数学”,获取更多学习攻略

洋葱数学,育儿路上好帮手

当孩子问你: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在给孩子们的励志名言中,“聪明+努力=成功”是几代人口口相传的著名公式。在这里,聪明是指天资天分,努力是说勤奋刻苦。但是,细想一下,“聪明”不仅仅来自遗传,也来自后天的成长和经历,“聪明”也是在不断的进化的。而勤奋刻苦更是要有正确的方向,如果在错误的路上勤奋狂奔,只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遥远。所以,与其说“聪明+努力=成功”,不如说“聪明的努力更有机会成功”。

那么怎样才是聪明的努力呢?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思维和好的习惯。好的思维是“聪明的努力”的前提,好的习惯确保计划的落实和努力的持久。

当孩子问你: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好的思维

什么样的思维可以让人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让人沉着应对挑战,让人身处逆境时仍能勇敢向前?这种思维注重自我提升、善于自我激励、敢于承担责任,我们称之为成长式思维。比如,伟大的运动员不仅拥有强健的肢体,还有相似的性格特质和意志力,这源于这些运动员有相似的思维。与成长式思维相对的是僵化式思维。

拥有僵化式思维的人总会这样看待问题:

“我在这件事上没有天分,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取得多大提高。”

“要想学习好,你就得请得起好家教。”

相比之下,具有成长式思维的人会这么看待问题:

“我努力试试看,我相信之后我的成绩会不断提高。”

“尽管我现在还不出色,但我会去学习各种技巧,经常练习。”

不同的“思维特质”造就了完全不同的心态,而好的心态不光在运动员的比赛中至关重要,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孩子问你: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好的习惯

对于自主性养成阶段的孩子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还有可能对孩子其他方面的习惯养成发生影响。孩子受益的不仅是一个阶段的学习,更是长期的发展。那么,怎样在初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课堂学习的习惯

当孩子问你: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建立高效的课堂学习习惯,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一堂课40分钟,老师会传授大量的知识,总会有没有融汇吸收之处。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大多数学生都要记笔记,但有的人喜欢按照学习内容的顺序记笔记,有的人喜欢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笔记,有的人喜欢先听懂然后再整理要点,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但不管怎样,笔记的意义是积极的,在下一个阶段学习的同时不断翻开前一段的笔记来看,会有更系统的理解。

2、阅读的习惯

当孩子问你: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在初一、初二学习还不是特别繁忙的阶段,尤其要注重的是课外知识的积累,多读课外书,同时养成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这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拓展,充实见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理解能力和写作本领的过程。多读书,读好书,对今后初高中的各个学科的学习都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梳理框架的习惯

当孩子问你: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初中与小学相比,知识点骤然增加,知识体系变得庞杂。许多孩子最开始都会不适应,这时候就需要鼓励孩子养成梳理知识网络的习惯,整理每一个阶段知识点的内容框架。这个工作老师在学校会引领,家长也要关注,孩子更要积极主动去完成,过程中,孩子既能查缺补漏,找出自己理解不到位的知识点,也能锻炼孩子总结归纳的能力。

4、自省的习惯

当孩子问你: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一个吸纳新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省,自我完善的过程。学习中错误再所难免,但许多孩子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就是缺乏一个反省检点的过程。

建立一个错题本,记录下自己做错的题,将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同时标注出来,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初中三年,年年都不同

初中三年是孩子一生中很重要的学习阶段,很多家长心情急切,倍感压力,同时把这种急切和压力传递给孩子。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从众学习”——别的孩子怎么学,你也得这么学;别的孩子参加什么辅导班,你也得参加……家长们觉得这样更有安全感,大家都这样,总出不了大错。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心理很可能忽略孩子良好思维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目标。

当孩子问你: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就初中三年的学习特点而言:初一以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初二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初三以自学、自省能力培养为主。

孩子学会聪明的努力,离不开您的支持和鼓励;您的聪明的努力,是孩子成长的助力。好的思维,好的未来,好的习惯,好的人生。

洋葱数学陪你一起,在家庭教育的路上砥砺前行,成为新时代最受孩子喜爱的酷爸酷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