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全会精神⑥如何让沱江由“金腰带”变身为“绿腰带”?

今天上午,解读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解读全会精神⑥如何让沱江由“金腰带”变身为“绿腰带”?

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四川观察记者提问,沱江治理是中央环保督察的重点整改项目,上半年我们主要采取了那些措施,在下半年我们如何将沱江流域这个“金腰带”变身为“绿腰带”,怎么样让水环境的治理变成常态呢?

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于会文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用了“五个干”来形象阐释:

首先是谁来干,省委安排邓小刚副书记和杨洪波副省长担任省级河长,各市7个市的市委书记来担任各市州的河长,然后各部门来整合资源帮助指导精准发力,从顶层设计这个层面,应该是高规格配备,解决了谁来干的问题。

解读全会精神⑥如何让沱江由“金腰带”变身为“绿腰带”?

第二是科学干,就是治水和治气也是一样的,这个技术、职业、专业非常强,上下游干支流,到底这个河是农业面源污染,还是化肥农药,还是工业企业污染,还是生活面源的污染,污水下河了等等,因此去年我们就请了四位院士和十几位专家组成的沱江流域的专家顾问团,然后我们组织了这些专家,对主要河流包括支流,沿江踏勘,精准发力,这也是我们比较受益的。

第三个是精准干,这个治河的招很多,比如说城区的黑臭水体的治理,最关键的要抓住三个方面,第一个必须干管截污,第二个必须要清洁底泥,第三个就是必须要雨污分流,雨污要不做到分流,这个河没法治干净,大河也是一样,我们必须要抓住最管用的前几招精准发力。

第四个就是创新干,对沱江我觉得还真是搞了几招创新,第一个对整个沱江利于超低排放限流,第二个对一条流域立法,现在省政府法制办已经提交到省人大了,第三个这对整个沱江流域,我们组织专家编了一个全省的污染防治规划,就避免上下游干支流相关市州相关部门来回扯皮,是一个整体的流域防治规划,第四个我对沱江制订了三年的达标规划,分别是2018年的冲刺,2019年的决战,2020年的达标,同时我们厅组织力量专门成立了沱江研究所,就是把省内的资源集中在沱江全力攻关。

第五个还是监督干,现在对沱江是一周一通报,另外专门成立了一个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的联席会议,另外我们还加大了执法检查,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们搞了两轮沱岷江流域的强化督查,组织全省的人力物力,根据上下游调动下游的执法力量,调动到上游来查,问题发现,沱江和岷江还有那些存在的问题,总之我们感觉像沱江这么干,沱江这么难都能治好,其他的水相对来讲就比较容易了。

沱江占全省水资源量的3.5%,却承载了全省25%的人口和30%的GDP,因此要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于会文总结说:我们的目标是,一时好不算好,一直好才是真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