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防拐安全指南:如何看好我們的孩子!|暑假特輯

暑假來臨,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們的安全。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會經常跟孩子開展安全教育,如一定要和陌生人保持距離,或是不要跟陌生人說話等。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被拐這種事情不可能在他們身上發生,甚至離他們很遙遠。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家長:

應該不會,我們囑咐過孩子不跟陌生人走。

不會的,他從小就有這個意識,別人的東西不吃,生人不跟著走。

丟不了,平常都有教育這些基本常識,比較有信心的。

那麼,真實的效果如何呢?孩子真的不會跟著陌生人走嗎?國外有很多街頭實驗,比如:

暑期防拐安全指南:如何看好我們的孩子!|暑假特輯

結果讓媽媽們真心捏一把汗!

用糖果、玩具、零食等誘騙孩子可能效果已經不大了,這回實驗人員用一隻可愛的小狗作為誘餌,跟孩子套近乎。

暑期防拐安全指南:如何看好我們的孩子!|暑假特輯

被測試的三個孩子,無一例外跟著陌生的實驗人員離開了媽媽的視線,理由僅僅是想去看看“小狗”。

許多街頭實驗表明,面對陌生人手裡感興趣的東西,很多孩子還是選擇了跟陌生人走,所以這裡需要提醒家長,在孩子的安全教育方面一定要加大力度,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以防出現這樣的事情。

防拐,從父母教育開始!

和孩子做角色扮演

據德國警方的數據顯示,德國每年約10萬兒童被報警失蹤,但超過99%的孩子都能安然無恙找回。因為為了防止孩子被拐,德國鋪開了一張“防拐網絡”,並且十分重視孩子防拐意識的培養,其中一招就是經常進行“角色扮演”的防拐模擬演習。

德國的幼兒園和學校規定:必須給孩子們傳授防拐防騙知識,同步進行模擬練習。

在模擬練習中,包括遇見不認識的人給自己糖果如何回應,遭遇強行抱走如何反抗,如何想辦法告訴家長,被壞人帶上車如何求救,如何報警和自我保護等,孩子們在模擬練習的遊戲中學會保護自己,可以說是從小就做到輕車熟路了。

爸爸媽媽也可以跟孩子在家裡進行角色扮演,大人扮演不同的壞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時間,以不同方式做防拐遊戲。比如爸爸扮演在火車站的壞人,給孩子零食或者與孩子搭訕;媽媽扮演假裝孩子親戚的壞人,在放學路上把孩子擄走等,通過遊戲,訓練孩子如何在危急時刻辨別和自救。

暑期防拐安全指南:如何看好我們的孩子!|暑假特輯

低齡孩子不要“放養”

先說個真實的案例,2017年,深圳市龍崗區一名4歲女童獨自在路邊玩耍時,被一陌生男子抱走,男子欲乘坐網約車逃離現場。上車後,網約車司機發現異樣,女童不停地哭著要爸爸媽媽,司機隨口問:“你媽媽在哪裡呀?”“在家裡做飯。”“爸爸呢?”“也在做飯,我不認識這個人”,此時司機意識到可能遇上拐賣孩子的了,遂立刻報警,最終警方將涉案嫌疑人抓獲,女童獲救。

就在警方聯繫上女童父母時,其父母還沒意識到女兒差點丟了,這才趕到派出所將孩子帶回。據瞭解,女童父母因整天忙於餐廳生意,孩子已經習慣了一個人在店外面玩,但餐廳周圍畢竟人員繁雜,一不小心就會讓壞人鑽了空子。

所以,不要“放養”低齡孩子,這是對孩子最基本的愛。6歲內的孩子無論在家裡還是戶外,都需要父母的監管。

不要在網上發佈孩子信息

拍個照片,發個朋友圈,天天曬娃成為了一種時尚,可是這種時尚好還是不好?

有的父母很喜歡在網上發孩子的相片,甚至孩子就讀的幼兒園和學校等隱私信息也羅列出來,父母們常常沉浸其中,卻忽略了對孩子的保護。孩子信息的洩露,極其容易被壞人利用,他們會順著有關孩子的相片和文字準確地找到孩子,甚至摸清孩子的生活規律和上學放學的時間。這背後的隱患,身為父母的您,不得不注意了!

暑期防拐安全指南:如何看好我們的孩子!|暑假特輯

明確“陌生人”的概念

父母在進行“防拐防騙”教育時,喜歡用“陌生人”的字眼,比如讓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但事實上“陌生人”對孩子來說是抽象和難以理解的,他們不能想象“陌生人”是什麼,他們更多地會把“陌生人”想象成“長相恐怖的人”。但是穿著和外表不能輕易判斷出他是一個好人還是壞人,而且壞人不一定就面目猙獰,有的也可能長得很漂亮或很帥氣。

所以,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具體的標準,正確的解釋應該是“不認識”或“以前從沒見過”的人,讓孩子別相信“不認識的人”。

教孩子緊急關頭的自救方法

記得新聞中曾報道過,一名小男孩單獨到超市幫媽媽買醬油,正在認真地看價格時,一位從沒見過的阿姨拽著他的手就要走。他心裡“咯噔”了一下,費盡力氣想把自己的手從對方的手裡掰開卻掰不開。

慌亂中,小男孩用腳踢掉超市貨架上的酒瓶,“嘩啦啦”酒瓶就摔了一地。超市的經理氣急敗壞地跑過來,一把揪住了女人。就這樣小男孩機智自救了,女人最終也被證實是人販子。

所以,家長們要告訴孩子,萬一被壞人抓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起旁人注意。比如大喊大叫說“壞人抓我”之類的話;或者故意破壞身旁的東西,引起別人注意;或者緊急關頭抱住路人。

暑期防拐安全指南:如何看好我們的孩子!|暑假特輯

教孩子牢記家庭信息

要孩子牢記家庭信息,並且不能告知他人。從孩子學會說話開始,家長就可以逐步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的姓名、電話、家庭住址等,並讓孩子能夠背誦下來。同時也要囑咐孩子,如果不熟悉的人問起這些信息,或者問到孩子的姓名、年齡、幼兒園等,孩子有權利不告訴他們。家長們千萬不要以這個作為“才藝展示”,隨意炫耀孩子會背得下來這些家庭信息,讓孩子以為這些信息可以隨意告訴他人。

沒有什麼比孩子的生命安全更重要,安全教育,很多時候就是父母的教育,低齡兒童由於自我認知能力差,父母不僅需要盡到監護的責任,更需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願我們時時刻刻保持警惕,給予孩子更多的防範技能,不讓壞人有機可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