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眼看公司」華帝股份大營銷失策:1年砸16億 營收難撐費用增幅

「汪眼看公司」華帝股份大營銷失策:1年砸16億 營收難撐費用增幅

美好置業自身資金缺口300億 存高負債風險

近日,美好置業(000667)短短兩月內,美好置業接連簽署兩個涉農投資協議,用3年時間圈下合計200萬畝土地,計劃共投資100個億。這幾乎是當前上市房企涉足農業項目中,最具規模的大手筆。然而,這種大手筆的投資相較美好置業自身“資金造血”能力的嚴重不足,讓市場難免有冒進和高負債的擔憂。

在當下房企融資渠道收緊、融資難,普迎償債期的當下,自身造血功能有限的美好置業,在自有及上述投資項目中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2017年末,美好置業擁有15個房地產開發項目,預計總投資369.7億元,實際投資214.55億元,為完成既有項目,還需要投入155億元資金。加上近期中標的新灘美好未來新城PPP項目(一期),和上述涉農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美好置業當前既有的項目資金缺口近300億。

大汪哥點評:在宏觀去槓桿的大背景下,房企的融資愈發艱難。如果美好置業有良好的盈利模式和充足的資金來源的話,這種大手筆的涉農投資的風險可能會小一些。

聖象集團415億品牌價值難保 或遭會員企業拋棄

近日,大亞聖象(000910)屢遭當地居民投訴。如今,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官微發聲明稱,因未將企業應盡的環保和社會責任,特別是綠色供應鏈的建設管理和監督責任履行到位,該組織華東項目中心宣佈取消聖象集團會員資格。

今年4月,蘇州工業園區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發文稱,聖象地板生產過程中產生環境汙染,白煙氣味刺鼻嗆人,有多位當地居民反映長期處於這一環境下有頭疼嘔吐症狀。5月,丹陽市人民政府官網公示,2013年以來,大亞聖象旗下大亞人造板集團有限公司廢氣排放信訪投訴日益增多,木材蒸煮過程中產生的異味對周邊環境有影響。然而,即便公益機構溝通、政府下文,但兩個多月後,聖象集團並未兌現承諾實施整改。綠色江南及IPE表示,在今年7月多次奔赴丹陽市工業區考察,發現有關的環境汙染問題並未得到改善。

大汪哥點評:近年來環保問題備受關注,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更應該發揮表率作用。並且阿拉善SEE中不乏房企,聖象集團被除名將導致其他會員企業停止合作。這不但失去部分客戶的支持,而且品牌形象也一落千丈。

南衛股份擬兩步收購標的資產 是否規避借殼遭質疑

近日,南衛股份(603880)發佈預案,擬10.5億購買萬高藥業70%股份。 收購預案顯示,本次交易後,上市公司視標的資產實際經營情況,有權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形式收購標的資產剩餘30%股份。對此上交所發出問詢函,重點關注此次分兩步收購萬高藥業是否意在“規避借殼”。

從預案披露的情況來看,此次收購萬高藥業70%股權不構成重組上市。但如果上市公司此次收購(尤其是發行股份收購)萬高藥業100%的股權,則有可能會構成重組上市。畢竟,標的資產的資產總額以及資產淨額占上市公司2017年末資產總額及資產淨額的比例都達到 100% 以上。

大汪哥點評:南衛股份業績增長乏力已久,轉型求變可以理解。但對投資者來講,藉著併購的名頭在賣殼的邊緣試探顯然不是什麼負責任的行為。

華帝股份大營銷失策:1年砸16億 營收難撐費用增幅

華帝股份(002035)無疑成為世界盃期間家電企業營銷的最大贏家,不過,它也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就連中消協也隔空喊話。究其本質,與華帝股份近年來推行的營銷戰略不無關係。自從2015年潘葉江上位以來,大營銷戰略已經讓華帝品牌叫響大江南北,但潘葉江至今沒有帶領華帝股份完成年入百億目標,加之樓市黃金週期逐漸消褪,恐怕給予實控人潘葉江及其家族的壓力不小。

潘葉江掌舵3年大打營銷牌,品牌在電視劇、新媒體以及綜藝節目時常露臉,但華帝股份不得不面對銷售費用增幅高於營業收入增幅的現實。數據顯示,2016年,華帝股份營收同比增長19%,當年銷售費用佔比營收的25%,同比上漲26%;到了2017年,營收同比增長30%,同年,銷售費用佔比營收28%,同比上漲40%。華帝股份2017年銷售費用達16億元,相當於去年每一天花掉440萬元銷售費用。

大汪哥點評:現在已經不是依靠營銷就能成為行業第一的時代了,更何況本次營銷還飽受非議。並且之前跑路的經銷商還沒有下文,今年的業績恐不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