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青岛农商行在上会前夜被证监会取消上会审核,7月9日,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也在上会前夜被按下暂停键,其理由均为“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市场多认为与其资产质量问题有关。
同样在7月,另两家农商行相继被评级公司下调评级,并披露其不良率分别为19.54%和10.49%。
7月尚未过半,四家农商行密集的“负面遭遇”令整个农商行甚至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问题引起市场关注。我们不禁要问,频频“爆雷”的农商行究竟怎么了?
IPO被取消
7月3日,本应是青岛农商行上会之日,但证监会在前一天晚间突然发布公告称,鉴于青岛农商行“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94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当头一棒,对于排队20个月的青岛农商行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农商行成立于2012年6月26日,由9家农信社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山东省第一家地级农商行。
2016年,银行A股IPO大热,青岛农商行也乘着这股东风,于该年10月首次向证监会递交招股书。
然而,2017年,IPO审核排队进度放缓,银行A股IPO现“空窗期”。作为排队者之一,青岛农商行自首次向证监会递交招股书至今,已在A股门外等候了约20个月。
既然排队期间,青岛农商行的财报数据可圈可点,为何此次上会审核突然被取消呢?
记者电话联系了青岛农商行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前,青岛农商行方面并未给予具体的正式回应,只是强调,“多方面原因,具体以银行对外公布的内容为准,不会放弃再次冲击IPO的机会。“
山东证监局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监管部门对排队企业从严发审或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青岛农商行的不良资产率过高应该是其被取消上会的主要原因。
根据证监会数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企业的过会率大幅下滑。截至2018年6月30日,共118家IPO企业接受了发审委的审核,欲登陆A股市场,其中58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只有49.15%。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梳理今年成功过会的4家银行(包括成都银行、郑州银行、长沙银行、江苏紫金农商行)在发审会上的情况后发现,业绩并不是发审委的第一大关注点,而不良率问题的确是屡屡被重点提及的主要内容。
例如长沙银行,尽管长沙银行在2016年的不良率明显低于同行业,但发审委还是询问其低于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也被问及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再比如紫金农商行,发审委认为,紫金农商行在报告期重组贷款逐年增长,各期末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部分行业迁徙率较高,要求该银行说明报告期内重组贷款比重呈上升趋势,且重组贷款占比超过逾期贷款占比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可比上市银行相比,重组贷款占比是否合理;重组贷款的五级分类是否合理,减值计提是否充分,是否存在通过重组贷款规避相关监管指标的情形等。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农商行的不良资产率虽在逐年下降,但此前有报道质疑,近年来,该行或已陷入不良资产处置的困境,已对依靠关联方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形成依赖。
根据招股书披露,自青岛农商行设立以来,不良贷款债权转让的受让方主要有12家企业。其中,青岛国信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信(青岛胶州)金融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国鑫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都是公司的关联方。青岛金胶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则是关联方国信金发的股东,与青岛农商行之间存在间接的关联关系。
与此同时,由青岛市国资委领导的青岛市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青岛资管”)和直属于山东省国资委的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它们与青岛农商行一样也都有山东当地国资的背景,其中青岛资管与青岛农商行都是青岛市国资委直属企业参股的子公司。
据相关资料统计,从2013年到2017年上半年,该行由关联方或国资背景的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不良贷款债权的金额占当年不良贷款债权转让总金额之比,分别为0%、0%、89.24%、90.45%和79.68%。
除此之外,此前证监会给青岛农商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中也提出:“招股说明书披露,发行人自设立以来的不良贷款处置的受让方主要集中于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国信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其中国信(青岛胶州)金融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国信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国鑫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本行关联方;实际成交价均高于评估值,均为公开竞标受让”,并要求补充披露:通过关联方处置不良贷款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各次公开竞标参与人情况;上述关联交易的价格公允性;说明上述关联方受让不良贷款后的最终处置情况和收益。
对此问题,青岛农商行在其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中表示,上述关联交易事项是该行经营过程中正常发生的,没有损害该行和该行股东的利益;且上述关联交易遵循了市场化的定价原则,价格公允。
银行业专家认为,近期农商行不良风险集中暴露,与当下推进存量风险暴露、不良贷款确认趋严的监管环境分不开,后续不排除一些小型区域性银行的问题资产将继续“浮出水面”。
7月2日,青岛农商行在上会前夜被证监会取消上会审核。
“官司缠身”
青岛农商行财报的问题随处可见,其现实经营中的风险,更是大到一般人难以理解。
这家银行从2012年-2018年间,四年就面临过接近6000起民事诉讼案件。相当于每天这家银行都面临着3起诉讼案件。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逾期贷款未还的案件。
截至2018年1月5日,青岛农商行尚未了结的争议诉讼标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诉讼、仲裁案件共22起,涉诉金额共计9.30亿元。而在未决诉讼案件中,位居首位的就是欠款金多达3.33亿元的青岛赛尔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是青岛农商行的股东之一。这笔贷款也属于偶发性关联交易。
截至目前,青岛农商行还有15户股东所持的合计6407万股股份被司法冻结。其中9户股东正是因为与该行存在关联方贷款违约,而坐上了被告席。
所以,毫无意外的是,青岛农商行的不良率高启,2014-2016年末及2017年6月末,青岛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20.67亿元、22.54亿元、20.29亿元和20.6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4%、2.38%、2.01%和1.93%,而2014-2016年末,同期已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16%、1.51%和1.6%,由此可见,青岛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已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分别为124个基点、57个基点和41个基点。青岛农商行的个人不良贷款率正持续走高。截至2017年6月末、2016年末、2015年末、2014年末分别为3.19%、3.28%、2.88%、1.79%。2018年伊始,青岛农商行平度支行还曾因为农户贷款资金监控不到位,被青岛银监局罚款20万元。
在银行本身“审慎经营”能力欠缺,关联方贷款众多、且关联交易密集、违约频频发生的情形下,青岛农商行本身的经营和风控已经是个重大问题;而面临着日渐趋严的监管环境,这样银行的上市之路,怎能顺遂,所以说,青岛农商行上市审核被暂停也在常理之中。
先天不足如何破局?
存款难增、贷款难放、风险难控、效益难提,是农商行普遍认同面临的实际困境。作为立足于小微和三农的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不乏经营出众者,但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科技、新金融,甚至民营银行的冲击,农商行现阶段的天花板也有所显现。
山东省银行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农商行定位面向三农,网点可以做到比大行更下沉,好处是在县域竞争没有那么大,存款吸收有优势。同时弊端也很明显,随着息差收紧,传统农商行、农信社靠吸收存款放贷款的主要盈利模式能够带来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不得不进行业务拓展。但向大行靠拢发展零售金融、理财、互联网金融又不具竞争力,未来属于农商行的发展转型方向在哪,行业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更多还在探索阶段。
很多农商行都在随大流,大行的趋势是什么就投入什么,比如不少农商行重金投入金融科技,但投入产出未必尽如人意。缺乏足够的投研能力和风控能力,也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很多时候受制于地方政府。
金融分析人士表示,股权结构分散、经营风险大等问题目前仍是市场质疑农商行上市的关键问题。
从农信社改制发展而来的农商行,在资产质量上存在“先天不足”和“历史包袱”。为了尽快实现改制达成各项监管指标,原有农信社的不良并未得到妥善化解,部分农商行通过增资扩股稀释不良率、加大非应计贷款压降力度等实现经营利润快速上升。但农信社时期的历史不良很多已经无法回收和处置,已经变成固定的基数侵占利润。让本就底子薄、风控能力差、市场空间有限的农商行倍感压力。
在压力中不断生长的农商行未来又将如何走下去?无疑是市场更为关注的问题。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几家农商行暴露出风险问题,并不能延展到整个农商行群体,“农商行和农信社数量高达2000多家,这些暴露风险的银行数量占比很小,是个案现象”。
“但风险更高并不一定是坏事,不影响其盈利水平,比如农商行的议价能力较强,目前净息差远高于部分股份银行,有不少农商行净息差达到2%~3%,而一些股份行的净息差水平不到1%了。”一名与曾刚持相同意见的券商银行业分析师指出,假如能够给风险准确定价并做好风险管理,农商行可以用定价去覆盖风险。
曾刚曾经多次建议,对于已经出现风险的农商行,需要对存量风险资产进行清收,同时加快不良资产的核销,将资产负债表清理干净。同时,在资本充足率下降到监管要求之下时,需要尽快补充资本金。
与此同时,中信证券的金融分析师也同样认为,小型区域性银行由于自身管理问题,前期积累了较大的存量资产问题,而在银保监会今年强化资产质量真实性的政策指引下,问题资产发生集中暴露。未来,不良贷款偏离度限制政策下小型区域性银行不排除仍有问题资产大幅暴露可能,特别是2016、2017年评级展望有下调的城农商行。同时,下一步全银行业资产质量处于整固期,拨备新政、债转股政策都会有利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
閱讀更多 閃電新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