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打赏给“小学生”一个看似纯净的网络社交环境,理儿在哪?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人与人交流和认知的新媒介平台,不仅缩短了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心里”距离,也为许多人在闲暇之余增添了不少乐趣和“亮点”。而且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增多和操作的简单,也吸引了一大部分“小学生”的参与热情,时不时动动手指给喜欢的主播打赏一番,就是在网络直播中找点噱头刷刷存在感!

16万打赏给“小学生”一个看似纯净的网络社交环境,理儿在哪?

网络直播不仅套住了人心更拴紧了一些小学生

16万打赏给“小学生”一个看似纯净的网络社交环境,理儿在哪?

伴随着网络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花样更是别出心裁,作为消费群体的大众又该如何看待和取舍呢?小学生作为接触这一媒介平台的“新宠”,作为父母和学校又该如何正确引导?

16万打赏给“小学生”一个看似纯净的网络社交环境,理儿在哪?

16万打赏给“小学生”一个看似纯净的网络社交环境,理儿在哪?

孩子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会受到家人和外界的影像,对于是否得失缺乏最重要的正确判断,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不仅仅只提供给她们生活所需的物质、金钱,她们更需要在心智不成熟的阶段给予“三观”的正确引导!对于网络直播这一新媒介平台如何规范操作,更需要大众舆论和社会机构的监督。

16万打赏给“小学生”一个看似纯净的网络社交环境,理儿在哪?

16万打赏给“小学生”一个看似纯净的网络社交环境,理儿在哪?

孩子如何教育?家长、学校又如何引导?社会、舆论又该如何监管和约束?很多问题的接踵而至,预示着如何才能给孩子营造一种“纯净”的成长环境任重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