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被迫成了教育培訓行業的黃埔軍校?

新東方被迫成了教育培訓行業的黃埔軍校?

文 | 參差君

寫在前面:

從今天起,我們將陸續推出100家教育公司的“小傳”。

這些校外教育力量的成長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供給從單一到豐富多元、參差多態的發展歷程。它們構成了今天我們所面對的參差多樣的教育生態,是滿足民眾日益個性化教育需求的重要組成,是實現參差多元成長目標的重要力量。

站在參差多元成長目標的終點線上,它們是一個個具體而微的座標,關注它們的發展故事,既是為了梳理校外教育力量的發展軌跡,其成功與失敗、功與過或許能為後來者提供借鑑與啟示,也是為給四十年來的教育變遷以及背後的社會變遷寫下注腳。

——————————————————————————————————————————————————

小張是湖南長沙某機械廠的一名工程師。他出生於20世紀50年代,在40歲那一年,他萌生了一個出國夢。

他辭別妻女,隻身來到北京,找到一家補習機構,惡補英語。3個月後,他通過了出國英語考試,進入美國某大學,成為了一名高齡留學生。

在那個時代,人們的夢想很狂野,學外語是時髦,出國成為熱潮。

1993年,一位名叫俞敏洪的北大英語教師發現了商機,毅然辭職,在中關村創辦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培訓班,專門為出國人群服務。

他做夢也沒想到,25年後,在5個留學生裡面,就有一個畢業於新東方。現在,新東方在全國有82所學校、累計面授學員3000多萬人次。

新東方被迫成了教育培訓行業的黃埔軍校?

他更沒有想到的是,從1993年到2018年,無數培訓機構在中國拔地而起,大量的熱錢湧入教育培訓市場。教育部發布的《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體制外教育培訓市場規模達8700億元。

而新東方,總市值已達到160多億美元,是教育培訓行業百億美元俱樂部裡的唯一成員,彷彿一艘航母巨無霸。

對於無數拔地而起的中國培訓機構來說,新東方的得失經驗成為了他們的一面鏡子,其發展軌跡則成為了他們的風向標。

▍強者恆強

中國人重視教育,在學歷教育之外“開小灶”,有著深刻的根源。

25年來,新東方靠明星般的教師魅力、打破傳統沉悶的教學模式、出國奮鬥的成功學,脫穎而出並立於潮頭。

如今的新東方,已經擺脫了當年考研託福學外語的業務模式。如果你的孩子參與“泡泡寶貝全能一級”課程,只要年滿3歲,就能成為新東方的客戶;從小學到中學的全科培訓、從海外遊學到公務員考試、互聯網在線直播,都是新東方的戰場。

上市以來,新東方向消費者提供了一站式全科服務的產品鏈條,這種產品和內容的豐富度是競爭對手無法比擬的。其業務覆蓋留學、考研、四六級、成人英語考試、中小學課外輔導、泡泡少兒、學前等,培訓課程包括上萬種。

教育培訓業先收費、後服務的贏利模式,較之其他行業具有“輕資產、重品牌”的特徵。學員為了降低學習風險,往往會選擇具有優勢的品牌教育培訓機構。雖然眾多外資培訓機構陸續進入中國市場,還面臨著與國內大大小小培訓機構的競爭,但新東方依然形成了強者恆強的地位。

新東方被迫成了教育培訓行業的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

若重新覆盤,這艘航母也走過了一個磕磕絆絆的旅程。

在整個教育培訓市場,中學課外培訓是最大的一塊蛋糕。但這塊蛋糕,對於當下的新東方來說,並不容易吃掉。新東方旗下的優能中學在近幾年發展不錯,但正面臨學而思、學大、龍文等一批全國性的強勁對手的競爭。

繼續擴張的同時,新東方還受到一大批地方性培訓機構的衝擊。“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新東方繁冗的層級和複雜的利益關係,讓名師流失率居高不下,特別是在地方城市。

相比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大都市,地方城市的創業條件更為簡單,門檻更低,也更依賴於當地的社會關係。這一切,恰恰不是外來巨無霸能全盤通吃的。

而這些地方性培訓機構的創辦力量,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新東方。

於是,新東方被迫成為了創業者的“黃埔軍校”。

新東方的課堂曾瀰漫著魔力,也一直想做到“去名師化”,即品牌壓倒一切,做實品牌,做虛教師。但在品牌影響力快速提升的背後,面對如今培訓市場的需求和痛點,新東方是否真的抓住了?

當教育與資本市場掛鉤,市場化和速成化便會成為主要特點。新東方的立身之本,是託福和GRE,其課程編排團隊非常強大,不僅自己出了教材,還研發了一個分析學生答題錯誤的系統,實現了各地方的課程編排的共享,並濃縮成精華,最後發散到各個校區,作用於各個學員。不過,雖然新東方很重視各類課程的教學研發,但這個行業高度同質化,教學模式極易複製。

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是教育培訓追求的目標,是行業的優勢所在,但這與上市的規模化擴張又形成了衝突。無論是對教育資源平等的追求、對學習效率的顛覆,還是對於知識自由和終生學習的助力,本質上都是在為“人”創造價值,幫助“人”實現價值。

對此,資本擴張路上的新東方,真的準備好了嗎?

新東方被迫成了教育培訓行業的黃埔軍校?

25年改變了太多。

如果說,新東方是一出大劇,如今劇中的人物早已各奔東西。沒有人再能拍出第二部《中國合夥人》。

創始人之一徐小平,創立了天使投資機構——真格基金;最強段子手講師羅永浩,正在為錘子科技艱難掙扎;託福暢銷書大王李笑來,則成為了“中國比特幣首富”……

這出大劇裡的出國熱、辭職、下海,也被BAT、風險投資、移動互聯這些新的關鍵詞所替代。

新東方的25年成為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的一個縮影。

看懂了新東方,也就看懂了這個充滿激情與衝動、理想與情懷,讓人無限感慨的2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