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博物馆套题”测评小学生,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用“博物馆套题”测评小学生,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杨三喜

日前,河南省郑州市的民办初中“小升初”试题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以语文试题为例。试题的每一部分,分别被冠名“前言”“文明曙光”“定鼎中原”“有容乃大”“盛世荣华”“展望未来”等,每部分对应分值从20多分到50多分不等,而这些名字正是河南博物院几大展区的展区名称。除了语文试题,英语学科评价材料一样来自河南博物院,只不过由中文换成了博物院网站的英文页面,让学生回答根据页面内容设计的选择题,并用英语写一张邀请函,邀请美国小伙伴参加“博物院之夜”活动。此外,数学学科评价利用“贾湖骨笛”音阶和青铜器熔点,设计若干道单选题;历史学科评价还涉及文言文、地理知识。

对于如此有“内涵”的试题,有专家表示这是现代文化课教育的初心回归,能对改变当前的文博知识传承困境起到警示和推动的作用,更是一种价值导向。用“博物馆套题”这样新颖的方式进行学科测评既形式新颖,又能在测评中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有利于激发文博知识的传承。

但是,河南省博物院主展馆早在2015年7月14日就封闭维修,当时预计工期为18个月。时间已经过去近3年,目前博物院主展馆还没有完工向游客开放,临时展馆也并未开放试题中涉及的全部展区。在这种背景下,出题者直接设置一套相关的试题来谈传承文博知识,难免有些脱离实际、强人所难的意味。

不过,这套试题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它用错了对象。从公开的试题来看,难度的确不小,别说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就是高中生、大学生也不一定能答好。郑州某小学的李老师表示“22页的卷子,要在2个小时内全部答完。就让我来做这个卷子,我感觉数学我可能都得不了分。”这位老师还介绍,70%考的都是孩子课外拓展的一些知识,比如国学类、历史类,不仅是考语文,还会考政治、地理、美术、音乐、人文知识等,这些知识点在学校里基本是学不到的。学校里面学不到,那么孩子们从哪里掌握这些知识呢?家庭教育之外,答案不言自明。

用“博物馆套题”测评小学生,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民办初中对小学生进行所谓的综合测评,说白了就是换了个名头的“小升初”考试。郑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就近分配;未被录取的学生,按照“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到公办学校就读。在公办学校严禁举办各类“小升初”考试,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的当下,民办学校却拥有举办“小升初”考试,并且提前招生的特权,而且还是用学校里学不到的,对成年人都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对小学生进行遴选。结果可想而知。

显然,此类“小升初”试题不仅不利于破解“择校热”难题,不利于减轻小学生学业负担,不利于给超纲超前培训降温,反而是在为“择校热”和“校外培训热”火上浇油。一方面严禁公办学校举办小升初等各类考试,严格实行划片就近入学;一方面却放任民办学校举办高难度的所谓综合测评,放任民办学校提前掐尖。结果必然是公办学校在与民办学校的升学竞争上处于弱势,公办学校被弱化,成为“劣质教育”的代名词,而民办学校成为升学率高、质量好的代表,制造更为强劲的择校冲动,破坏基础教育的教育生态。

用“博物馆套题”测评小学生,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早在2013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有关问题的意见》,就规定“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学校,接受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都不得采取考试方式进行选拔”。去年底,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出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不得提前招生、提前录取;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今年,上海等地已经实施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让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选择生源。

这些,才是中学招生教育改革的方向。那为何,郑州民办初中“小升初”试题还可以依旧任性,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用“博物馆套题”测评小学生,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