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孙俪7年不痒:仪式感才是幸福家庭的顶配

邓超孙俪7年不痒:仪式感才是幸福家庭的顶配

前几天刷微博时,被猝不及防地塞了一把狗粮。

孙俪发布微博:

邓超孙俪7年不痒:仪式感才是幸福家庭的顶配

字里行间,一副岁月静好的甜蜜,完全没有老夫老妻七年之痒的油腻。

不少网友惊呼,「真是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若说是他们生来幸运,从未有过「脸红耳赤」,任谁也不信。可他们从相识到现在历经多年,但却依然经营的新鲜而精彩。

邓超孙俪7年不痒:仪式感才是幸福家庭的顶配

在一次采访中,邓超透露:其中的秘诀就是「仪式感」。

我和孙俪都会过纪念日,并且我们认为,在自己的节日里,更应该精致地「捯饬」一番。

黄磊曾经在《奇葩说》上面说:

“如果有一天有个男人向他的女儿求婚,而对方说不办婚礼,那么他会跟女儿说:不要嫁给他!连那样的仪式感都没有,我认为是不对的。”

在黄磊看来,婚礼,是夫妻最重要的“仪式”。

仪式,是很多人经常忽略的一个词。其实,在无聊的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一份恰如其分的仪式感,去度过平淡的日子。

而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也少不了仪式感。

一、仪式感的背后,是「我爱你」

王小波说: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仪式感不需要多少的物质做基础,它体现的是我们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餐桌上的一束鲜花、开学前的新书包、上课前,班长的一声“起立”、春节时,门上那一幅幅春联......这一件件小事,都能赋予生活仪式感。

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仪式感能让你心怀期望,与矫情无关,与物质基础无关,而是你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重视,对自己的重视。

邓超孙俪7年不痒:仪式感才是幸福家庭的顶配

同事小西的老公,每周都会送小西一束鲜花。

每次看见这束鲜花,她就觉得,生活像被刷新了一样。

而老公有时,还会调皮地逗她:

哎呀,今天下班忘记买花了。

正当她要懊恼的时候,老公却突然从包里掏出一束鲜花,逗她开心。

因为「一束花」的仪式,她们的感情,变得新鲜而生动。

在仪式感的背后,隐藏的是:我愿意为你花时间,我真的很在乎你。

很多人不屑地撇嘴:

这不就是矫情嘛!

以前被废弃的形式主义,怎么就成了主流文化?

其实,仪式感才不是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做给别人看的。而真正意义上的仪式感,更多地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同。

之前,网上流传一句「毒鸡汤」:结婚后,形式主义再怎么不好,也比懒得走过场要强的多。

邓超孙俪7年不痒:仪式感才是幸福家庭的顶配

GIF

若婚姻里的两个人,关系已经到了只能走形式主义的时候,那么往往会呈现这样的状态:

你在餐桌那边辛苦地「演戏」,而我在餐桌这头肢体僵硬地配合你「表演」。

这样薄如纸的婚姻,时刻都可能被一个微小的导火索引爆。

邓超孙俪7年不痒:仪式感才是幸福家庭的顶配

真正的仪式感,动的是真情,走的是真心。

仪式感的背后饱含着我们强烈的愿望,而走心的仪式感,才会让对方感到,被爱和被珍惜。

我们多么希望,生活里不只有柴米油盐,还有难以忘怀的真心和感动。

仪式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对于孩子而言,仪式感满足了她们对生活的积极期待。

就像《小王子》中小狐狸说,你最好是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出现,那么在你到来之前,因为充满了期待,我就会变得很快乐。

邓超孙俪7年不痒:仪式感才是幸福家庭的顶配

GIF

仪式感是孩子们生命里的一束光,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更自信。

我一朋友,为了参加孩子的大学毕业典礼,放下手中重要的工作,不辞辛苦,从北京飞到广州,周围人都劝她:“毕业典礼只是走个流程,用不着这么大费周章。”

同事笑着说:

“我只是不想错过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毕业典礼虽然只是个形式,但却是孩子和学校生活的最后的告别,我过去,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也希望孩子能重视自己的毕业,正式告别过去,有个全新的开始。”

对孩子而言,有这样一位妈妈真的是件幸福的事。

我们身边有一些父母,十分讲究实际:

“小孩子过什么生日!”

“奇奇怪怪的节日,瞎凑什么热闹!”

“上个学而已,衣服鞋子随便穿吧!”

可能对于父母而言,做不做这些事情,对孩子的爱都不会减少,但对于孩子而言,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枯的生活中,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会给孩子足够的亲近感与信任感,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和乐趣。

有心理专家认为:

正常的身心成长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

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仪式,不仅仅是在特殊的日子,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是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

父母重视仪式感,孩子有多么幸福。对于孩子而言,纪念日绝不只是单纯的一天。

那一天的仪式,意味着,她可以获得父母的陪伴、关注和宠爱。

这些,都会为孩子带来不一样的生命体验和美好回忆。

比如,设立家庭日和家庭会议

尹建莉老师曾分享过一个小故事。

在女儿只有几岁的时候,她就设立了家庭日,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在会上,父母和女儿是完全平等的个体,三人互提优缺点和意见,以便改进。

后来,家庭会议变成了全家最重要的一项仪式,也成了女儿最开心和最自由的时刻。

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才不会缺爱。

我有个朋友说,她小时候好羡慕那些有「家庭日」的孩子。

因为在那一天,父母不属于手机,不属于工作,只属于孩子。

想起小时候的一首歌,

爱我你就陪陪我,

爱我你就夸夸我,

爱我你就亲亲我,

爱我你就抱抱我。

当忙成为社会的主旋律,父母敷衍子女的最多的话是「没时间」,于是「陪陪我」成了孩子心中最深的渴望。

邓超孙俪7年不痒:仪式感才是幸福家庭的顶配

家庭日的设立,便是亲子陪伴的仪式,也是父母对孩子更深层次的尊重。

3.仪式感其实是一件简单的小事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曾做过一个关于家庭仪式感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有74.3%的人感觉家庭的仪式感越来越淡漠了。

究其原因,有61.5%的人认为,是仪式教育的缺失,导致很多人不了解仪式感的内涵。

其实,仪式感并不抽象,也不复杂。

它不需要父母去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记得关注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细节,赋予它一定的仪式,便有了特殊的意义。

《纽约时报》曾评选出美国十大经典家庭传统:

秘密的拉手方式

生日帽

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吃同样的饭

每年问同样的问题记录孩子的回答

开学第一天/最后一天留影

家庭时间胶囊

开心罐

固定的家庭活动

和爸爸/妈妈的单独约会

特别节日的全家福

当然,中外传统有别,每个家庭的状况也各不相同,但仪式感从来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模式。

一次旅行,一次聚会,一场观影,一个平淡如水的日子……哪怕一花一草,一针一线,只要你赋予了它特殊的仪式,那就是孩子生命中的一抹亮色,会是他们记忆里最美的光景。

对于我们和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仪式感,生活就没有这些难忘的时刻。

而没有这些令人感动的回忆,我们和孩子们或许就没有这么快乐。

邓超孙俪7年不痒:仪式感才是幸福家庭的顶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