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恭維的情況下,一個普通印度人眼中的中國人是這樣的

很多印度人來到中國學習、工作、旅遊的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評價很高。但是不可否認,這些評價中,有一部分屬於恭維。如果在不恭維的情況下,那麼印度人對中國人的評價什麼樣呢?為此,小編來到所在城市的某座高校,與一位普通的在華印度留學生聊了起來。

在不恭維的情況下,一個普通印度人眼中的中國人是這樣的

這位印度人說,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基於我的經驗,我不能對中國人做出任何普遍的聲明,但是這不妨礙我做出一些概括,我可以和你談談我眼中的中國人是什麼樣。

我在印度的時候,在參加一些國際活動後,很多印度人會邀請國外友人去他的家吃飯,但是這種情況在中國很難發生。所以,我認為,中國人雖然友好,但也有些保留,這是與印度人不同的。

中國人很有禮貌,是偉大的主人,非常慷慨,關心他們客人的舒適。但是,有時候我更願意獨處,然而他們總是熱情過度。作為一個印度人,我很難理解這是為什麼,難道他們只是出於禮貌?

在不恭維的情況下,一個普通印度人眼中的中國人是這樣的

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只關心錢,但是我仍然覺得大部分中國人有點膚淺,他們會買最昂貴的衣服、最新型號的手機,雖然他們的收入並不足以支撐這樣的消費。當然,中國人的藝術和哲學傳統都很豐富,在中國,我更傾向於與教授或者藝術家相處。

有些中國人對公共空間缺乏尊重。即使他們不會唱歌,也很可能在大街上高興地來一段卡拉OK;他們會在公園跳舞,甚至站在大街上跳,引起交通的堵塞;他們會在宜家睡午覺,就像睡在自己家中的床上或沙發上一樣;他們會在公交車上接電話,非常的大聲;不管他們在哪裡,他們會把煙點上,但是沒有吸菸的跡象。

中國人真的很愛他們的家庭,如果他們不能回家度假,每個人都會很傷心。我的一些同學,為了在新年能夠有充足的錢應付路費並給父母親人帶禮物,不惜在整個學期利用業餘時間掙錢。這和印度人非常像,印度人也將家庭視作心中最重要的地方。

在不恭維的情況下,一個普通印度人眼中的中國人是這樣的

我接觸過一些70年代出生的中國人,我發現他們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即使他們擁有家庭和工作,但是他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常常不知道是否該與配偶離婚。他們的生活感覺有點空虛,沒有意義。我感覺再多的錢都不會讓他們開心,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有意義。

中國人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一樣,絕大多數是好人,也有些不好的人,他們受到生活在特定時間、地點、環境的影響,造成了不同的性格。

你會得到安寧,當你不再跟自己過不去的時候。有人說生命在於靜止,有人說生命在於折騰。其實,懶有懶的安逸,折騰有折騰的樂趣。重要的是,你有享受過程的智慧,又有承擔後果的能力。路是自己選的,不論前方如何,只有自己去走完它。

在不恭維的情況下,一個普通印度人眼中的中國人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