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孩子4個清華北大:這對農民父母的教育方法簡單、好用!

這兩天,朋友圈被一則新聞刷了屏。

陝西省的一對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養育的5個孩子全部考上了大學,其中4人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

5個孩子4個清華北大:這對農民父母的教育方法簡單、好用!

吳治保是安塞區白坪街道辦五里灣村村民,他和妻子胡治愛育有5個孩子(三兒兩女)。

2015年6月,大兒子吳雲峰(老大)順利考入清華大學軟件工程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同年,小兒子吳天峰(老五)也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攻讀碩士學位;

2017年6月27日,吳大燕(老二)和吳青峰(老四)分別收到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及北京大學電子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

小女兒吳改燕(老三)從西安醫學院畢業後,進入陝西省婦幼保健院工作,2017年7月,她辭去工作,開始備考,準備邁進清華或北大的校園,將一家人的夢畫圓。

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也開創了安塞教育史上的“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育人典範。

這是年度最勵志的新聞,也是最有價值的新聞。

它用真實的存在,告訴天下所有的寒門父母和子女:

這個時代,努力不是沒有意義,寒門依舊可以出貴子。

“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當我們感嘆吳家子女的爭氣時,也要明白三個父母必須要知道、也必須要讓孩子知道的道理。

-01-

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因為文化水平低,吳治保夫妻給不了孩子很好的教育資源和輔導。

但他們有一個土辦法,那個孩子不好好學習,就領回家讓跟著他們下地幹活,讓他們體會父母沒有文化要受的苦頭。

這個辦法土麼?一點都不土。

知乎上有個問題:

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

最高讚的回答講述了自己放棄讀書後的打工經歷。

因為文憑低只能在餐廳裡打雜,洗碗、拖地、剁菜、搬飲料,甚至是哪裡垃圾該倒了哪裡廁所堵了,別人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他就得屁顛屁顛地去解決。拿著最低的工資,住著條件最差的宿舍,被別人的呼嚕聲折磨的整夜整夜睡不著。

想起以前讀書的日子,他嚎啕大哭,原來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5個孩子4個清華北大:這對農民父母的教育方法簡單、好用!

(圖片來自電影《歸來》)

一個月後,拿著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他灰溜溜回到家裡,爸爸意味深長地說了一頓話:

不是每個人都得循規蹈矩地上完高中上大學,上完大學去公司當上班族的。只不過如果不走這條相對輕鬆先苦後甜的路,那擺在大多數人眼前的選擇就只有幹粗活苦活累活。可是幹粗活也是分人的,有的人幹得了,有的人就幹不了。

有的人沒有條件也沒有選擇,只能幹粗活,那沒什麼好說的;可有的人如果明明有好的條件和機會卻任性地放棄錯過了,將來可是要後悔莫及的。當然,要是有人天賦異稟3歲識譜5歲編曲或者18歲就能打NBA那這些話不適用他。否則,好好讀書永遠不會讓人吃虧。

從此少年認真學習,再無不適應。原來所謂的富貴病、難適應,都是矯情,吃一吃苦就好了。

吃過苦,方知甜。

只有讓孩子吃過不讀書的苦,才會激發起他自己主動學習的強大動力。

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02-

父母營造的氛圍是孩子的起點

吳家5個孩子都成材的故事裡,最觸動我的是這個家的氛圍。

夫妻兩人雖然文化都不高,但為了讓孩子有學上,二人起早貪黑忙活。而他們對孩子說過最多的話,就是好好讀書。

每天早上,只要聽到父母起床了,5個孩子也都趕緊起床,摸著黑,拿著各自的課本到院子或學校的燈下背書。

他們在學習上都是你追我趕,基本不用大人操心。

在這樣的氛圍裡,孩子想不努力都難,想不成材都難。

對全國高分學霸的調查發現,學霸們的背後並沒有一群舉著鞭子的虎媽狼爸。他們都這樣形容自己的父母——“寬鬆、信任、像朋友一樣”。

有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係——“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

孩子們很少提起父母對自己口頭上的教誨,說得更多的卻是爸媽行動上的感染。

安徽的董吉洋說:“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5個孩子4個清華北大:這對農民父母的教育方法簡單、好用!

(圖片來自電影《父親》)

寒門可以出貴子,富門也可以出敗家子,而比物質給予更重要的是氛圍的營造。沒有好的氛圍,你就算給孩子一個書房,孩子也不會翻一本;而有好的氛圍,那怕只有一本書,孩子也會認認真真的翻十遍。

所以,我們家長要做的,不是陪孩子寫作業,而是陪孩子玩遊戲;不是訓斥孩子不聽話,而是傾聽孩子的心聲;不是撕碎孩子的考卷,而是陪孩子閱讀;不是逼孩子成才,而是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最後,讓我們回到艾伯特的人生——還記得那個口吃的國王艾伯特吧——當他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之後,他做出了與父親完全相反的事情。

他和藹可親,對孩子非常寬容,不再採用傳統王室的嚴格教育,而是營造了一種可稱為“中產階級皇室家庭”的家庭氛圍。艾伯特經常稱他們家是“我們四個”,他們是真正親密無間、彼此相愛的四口之家,他的兩個女兒生活得非常快樂和自由——大女兒就是現在的伊麗莎白女王。

艾伯特的一生,當為我們所有做父母的警醒: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你種下什麼種子,就會結什麼果實;而且,一旦種子播下,後面無論你費多少工夫去修建、嫁接,都很難改變;不要把眼睛只盯在成績上,多花費時間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吧,那比什麼都重要!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饋贈的最好的禮物就是,給自己一個向上的學習環境,以及讓自己明白讀書和努力的意義。

而對於一個人來說,最終是不是貴子,不在於寒門富門,也不在於中考高考,在於的是他努力奔跑的姿態,以及最後能到的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