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定調「放水」 滬指大漲收復2900點

7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定調了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會議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

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國務院定調“放水” 滬指大漲收復2900點

國常會的核心觀點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確定圍繞補短板、增後勁、惠民生推動有效投資的措施。國盛證券指出,本次會議重點如下——

1、釋放了政策會進一步放鬆的信號。比如,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意味著刺激可能還是需要的,只是不會很強),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兩個“積極”的表述尚屬首次)等等。

2、進一步凸顯了“穩經濟、保增長”的重要性。會議重提“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個提法此前幾年一直有,但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刪掉了),這體現我國經濟韌性雖在,但其實經不住細摳。

3、下半年財政大發力,著力點是減稅和地方專項債提速,下半年基建大概率會止跌企穩。會議提出財政更加積極的兩大舉措,一個是“聚焦減稅降費”,一個是“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結合去年未使用的限額,下半年專項債發行額可達1.2萬億),並且明確指出“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4、貨幣進一步趨松,信貸和社融有望雙雙轉好。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相比6月28日的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例會,刪掉了“保持中性”以及“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的表述,再疊加“鼓勵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以及央行日前鼓勵MLF配低評級債,預計下半年貨幣其實不會這麼緊了,信貸額度也有可能再度放開。

5、“呵護”融資平臺,破剛兌的可能性開始下降。會議提出“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這有助於緩解對地方平臺可能破產的擔憂。

因此,下半年經濟或繼續表現為“向上無彈性,向下有韌性”,預計全年GDP增長6.6%左右。

本次“放水”有何不同?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對比了本次政策寬鬆的定調與過去、特別是2015年一系列刺激措施的區別。

其一,以往都是大水漫灌,這次有寬鬆但沒刺激。

以前每一次央行都是大幅降息降準,比如08年那一輪央行降息5次降準3次,12年那一輪央行降息2次降準3次,15年那一輪央行降息6次降準5次,但是這一輪到目前為止,央行定向降準3次,但是沒有降息。降準說明貨幣有放水,但沒降息說明沒有漫灌,這一次有寬鬆但是沒有刺激。

其二,沒有走地產泡沫老路。

以往每一次的寬鬆週期,一般都會刺激房地產,畢竟地產投資是影響中國經濟的最重要動力。但是這一次的政策對地產隻字未提,而最近關於地產的政策包括住建部稱控制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比例,以及統計局稱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相關政策舉措,這意味著不會走地產泡沫老路。

其三,基建投資託底,但沒有大幹快上。

這一輪政策的重心是積極財政,而一個重要落腳點是基建投資。但基建投資過去的高增長,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自於表外影子銀行,比如基建信託,PPP融資等。這一輪對基建投資開的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和融資平臺貸款兩個正門,前者是年初就確定的1.35萬億規模,沒有額外增加,只是加快進度;後者要受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約束,其實很難大幅擴張。所以基建投資只是託底,而沒法大幹快上。

其四,減稅鼓勵研發創新,刺激高端製造業投資。

積極財政的另一個落腳點是減稅,主要是將研發費用加計扣稅的政策推廣到大中型企業,同時對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增值稅留抵退稅,合計約1700億減稅。而這一部分主要針對新經濟、針對研發,其實是希望激勵企業創新,啟動高端製造業投資,這一條是未來的希望,是值得肯定的。

政策寬鬆,利好股市債市?

總的來說,寬信用有助於提振風險偏好,有利於風險資產。盤面上來看,今日滬指高開高走,收盤大漲1.61%,日K線三連陽,收復2900點整數關口,收報2905.56點。市場成交量繼續放大,兩市合計成交4928億元。行業板塊全線上揚,基建板塊掀起漲停潮。

興業證券報告指出,信用收縮節奏放緩,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抬升,加上前期債強股弱,債券相比權益的性價比在下降,政策有所放鬆,有助於風險資產(權益和優質的信用債)的價值提升,而不利於無風險資產(例如,無風險利率)。

債市方面,信用收縮的節奏可能有所放緩,對利率債偏負面,但提升信用債的需求,加上企業融資渠道有望恢復,金融機構“一刀切”的行為也有望逆轉,高等級信用收益率和利差已經明顯壓縮,中高等級的優質信用債價值上升,可以精選中高等級、有現金流支撐的主體。

股市方面,寬信用有望緩解市場對企業信用風險的擔憂,股市階段性底部有望得到進一步夯實。中金公司研報指出,從歷史上,股債市場強弱轉化的路徑通常是:貨幣政策放鬆-利率下行、曲線陡峭化-企業盈利預期好轉、機會成本降低-股市觸底回升。

從中長期看,權益的性價比已經不輸甚至開始超過債券。貨基回報即將全面進入3.5%以下,如果理財利率也降到4-4.5%水平,對很多人而言將不具備高收益、無風險資產的特性,資金再配置效應就有可能出現,屆時股市就可能出現易漲難跌的情況。

匯率方面,貨幣政策邊際放鬆,加劇中美政策背離,若美元繼續走強,人民幣短期仍有貶值壓力。但從中長期看,經濟基本面是匯率走勢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寬信用進展順利,市場對經濟增長信心增長,人民幣匯率預期也將得到改善。

A股後市如何走向?

對於後市大盤走向,機構紛紛發表看法。

中金公司:近期政策預期出現改善信號,有助於市場情緒改善,促使市場預期逐步迴歸正常化,催化反彈行情繼續。金融、週期以及中小市值個股有望在反彈過程中率先崛起,但消費與先進製造領域個股的反彈持續性更強。

浙商證券:目前市場處於震盪反彈過程中,其間或有反覆。配置方面,週期板塊可關注金融、地產、鋼鐵等行業,成長方向建議重點關注政策支持的高新技術行業,主要是TMT和高端製造領域。

華創證券:在多重政策合力下市場環境邊際改善,同時流動性轉暖進一步提振市場情緒,當前市場阻力最小的方向是向上反彈,反彈空間打開。推薦後周期和成長行業,包括計算機、大眾消費等領域。

中信證券:基於政策邊際改善,且負面情緒已經充分釋放,短期投資者可繼續把握超跌反彈機會。推薦工業自動化、網絡安全、消費電子、銀行和保險等板塊,關注新能源車產業鏈。

國元證券:近期政策面上積極信號頻現,有助於提振市場情緒,但投資者仍需等待關鍵指標出現拐點,如社融增速止跌回升、低評級信用債利差收窄等。

文章轉自: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更多優秀文章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