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火速出手整改,淘汰搅局平台,p2p或将走出雷区!


P2P网贷模式最早在国外出现,随着国外文化流入P2P被引入国内,中国第一家P2P平台出现在2006年,依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P2P行业也渐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14年开始,P2P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平台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一个月新增平台最高近300家。

新增平台多,暴雷平台也多,很多平台本身就是不怀好意进入到市场。2016年8月,银监会会同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等单位共同出台实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P2P网贷行业的紊乱现象得到明显控制,P2P行业告别野蛮粗放的发展模式,正式步入正轨。

监管火速出手整改,淘汰搅局平台,p2p或将走出雷区!

根据米咖返利网数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P2P行业累计平台数量为6183家,仍在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1836家,累计问题平台数量2121家。“优胜劣汰”是业内人士对P2P网贷现状的评价,也说明P2P网贷正处于良性的发展阶段。

历史数据表明,P2P网贷行业暴雷情况一直持续伴随,中国人民大写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杨东认为,“暴雷”并不可怕,P2P行业作为传统金融业的有益补充,能够覆盖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资金支持的领域,有关各方应正确看待行业吐故纳新的发展过程。

P2P不是刚性兑付产品,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必然存在相应风险,但是,一些投资风险可以预见,因此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避免“踩雷”显得尤为重要。

监管火速出手整改,淘汰搅局平台,p2p或将走出雷区!

P2P行业未来任被看好

7月9日,央行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发布了题为《乘势而为坚定不移坚决打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攻坚战》的会议纪要,会议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部门各地区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按照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整治工作,互联网金融总体风险水平显著下降,监管制度机制逐步完善,行业无序发展、生态恶化的局面有所改善。

会议还指出,将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有关专家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新一阶段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中,需兼顾一些已经“踩雷”的投资者利益,借助互联网法院等新技术、新手段,充分倾听投资者的合法诉求。同时,加快推进合规平台的备案审批工作,让积极的行业参与者有所获,让消极的行业搅局者有所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