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生物融資計劃獲市場認可 集團「全藥網」演繹企業版「藥神」

海王生物融資計劃獲市場認可 集團“全藥網”演繹企業版“藥神”

近日,海王生物發佈債權融資計劃公告,公司成功獲得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接受備案通知書》,接受以公司下屬企業對公立醫院合格應收賬款為基礎資產,以深圳市前海南方鼎程保理有限公司為備案申請人的債權融資計劃備案申請。

公告顯示,海王生物此次債權融資計劃以廣州銀行為主承銷,備案金額為人民幣20億元,自通知書發出之日起2年內有效,首期掛牌應該在備案後6個月內完成。

儘管首次掛牌規定有6個月時間,實際上在7月20日,海王生物就收到了來自“廣銀&鼎程健康2018年度第一期債權融資計劃”產品成功發行的8.9億元資金,此筆資金期限為2年,而發行利率僅為6.1%/年,堪比AAA評級國企發行利率。

據悉,海王生物此次低利率債券成功發行並非今年首例,7月5日公司曾公告,以最終票面利率為7.0%,成功募集資金8億元。

據統計,海王生物2017年以併購及自設的方式新增了近50家藥品與器械流通公司。大量的併購整合給海王的業績帶來了強力支撐,相應的也帶來資金需求。但從公司披露情況來看,公司融資渠道比較暢通,除正常的銀行授信融資以外,海王生物在銀行間、交易所發行的債券融資項目均在有序進行。在當前市場融資環境較為緊張的情況下,公司這個月的兩筆債券融資,均打破了同期市場記錄。單筆發行額度大,發行利率同評級最低,足以表明了投資者對海王生物的充分認可和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電影票房火爆的《我不是藥神》“光明結尾”中,曾傳遞出了近幾年中國推動醫藥行業變革“進步很大,問題仍多”的現狀。在此背景下,深圳的GPO模式受到了市場及媒體關注。據權威媒體發佈:深圳GPO 引入後,500多種競爭性品種平均降幅達到47.45%。海王集團旗下“全藥網”董事長張備在受記者採訪時曾表述,GPO模式將採購工作委託給第三方中介,由中介集中代理公立醫院的採購需求“帶量”團購,利用中介對藥品流通市場的熟悉和專業優勢,在優先保證藥品質量的前提下,將價格壓低。

深圳自2016年啟動的GPO模式降低藥價的改革,第一年即為深圳市公立醫院節省藥品費用15.37億元。改革前深圳人均門診費200元,改革後人均門診費下降到120元,下降了40%。GPO降藥價的創新實踐吸引全國各地的廣泛關注,預計到今年底廣東省將有超過10個城市加入深圳GPO平臺採購。其中肇慶、惠州、珠海和湛江已明確了落地時間表,河源、汕尾、江門、中山等地也正在積極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