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华晨宇?明明是音乐鬼才,传唱度却那么低

现在不论哪个行业,都缺乏一种精神:认真。大家普遍认为:如果认真,你就输了。所以,教书只教你书本,不讲做人;作曲只为名利,不讲原创;影视只为流量,不讲质量;说白了就是看脸,跟风小鲜肉的世界,讲人情,潜规则满天飞。在这种环境下呆久了,偶尔某个行业蹦出一个认真做事的人,一个真正的音乐鬼才,瞬间就成了“异类”!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华晨宇?明明是音乐鬼才,传唱度却那么低

你是否知道,华晨宇的BGM刚出来的时候好多人跪着求,当后来知道作曲人是华晨宇时,就开始冷嘲热讽:他是原创吗?当华晨宇谦虚的说BGM好听是因为编曲好,而编曲是郑楠,所以这首歌的成功皆是因为郑楠的厉害之处!

我的意思是什么,明白吗?——偏见!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华晨宇?明明是音乐鬼才,传唱度却那么低

因为是快男出身,选秀出来的才华本身就容易被忽视,人们打心底那些科班出身,名门之后才配得上人喜欢。而选秀民间野路子,凭着自身真正的实力,是得不到认可的,因为人类的劣根性,我们都是平凡人,为什么他能在舞台上光鲜亮丽,我只能用键盘来发泄?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偏见才会让人忽略才华!

其二,华晨宇不大众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华晨宇?明明是音乐鬼才,传唱度却那么低

当情歌当道,民谣占了半边天,这小子自己抱着自己的摇滚不能自拔,最近几年似乎被rap上了瘾,拒绝迎合市场,决绝随波逐流,当别人问起:你觉得华语乐坛的市场在哪儿是,这小子会坦坦荡荡略带一丝羞涩的说:我不知道在哪儿,如果我不能迎合市场,那我为什么不能引领这个市场呢?

在这一刻,我明白了,这个28岁的哥们,不是糊里糊涂茫然乱撞,而是真正的通透明了看穿了一切!他的音乐,他喜欢迷幻摇滚,做的却偏爱美式,大起大落大张大和,用好听两个字来形容,但不是传统意思上的好听。为什么呢?因为很难找到共鸣!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华晨宇?明明是音乐鬼才,传唱度却那么低

人听音乐,是寄托,是摆脱寂寞,如果一个人的歌声含着浓厚的孤独感《烟火里的尘埃》,或者是已经超脱现状的狂妄《齐天》,你会找到共鸣吗?可能对于现在的听众,难了一些!真正听懂的人,用一句很非主流的话讲: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人是群居动物,人最怕的是什么?是孤独,孤独的共鸣与寄托很难找,不像情歌、民谣。而华晨宇那天生的空灵嗓子真的会让人上瘾,那是一种孤独的瘾,一种在这个嘈杂的世界里,无人懂我,只有自己在无声抵抗被同化的孤独。采用朱自清的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华晨宇?明明是音乐鬼才,传唱度却那么低

华晨宇的音乐被官方都吐槽过:“这又是一首折磨我自己又逼死歌迷的歌。”嗨呀,你听听那音域要突破天际了,你听听那气息可以吻死人,你听听这小子的歌,你唱得了吗?我唱不了,显然,很多人都唱不了,所以,传唱度不高!就比如那个靠翻唱《烟火里的尘埃》火的郁欢,她为什么火了,因为她做到了,想听她翻唱版本甚至还要收费,你了解吗?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华晨宇?明明是音乐鬼才,传唱度却那么低

最后就是放眼周边国家,韩国娱乐业做得风生水起,日本的电影和音乐都堪称良心。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行业?举个例子,于晓光和秋瓷炫在韩国综艺里面决定合唱一首歌,两人到录音室排练了三四遍,私底下时间只要有空,做饭也练,拍戏间隙也练。

于晓光的韩语发音有问题,人家老师并没有因为他是外国人就算了,也没有因为这对夫妇不是音乐人就放松要求,一句一句地扣,这还是在节目中剪辑以后呈现的效果。被剪辑掉的还不知道有多少练习的镜头。当时看这集的时候,我不禁感叹:难怪人家韩国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人不断。凡事最怕认真二字。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华晨宇?明明是音乐鬼才,传唱度却那么低

反观国内,能糊弄就糊弄,比如某延播,听不见声音?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认真有才,颜值又高的华晨宇,大家都心里偷着了吧。好好保护这个星星之火,相信华语音乐总有一天会有燎原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