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復發以後,應該怎麼辦?

jianfeng_fm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劉少穩教授表示:


歐美特別強調一點,房顫不是有和無的問題。比如說你診斷你是房顫,它不是所有的房顫患者一樣,剛才也提到就是陣發性房顫和持續性房顫和長程持續房顫,它愈後是不一樣的。房顫發的越多,持續時間越長愈後越差。如果是一個持續性房顫,做了消融變成陣發性的房顫,其實你就獲益了。今年最重要的新英格蘭雜誌那篇文章就是心衰合併房顫的患者,做手術以後能夠減少死亡率50%。其實這些病人做手術以後,複發率在40%以上,但是它復發的是陣發性的發作少,死亡率減少了。因此對於房顫的復發就是做導管消融,它能不能減少房顫的發作,能不能把持續的變成陣發的,能不能把房顫的發生延緩都是獲益的。當然確實一部分病人要做第二次,這是客觀存在的。


海上名醫


房顫患者消融治療後複發率較高且時點也不一這是有了消融治療後一直困擾全世界心血管搞電生理醫生的一個難題,儘管新的手術方法不斷推出,但新的質疑也在不斷出現,可能與房顫發生的機制甚複雜有關。是有探索才有進步,今介紹一些房顫發出的原理、哪些人適合做、哪些人不適合做及復發節律點的處理和國際上一些學者對消融治療減少複發率的觀點(當然只是學前)供參考。

房顫發生的原因眾多,有人認為心房內一個或幾個異位起搏點產生的衝動,在心房內傳佈過程中發生多處微型折返所致。也有認為在心房的任何部位有多源的大折返環分裂成子環。

下列情況不宜復律:①房顫持續一年以上,且病因未去除者;②房顫伴嚴重二尖瓣關閉不全且左房巨大者;③房顫心室率緩慢者(非藥物影響);4復律後難以維持竇性心律者。

首次消融治療後三個月內因手術部位充血、水腫、炎症反應沒有完全消退極有可能會復發。如果三個月後仍復發可考慮再次手術。104例復發患者再次接受消融治療,再次消融過程中對所有患者按照nPV(非肺靜脈起始)觸發灶消融策略進行治療。截止術後1年,首次nPV消融組和未行nPV消融組的手術成功率分別為90%和72%(P=0.035)。前後兩次消融治療行左心耳隔離和冠狀竇消融的手術成功率為78.5%和82%。

早在1998年,Haissaguerre等教授首次證實,房顫的激動灶起源於肺靜脈(PV)。隨著導管消融技術以及消融理念的不斷髮展,肺靜脈隔離(PVI)已成為房顫導管消融治療的基石。目前陣發性房顫(PAF)單次PVI的1年成功率達60%。然而,術後復發人群中並非所有的復發均與PV傳導恢復有關;而且有研究顯示,導管消融術後PV傳導恢復在復發及不復發人群中所佔比例相當。

在2017年ESC年會上,來自美國的Sanghamitra Mohanty教授對多次(2.4±0.8)消融術後復發的305例患者進行了研究,探討了多次消融患者術後復發的相關機制。

術中對285例患者進行nPV(非肺靜脈起始)觸發灶消融,以及左心耳隔離和冠狀竇消融,226例患者存在PV傳導恢復。隨訪過程中,182例(60%)患者術後復發,行nPV消融者的手術成功率明顯高於未行nPV消融者(81% vs. 8%,P<0.0001)。因此手術方法也在不斷探索,如何降低術後復發及復發後的治療手段是房顫消融治療究研的方向。

但對於左心房無明顯擴大,近期內房顫發作頻繁的人,要考慮是否存在不可擺脫的不愉快社會心理因素存在如:工作、生活的壓力過大,人際關係緊張,感情生活中的糾葛、對自己健康問題過分擔憂等都可能觸發了交感神經興奮過度後釋放的兒茶酚安(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誘發了突發性房顫。這些心理問題淡化、消失了房顫也就停止了。

2018.5.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