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都買得起的智能汽車,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央視一針見血!

隨著新能源與人工智能的推動,汽車行業已經迎來巨大變革的風口。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的一大批"造車新勢力"便是明證。

老百姓都買得起的智能汽車,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央視一針見血!

CCTV-2最新一期《對話》節目,便以"造車新勢力"為主題,邀請到了小鵬汽車何小鵬、車和家李想、奇點汽車瀋海寅、威馬汽車杜立剛四位"互聯網造車"的新銳代表,暢談中國智能汽車的現在與未來。

老百姓都買得起的智能汽車,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央視一針見血!

其實關於"互聯網造車",在傳統汽車行業裡一直不受待見。吉利汽車掌舵人李書福就曾這樣說,"互聯網公司造車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

李書福的言論雖然偏激了一點,但不無道理。300多家造車新勢力中,的確存在大量PPT造車、紙上造車的企業,連基本的研發和設備投入都沒有,就憑藉概念忽悠人,這樣的"造車"只能算是一種"圈錢的噱頭"。

不過,行業的魚龍混雜並不能代表全是蝦兵蟹將。這期《對話》節目中請到的幾位造車新勢力代表,都具備成為"真龍"的實力。

老百姓都買得起的智能汽車,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央視一針見血!

對於此次登上央視《對話》的造車新勢力,PPT圈錢的嫌疑至少是不存在的。先看投入,小鵬汽車先和海馬在鄭州共建三廠,後來又在廣東肇慶自建了工廠;車和家的工廠落戶江蘇常州,奇點汽車落戶安徽銅陵。起碼說大家都有了根據地,各種生產流程跑通至少花幾十億的真金白銀。

同時,小鵬汽車、威馬汽車和此次缺席央視的蔚來汽車,都已經有量產車型落地,並接受用戶預定。特別是在圈內以"較真、執拗"出名的小鵬汽車,先量產落地了一款1.0車型,早就通過測試、公告,上了新能源牌照在全國跑了幾個月。經過驗證後迭代出的二代車型小鵬G3也已經收穫了幾千張訂單。這要是再被懷疑"PPT造車",未免太過冤枉。

老百姓都買得起的智能汽車,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央視一針見血!

靠譜沒有問題,但造車新勢力憑什麼在已經看似高度成熟的汽車行業中佔的一席之地呢?

節目中,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表示,造車新勢力相比傳統車企最大的不同在於基因:傳統車企重製造、重渠道,但是不重研發和體驗。這恰恰就是造車新勢力的機會所在。按照何小鵬的話說,"我們70%的資源都用在了研發上"。要知道,如今全球車企,能把銷售額的10%投入研發的都是鳳毛麟角。幾十億砸在一兩款車型的研發上,就能在局部形成巨大優勢,靠爆品贏得用戶。

老百姓都買得起的智能汽車,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央視一針見血!

對於產品,何小鵬的看法同樣清晰——造"大眾用戶買得起的智能汽車"。安全、品質是最重要最基礎的。除此之外,需要把三個事情做好:一、顏值,不是簡單的copy海外車型,而是有中國化的顏值;二、高品價比,價格和品質做到平衡;三、高智能進化,花大力氣在研發,在內在體系。

老百姓都買得起的智能汽車,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央視一針見血!

為了做到這些,不是靠嘴說,而要靠真槍實幹。比如資金怎麼用,何小鵬的觀點是"集中資源all in一點",投入幾十億資金集中研發一到兩款爆品,不求多而全,只求少而精。

老百姓都買得起的智能汽車,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央視一針見血!

對於造車的難度的思考,眾位新勢力大佬其實遠比外界揣測的要明瞭。雖然互聯網是看重長板,你有一個長處夠牛就成功了,但汽車必須要把所有短板補齊,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必須全面鋪開,而這些需要多年的沉澱。央視現場,幾位造車新勢力大佬討論出的入場券高度一致,萬人規模,至少200億資金必不可少。這是企業生存的基礎,更是開啟智能汽車市場大門的鑰匙。

固然,中國的智能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的確有少數先行者已經開始它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