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别再说“都是为你好!”

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

求求你,别再说“都是为你好!”
求求你,别再说“都是为你好!”

留言

@八珍:

我父母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们这辈子就这样了,就指望你了!”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一辈子游手好闲、死要面子活受罪,我几乎就没过过什么好日子。

他们现在张口闭口都是为我规划以后的路,怎么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让我去考公务员和教师,没考上就说我是废物。

可我自己知道,很多事我没那个能力啊!有时真想逃走,可我是独生女,责任有没法推给别人啊!父母好像永远不满足,我该怎么办?

听听大伙儿怎么说

@风雨同舟:

很多父母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吧,嘴上虽然都是抱怨和埋怨,但他们对你都是实打实的付出啊!他们说两句就说两句吧。

@岳小天:

从小到大,我最怕也最烦听我妈说“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就这么对我!白眼狼!”只要我们一有什么矛盾,她一定把这段话和配套的龇牙咧嘴的表情搬出来。还说什么“付出都不求回报”?呵呵!

@平凡之路:

农村都讲究养儿防老,想让孩子找个离家近的、稳定的工作。唉,现在的孩子心都大了,想要的都多了,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都听父母的了。

......

求求你,别再说“都是为你好!”

嘉宾有话说

求求你,别再说“都是为你好!”

郭琴,资深心理情感专家

求求你,别再说“都是为你好!”

爱,不是捆绑和冲撞

父辈们受时代、机遇等原因的影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会有许多局限。再加上“边界感”的普遍缺失,导致家庭成员之间过于融合,父母们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和期待强加给子女。比如,他们可能认为公务员是最好的工作,子女去争当公务员是理所应当的事,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再加上“养儿防老”的传统思维模式,“我们就指望你了”之类的要求在父母那里就变得“理直气壮”。

当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时,需要先问问自己,你想得到的是什么?很可能还是希望原生家庭的关系能更和谐,你与父母之间能充满爱和滋养。

所以,你可以尝试着朝两个方向努力:

第一,看到自己的委屈和由此带来的不理智行为,安抚好自己。努力让自己有足够的心理能力去面对困境,不至于面对父母的过度期待时,陷入负面情绪而不自知。

第二,试着去理解父母,做到不抱怨。我们不一定要满足父母的所有期待,但可以区分哪些是我愿意做和可以满足的,哪些是做不到的,进而从一个更高的着眼点去面对父母的期待。

对父母说“我能理解你们,但我有我自己的人生,我想自己做主”当你足够积极、理性,父母也会被影响。

夜话有话说

时代变了,可父母没有变

为什么“我都是为了你好”在咱们这“流传恒久远”?因为传统社会的变化速度极慢,一百年前怎么烧瓷、作画,一百年后一个样,所以需要老一辈用这种“为你好”的方式传授经验。

可是,现代社会50年的变化,可能大于过去五千年变化的幅度。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或许是你在看《新闻联播》,而你的孩子在看B站。你再说“我都是为了你好”都没用,因为你根本get不到孩子的点,反而被孩子认为是“怪蜀黍”。

求求你,别再说“都是为你好!”

其实,教孩子有时候和管下属很像,你的资历要能压得住他才行。你面对新世界的惶恐都被孩子看在眼里,他不是不听你的话,是想听成功者、智慧者的话。

所以,还不如把“我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时间,花在提高自己身上,真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