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在收藏节目《一槌定音》中,来自河北唐山一名张女士,

持有1件10年前花25万元拍卖得来的“西夏灵武窑黑釉剔刻花双系瓶”,瓶肩刻有两个西夏文字,被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静荣、金运昌两位特邀专家鉴定为真品。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事、北京弘鈺博古玩城三家公司报出平均估价为18万元。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刘宏安(灵武文物管理所所长):

我在灵武从事文博工作多年,因工作原因经常在灵武西夏瓷窑遗址接触大量西夏瓷器标本,但从未见到节目中所展示的瓷器种类,其器形厚笨怪异,胎土粗糙;花纹简单,布局生硬呆板,线条拘谨僵硬,缺乏神韵与活力;釉面厚笨呆板,秞光强、不柔和。

整个器形有形无神,各种特征均与西夏灵武窑产品风格不符,笔者认为是一件低劣的普通仿品,此类仿品在西北地区古玩市场常见,稍有收藏经验的西夏瓷器藏家均可辨识。

我们不苛求每名专家都能熟知全国各地窑口瓷器特征,但如果专家在国家级媒体信口开河,作出错误评价,会对全国观众进行误导,让西夏瓷器收藏爱好者误入歧途,甚至扰乱西夏瓷器收藏市场,造成严重后果。

瓷器是中国第六项伟大发明,仅次于四大发明和丝绸。我国五大名窑争奇斗艳,八大窑系遍布全国,因此又以“瓷国”而著称于世。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古老的西夏王国在历史长河中像风一样崛起,又像风一样消失,给西夏历史涂上了神秘色彩。

20 世纪80 年代,灵武磁窑堡瓷窑遗址出土了一大批西夏瓷器,这些满盛西夏文明的罐碗杯瓶,在沉睡千年之后重见天日,依然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西夏古瓷初露端倪

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繁荣时期,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宋王朝先后并存的辽、金和西夏因受其影响,亦有较发达的制瓷业。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学者对辽、金的制瓷业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对地处西北边陲西夏时期的制瓷业,却因没有史料记载和瓷窑遗址的发现而知之甚少。在1982 年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中,西夏瓷器史竟然是一项空白。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1956 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发现两件黑釉剔刻花经瓶,因系非发掘品,没有地层关系和可靠年代实物佐证,最初被定为是元代或宋代瓷,最后认为“可能与西夏有关”。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1964—1965 年,宁夏考古工作者在石嘴山西夏嵬城遗址发掘出土几件瓷器,有玉壶春瓶、碗、罐、人头像等,瓷人头像作秃发状,反映了西夏的社会习俗,陶瓷学者预感到西夏国应该有自己的瓷窑存在。

1971 年4 月,灵武崇兴台子村三队村民王某在自家院内翻建房屋时,发现一批窑藏瓷器,其中较完整的有112 件。后经自治区博物馆考古人员发掘,又清理出瓷器百余件,同时出土的还有北宋钱币。

这批精美的白釉瓷器分为碗、碟、高足杯三种类型,瓷器内壁光滑,胎细壁薄,有的内壁和底心还绘有黑色圆点纹饰。

考古人员研究认为,这些瓷器造型与中原地区出土的瓷器类型相似,但一些高足器皿,如高足碗、高足盘等,瓷面光润、胎薄高足、圈足露胎,有的外壁绘有鸟枝图案,器形独特,属西夏贵族窖藏瓷器。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1983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海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时,从著名的黑城遗址采集到一些宋元时期的瓷片和少量较完整的器皿。

这些“挖足过肩”的瓷器特征既不同于南方瓷窑产品,也有别于北方瓷窑。考古人员通过对一些大件剔刻花瓷分析认为,这些瓷器并非远途运输物品,推测在离额济纳旗附近或不远的地方,可能有瓷窑存在。

西夏瓷窑今何在

有关灵武瓷窑历史的文献记载极为稀少,在明代《嘉靖宁夏新志》中有简单的叙述:“磁窑山,(灵)州东北六十里,为陶冶之所”,“磁窑寨,城周回二百一十丈,门一。产砟炭,其土可陶……”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明代志书中记载的这座磁窑山在元代和西夏时期是否生产瓷器?

如今这座瓷窑遗址又在何处?

种种疑问题引起考古学者的关注。

1984 年6月,文物工作者在磁窑堡遗址附近的荒漠中,发现在一条东西宽400 米、南北长800 米的季节河两侧,地表散布着大量窑具残片和古瓷碎片。在河沟西侧的断崖上,瓷片堆积层厚达4 米。专家从采集到具有宋代风格的瓷片推断,此窑可能创始于西夏时期,具有重要发掘价值。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1984年7月,慕名而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马文宽研究员率队,怀着破解西夏瓷窑千古之谜的渴望,来到塞上古城灵武。

他们把发掘磁窑堡瓷窑遗址作为研究西夏瓷史的突破口。正是这次史有前例的发掘,让沉睡千年的西夏古瓷从此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1984 至1986 年间,发掘人员在该地进行了3 次系统发掘,共清理西夏窑炉3 座、窑炉1 座、西夏瓷器作坊8 座、元代作坊1 座,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

发掘出瓷器、瓷具、窑具3000 余件,其中包括大量墨书西夏文瓷片、墨书汉文西夏年款瓷片和西夏钱币等。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西夏瓷与党项民族生活习俗

西夏瓷在造型、装饰、用途上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西夏是以党项族、羌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封建割据国家,党项族的经济生活历来以畜牧业为主,这在瓷器中得到充分体现。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扁壶是由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大者正反面中间均有一圈足,反面圈足起放置平稳作用,壶两侧有两耳或四系,便于穿绳提拿或携带。

小扁壶胎体较轻,仅背面有一凹足,两侧只有双耳,为西夏境外其他窑址所不见。

党项民族长期生活于马背,擅长骑射,扁壶体态轻盈,非常适合在马背上吊挂携带。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瓷钩、瓷铃是游牧民族常用的器具,以陶瓷代替金属便是西夏人的创举;牛头瓷埙是游牧民族喜爱的乐器,正面有两孔,顶部有一孔,吹之发出美妙的声音,这种形制的瓷埙如今仍在宁夏地区民间流行,俗称泥哇呜。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瓷骆驼、瓷马、瓷羊等动物雕塑品反映这些动物与游牧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精制的小瓷人头像,秃发、宽额、高鼻、双目紧闭,手捧献物,印证了党项族的秃发习俗。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数百枚扁圆形黑白两色素烧瓷围棋子,证明党项人在游牧之余,也以围棋对弈娱乐。

瓷透雕宝杵、如意轮、莲花座、佛花、数珠等器物,都是佛教中的吉祥物或功德物,充分印证西夏王国统治者和居民对佛教的推崇。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鉴宝专家现场“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几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