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都买得起的智能汽车,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央视一针见血!

随着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推动,汽车行业已经迎来巨大变革的风口。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一大批"造车新势力"便是明证。

老百姓都买得起的智能汽车,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央视一针见血!

CCTV-2最新一期《对话》节目,便以"造车新势力"为主题,邀请到了小鹏汽车何小鹏、车和家李想、奇点汽车沈海寅、威马汽车杜立刚四位"互联网造车"的新锐代表,畅谈中国智能汽车的现在与未来。

老百姓都买得起的智能汽车,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央视一针见血!

其实关于"互联网造车",在传统汽车行业里一直不受待见。吉利汽车掌舵人李书福就曾这样说,"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

李书福的言论虽然偏激了一点,但不无道理。300多家造车新势力中,的确存在大量PPT造车、纸上造车的企业,连基本的研发和设备投入都没有,就凭借概念忽悠人,这样的"造车"只能算是一种"圈钱的噱头"。

不过,行业的鱼龙混杂并不能代表全是虾兵蟹将。这期《对话》节目中请到的几位造车新势力代表,都具备成为"真龙"的实力。

老百姓都买得起的智能汽车,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央视一针见血!

对于此次登上央视《对话》的造车新势力,PPT圈钱的嫌疑至少是不存在的。先看投入,小鹏汽车先和海马在郑州共建三厂,后来又在广东肇庆自建了工厂;车和家的工厂落户江苏常州,奇点汽车落户安徽铜陵。起码说大家都有了根据地,各种生产流程跑通至少花几十亿的真金白银。

同时,小鹏汽车、威马汽车和此次缺席央视的蔚来汽车,都已经有量产车型落地,并接受用户预定。特别是在圈内以"较真、执拗"出名的小鹏汽车,先量产落地了一款1.0车型,早就通过测试、公告,上了新能源牌照在全国跑了几个月。经过验证后迭代出的二代车型小鹏G3也已经收获了几千张订单。这要是再被怀疑"PPT造车",未免太过冤枉。

老百姓都买得起的智能汽车,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央视一针见血!

靠谱没有问题,但造车新势力凭什么在已经看似高度成熟的汽车行业中占的一席之地呢?

节目中,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造车新势力相比传统车企最大的不同在于基因:传统车企重制造、重渠道,但是不重研发和体验。这恰恰就是造车新势力的机会所在。按照何小鹏的话说,"我们70%的资源都用在了研发上"。要知道,如今全球车企,能把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的都是凤毛麟角。几十亿砸在一两款车型的研发上,就能在局部形成巨大优势,靠爆品赢得用户。

老百姓都买得起的智能汽车,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央视一针见血!

对于产品,何小鹏的看法同样清晰——造"大众用户买得起的智能汽车"。安全、品质是最重要最基础的。除此之外,需要把三个事情做好:一、颜值,不是简单的copy海外车型,而是有中国化的颜值;二、高品价比,价格和品质做到平衡;三、高智能进化,花大力气在研发,在内在体系。

老百姓都买得起的智能汽车,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央视一针见血!

为了做到这些,不是靠嘴说,而要靠真枪实干。比如资金怎么用,何小鹏的观点是"集中资源all in一点",投入几十亿资金集中研发一到两款爆品,不求多而全,只求少而精。

老百姓都买得起的智能汽车,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央视一针见血!

对于造车的难度的思考,众位新势力大佬其实远比外界揣测的要明了。虽然互联网是看重长板,你有一个长处够牛就成功了,但汽车必须要把所有短板补齐,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必须全面铺开,而这些需要多年的沉淀。央视现场,几位造车新势力大佬讨论出的入场券高度一致,万人规模,至少200亿资金必不可少。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更是开启智能汽车市场大门的钥匙。

固然,中国的智能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的确有少数先行者已经开始它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