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西藏老婆再自主择业?真相扎心了!

找个西藏老婆再自主择业?真相扎心了!

01

找个西藏老婆再自主择业?真相扎心了!

第一时间,我不厚道地笑了。

还真不是故意腹诽。体制内,但凡有点儿阅历的,都知道这位兵哥想做什么:

找个西藏妹子结婚,以后好拿高额的自主择业退役呗!至于有没有爱情,甚至结婚之后能不能长久,不好小人之心度之,但就当前而言,一定不是这位兵哥首先考虑的。

客观地说,这位年过40的离异的兵哥,我们无法得知其人生几多坎坷,当劫波度尽、千帆已过,或许对爱情等高级的精神追求早已失望,唯有一食一钵才最为实在靠谱,因而直接奔了自己的第一需求去了。

从这个角度看,还或真不好说这位兵哥有多么低级无趣,反而是这份勇敢与直白,倒让人说不出太多非议的话来。或许,更多是感到一种同情和无奈吧!至于羡慕忌妒恨的,甚至是受其点拨而被撩拨得不要不要的,恐怕也是有的吧!

鲁迅讲“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中国人

”,而往往每次揣测之后又都被现实打败,我想不能仅仅只归罪于人的自私性。

就这个事情而言,首先在于“人穷志短”,所以面对诱惑才会不择手段;其次在于,现行自主择业政策的某些具体条款,确实存在一些不利于体现公平公正的漏洞,有空子可钻,才撩拨得人趋之若鹜。

02

众所周知,驻藏地区的工资以及补贴之高,是内地军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自主择业的差距,就更是惊人。有一对双军人,级别都是6级(正师),自主择业之时一次性拿到了大约500万元的补偿,同时每月还都享受3万元左右的退役金。

这样的收入水平,在中国境内无论哪个地方,只要不追求奢靡生活,应该说都足以维持这对夫妇高于绝大多数工薪族的生活水平了。

据了解,西藏地区自主择业干部的平均退役金均不低于两万,这样的水准可说是其他所有自主干部艳羡的,也难怪在西藏地区符合自主条件的军官几乎无人选择转业安置。

讲这个,是说西藏地区、包括所有艰苦地区的自主择业退役金过高吗?当然不是,这是他们应得的补偿。

当羡慕甚至忌妒他们转身之后的收入时,我们更应该想想他们是怎样抛妻弃子、长期生活在祖国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牺牲了大好青春、家庭幸福甚至身体健康

找个西藏老婆再自主择业?真相扎心了!

在那些地方,

“躺着就是奉献”虽有溢美之词,但又的确是一种真实写照

金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国家给予这些为国奉献的军人以适当的经济补偿,体现了一种最基本的导向,和最朴素的公平。

问题在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利益产生动力,也增长脸皮

有些人本来不在藏区等艰苦地区工作,而是转身之前“曲线救国”、上山摘桃子的。主要包括通过任职、调动和婚姻这些办法,实现在西藏地区自主拿高额退役金的。

这就不公平了,也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这些“聪明”的钻营者,有些是通过“空降”、转身之前两年到西藏地区任职,混够年限当即转业自主的,最早的流毒时期甚至人都根本不去、只空挂一个命令,这是典型的钻政策空子,能干得出来的也都不是一般人。后来卡得严了,才不得不亲自去实地任职,然后上行下效,有样学样。

那些没什么背景和资源的人,为了达到能在西藏地区自主的目的,就开始动其他歪脑筋,通过与驻藏地区军人、藏区老百姓结婚来钻相关政策的空子。良心来讲,说政策有空子可钻是冤枉政策,怪只怪有些人脑袋太尖了。

近年来,驻藏地区官兵的离婚率呈上升状态,原因很复杂。

其中有一种,就是这种为了自主到西藏而假结婚的。

外地军人想找藏区的结婚对象,煞费苦心,有的甚至求助于专门的婚介机构。请注意,这可不是那种为了结婚目的的婚介,而直指通过婚姻实现自主西藏之目标。

有知情者透露,介绍一笔“生意”的费用是20万。虽然不算是一笔小数目,但想想自主之后从国家拿到的那笔高额补偿金,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于是乎,针对内地干部突击进藏工作或与西藏常住人员突击结婚的方式、进西藏自主择业等现象,西藏自治区军转部门明确规定:

转业干部自主择业需在藏安置的,突击进藏人员(临时调入西藏部队工作或与西藏常住人口结婚的),在藏工作时间或与西藏常住人口结婚的时间必须在两年以上,方能进藏自主择业安置,否则一律不予接收

但专门针对一种现象而给相关政策“打补丁”,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冰冷的讽刺。

03

这种不正常、不合理的现象,又带来了哪些危害?

首先挤压长期工作生活在西藏地区的“老边疆”“老基层”的成长进步空间。

抢位置抢机会,甚至抢夺转业指标,谁能抢得过这些有背景的人?我们那些“老边疆”“老基层”提没有位置,走没有指标,就活该扎根在边疆、老死在基层?

这样公平吗?他们那些人,就天生应该福也享了、利也得了,这样公平吗?

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内,谁能安心尽心?

其次,给军地之间增加了许多不应有的矛盾。

现在的自主择业退役金里,有一部分补贴是由自主地当地财政出的,比如医疗保障、独生子女费、取暖费等。而众所周知,西藏(也包括几乎所有艰苦地区)不是一个经济发达地区,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自主在西藏的转业干部有一万人左右,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更加另地方政府难以接受的是,这一万左右的西藏自主军官,有90%左右生活在内地的重庆、成都等地

哦,你自主择业后不给我西藏经济做贡献,反倒要我西藏地方财政长年支付你的部分自主费用,这不是劫贫济富吗?

这样公平吗?所以,地方政府也很委屈,那些工资收入远低于自主军官的驻藏干部就更有意见了。

再次,制造了不少军民纠纷

那些以介绍结婚、自主之后再协议离婚的婚托儿,虽然多数是“重品牌、守信用”的,但也会觉得这些自主军官的钱来得太容易、继而在合同期满后要挟“不加钱就不同意离婚”的。

也有人看中了自主军官的高额补偿金,或者是从婚约走入现实、觉得自主军官人还不错的,就真的不打算离婚了。这下自主军官就很被动,进退两难,陷入瓜葛纠纷,破坏了军民和谐。

最后,最关键的危害,是败坏了部队风气,损害了部队形象。

长期以来,军营虽不是一方净土,但也是作风优良、道德水准高于社会整体水平的。这些搞“曲线救国”、赚取国家高额补偿金的行为,说轻了是利欲熏心、不择手段,说重了就是挖国家墙角、制造巧取豪夺的不良导向。

更让地方群众认为,军营是“凤凰男”扎堆的地方,是“厚黑术

”畅通的地方,所谓理想与奉献,在利益面前赤裸裸现了原型。

此种认识,不但可悲,而且可怕。

找个西藏老婆再自主择业?真相扎心了!

04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解决和克服呢?

有人说,人穷才志短,这是因为非艰苦地区的自主退役金数额太低了,如果在现在基础上再翻一番,那些人恐怕也不会为了区区小利走那条路。

但事实上,还真不是这样

不要说现在自主退役金已经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很多,再翻一番既不现实,也体现不出“多劳多得”的总体分配原则,对现役军人稳定更构成了一种冲击;

就算是真的翻了一番,同样会有人想方设法钻空子,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用相对小的代价去换取远超于一般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也有人说,要加强教育和管理。这话道理没错,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加强教育,相关政策也在逐年收紧,审核更是严肃而严密的。

然而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最基础的需要是生存需要,特别是当一个人为国家牺牲奉献了大半生,他的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并不过分,也恰恰是国家需要满足和弥补的。

如果没有对艰苦地区工作的干部给予特殊照顾,仅靠空对空的教育,如何体现社会的起码公平,又如何能够让人安心尽心?

所以,只有通过调整、完善相关的自主政策才是治本之道。既然是钻政策的空子,那就把空子想办法堵上。事实上,自主择业政策出台以来,一直在不断调整、完善当中,之所以没有形成于法律,也因为总会有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冒出来。

要看到,这是前进中的问题,大方向是对的,也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解决之。

比如,是否应该把几十万自主择业军官的相关经费保障(含各种补贴),由国家财政统一负责起来,而减少地方财政的负担,以及由于地方政府贫富不均所造成的补贴不一致、自主人由此产生的盲目攀比和不平衡心理。

国家统一后的自主退役金,将不体现地区差异,也绝了许多人利用地区差异“曲线救国”、占国家和地方政府便宜的心思。这样一来,同时也便于退役军人事务部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找个西藏老婆再自主择业?真相扎心了!

但是这项政策调整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即那些真正在艰苦地区工作过的人如何进行补偿?总不能一个在北京上海20年,一个在西藏新疆20年,最后自主之后大家都拿一样的钱吧?应该这样解决:

相关补偿在一次性结算之时统一结清,计算标准只关联干部在艰苦地区的实际工作年限,而非现行的三五年即发生质变,哪怕比现在的标准再高一些都可以

我想多数人也没什么意见,谁奉献得多、谁就拿得多嘛!

但是转身之后,大家就应该执行同一个待遇标准了,因为现在大家的身份一样、贡献也不再存在地区差异了。对此,艰苦地区出来的自主干部也不要心理不平衡,因为一次性补偿时,国家已经用比其他地区高很多的价值,给付过你了。

国家承认每个人在位时的贡献,但也不可能永远以在位时的标准、养谁一辈子。目前国家公务员改革,似乎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靠拢。

衷心希望,有关军人退役保障的政策越来越好,在体现“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之同时,也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体现“奖勤罚懒”的基本分配导向。

-END-

找个西藏老婆再自主择业?真相扎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