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大班額始終消除不了,究竟難在哪?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也水漲船高,為了讓下一代人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改變自身甚至家族的命運,一部分居住在鄉村的家長選擇送孩子去城裡上學。

城镇大班额始终消除不了,究竟难在哪?

最近,湖南新化“超級大班”擠爆中小學的一則新聞報道引發關注。教室裡擠著99名學生,開學一個月了老師連名字都記不全,由於教室不足,教育局騰出辦公樓做校舍。

隨著鄉村孩子的蜂擁而至,城裡的學校更擁擠了、運動場地也不足了,有的學校因為擔心踩踏而不再組織孩子進行體育鍛煉。鄉村孩子的湧入,導致城裡學校出現大班額的現象。

大班額的出現,是鄉村家長無奈的選擇,也使城裡孩子的校園學習和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了,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村裡其實就有學校,家長們為什麼要捨近求遠?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人民網記者,根據大面積的調研發現,城裡大班額學校學生的學業質量好於鄉村。不少教育管理者並沒有關注到這個事實,但是學生和家長卻關注到了。因此,家長寧願把孩子送到城裡的大班額學校,也不願留在鄉村的小規模學校接受教育。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問題,提出了“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的總體要求。近期,教育部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貴州、甘肅等地教育廳負責人進行了約談。

5月,教育部網站發佈了《2017年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報告》。《報告》指出,大班額問題還比較突出。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有66人以上超大班額8.6萬個,佔全國總班數的2.4%,其中排前三位的河南、湖南、河北共有4.5萬個,佔全國現有大班額總數的52%。全國有56人以上大班額36.8萬個,佔全國總班數的10.1%,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縣鎮,其中,湖南大班額比例為22.9%,廣西、海南達到18%。

消除城鎮大班額,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尋求優質教育資源的家長走了,他們選擇去城裡租房讀書;優秀的鄉村教師走了,他們千方百計想進城工作,有生活便利等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進城後收入能提高。城裡的家長更重視孩子的學業,老師在工作中的成就感會更強一些。

在這樣的思考和選擇之下,一部分鄉村的學生、老師向城鎮流動。與此同時,一些教育管理部門也在把資源向城裡集中,鄉村在教育資源配置上更加薄弱。於是,城鎮裡有了教學質量高的學校和老師的消息不脛而走,吸引了周邊村民慕名而來。

儲朝暉認為,從理論上來說,要系統解決大班額問題,需要地方政府把村民和城鎮居民的孩子享受義務教育的基本權利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做到平等,甚至教育管理部門也選拔各處的優秀教師到城鎮,老百姓絕不會相信當地政府採取的某個具體措施,如新建一個好的校舍。他們寧願不惜代價選擇城裡的學校,即使教室裡密密麻麻、校園活動場地小得可憐。

調研發現,相比年老的教師願意接受補貼去偏遠鄉村任教,年輕的優秀教師去偏僻鄉村任教的意願並不強烈,他們對未來發展、成家等現實問題考慮得比較多,"但是,偏遠地區學校缺少的正是有活力的年輕老師"。

儲朝暉認為,要從根子上解決問題,一是地方政府要為鄉村學校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條件;二是鄉村、城鎮師資等資源配置要平等,對鄉村學校的投入向年輕的優秀教師傾斜。

由於年齡、教師水平等原因,現有鄉村教師無法真正進一步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只有鄉村能吸引到足夠數量的、有活力的教師來保障教學質量,學生才會選擇留在鄉村的學校,不必離開生活的地方去城裡求學,畢竟大班額也有許多其他問題。如果各地分佈著教學質量較好的學校,農村家長就不會選擇去城裡租房陪讀,從而能夠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大班額是各地城鎮學校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提高教育質量急需解決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必要的班額和學校的適度規模標準是必要的,但不能僅僅從外延方面理解和解決問題,也不能僅僅從數量上設置關卡,還需要從內涵上來理解和尋找解決辦法。”儲朝暉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