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飛仙谷宛若「V」形天塹橫亘贛浙邊

飛仙谷,位於玉山縣境內的玉京峰西北側,這裡是三清山最大、最深的溝壑,其最深處被垂直切割了千餘米。俯瞰整個飛仙谷,地形複雜奇險,溝壑縱橫交錯,斷層極多,猶如一道深“v”形天塹橫亙於贛浙邊界。

自古便有“兩江鎖鑰、八省通衢”之稱的上饒市玉山縣,山水之美早已名傳千里。其山之美不僅在於靈秀氣韻,還在於因地質地貌造就的險峻峭拔。坐落於玉山縣境內玉京峰西側的飛仙谷,是一處典型的受地殼運動影響而形成的深達千米的溝壑,溝壑兩側峰巒起伏,裸露出來的花崗岩石更是毫無斧鑿之痕,不由讓人驚歎於大自然的神奇。

玉山飞仙谷宛若“V”形天堑横亘赣浙边

位於玉京峰西北側

周圍被群山環繞

玉山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縣境內的懷玉山因“天帝賜玉,山神藏焉”而得名,在唐代曾名為玉斗山,後因“山有異光,夜燭”而改名輝山。據瞭解,懷玉山所屬的懷玉山脈是贛、浙、皖三省的天然屏障,發脈於三清山,其主峰玉京峰海拔1800多米,為懷玉山脈最高峰,也是玉山縣的最高點。

記者瞭解到,玉京峰不僅是三清山中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三清山中海拔落差最大的地方,這最大落差就體現在位於玉京峰西北側的飛仙谷。

飛仙谷所在地周圍被群山環繞,其東側有著名的玉京峰,氣勢雄偉,高聳雲天,其另外三面同樣也是岩石如峭,崢嶸險峻。玉京峰的北面是登極嶺,這裡石磴蜿蜒曲折直達峰頂,非常險峻。玉京峰的南面還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峰隔壑而列,陡峭秀麗,蔥蘢嬌翠,奇美動人。

億年前地質運動

造就深“V”形狀

玉京峰內幽谷眾多,飛仙谷便是其中下切最深的一處,被稱為“三清山最大最深的溝壑”。

飛仙谷西起三洞口,東至九天應元府,是隔開南山和北山的深溝大谷。記者瞭解到,飛仙谷下切的深度最深處達1000多米,呈深“V”狀,谷中地形複雜,溝壑縱橫,怪石紛陳,洞穴陰森。

為何在雄偉的玉京峰內會出現一處如此深的溝谷?這與三清山億年前經歷過的地殼運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據在上饒市從事地質調查研究的錢進寶介紹,白堊紀晚世,這片地區發生了燕山運動(一億年前),地殼總體處於上升狀態,並伴隨有大規模的酸性岩漿侵入,經冷凝結晶形成了三清山岩體。

隨後發育的三條斷層將三清山地區切割成三角形“斷塊”,並使其大幅度被抬升。在所處地區隆起的基礎上相繼發生的喜馬拉雅期造山運動,斷層繼續活動,山嶽進一步大幅度抬升,三清山花崗岩體也隨之逐步暴露於地表,形成了峰巒景觀。另外,斷裂的巖塊呈帶狀產出,在外動力的作用下又逐步形成峰叢景觀,而規模較大、成帶產出的斷巖,進而形成各種類型的幽谷。

以花崗岩體為主

谷內地形複雜

燕山運動使得三清山這片區域內的的火山開始噴發,地層開始抬升。當時,位於今天江西省東部的大量地下熔岩也沿著岩石的裂隙上升,但沒有噴出地表,而是在地下冷凝,形成了巨大的花崗岩體。

這些花崗岩體就是現今三清山的“母體”。由於三清山地處贛東北暴雨區,所以這裡的巖體受水流侵蝕較為嚴重,從而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形狀,如三清山的標誌性景觀女神峰和巨蟒峰。而位於玉京峰西北側的飛仙谷的巖體也不例外,包括了峰巒、峰牆、峰叢、石林、峰柱等,岩石外部也被侵蝕成五花八門的形狀。

曾多次前往飛仙谷探險的資深驢友付夢斐告訴記者,飛仙谷內峰巒疊嶂、氣勢雄偉、幽深寧靜,景色十分優美,但因谷內地形複雜,溝壑縱橫交錯,在地殼運動的影響下,斷層非常多,所以很多地方都不適合人通行。

飛仙谷內奇景繁多

怪木巨石形態各異

億年前的地殼運動使得飛仙谷內的地形十分複雜,既形成了長長的洞穴,又有小型險峰,還有眾多溪流。付夢斐告訴記者:“進入飛仙谷,就能遠遠望見谷中頗具代表性的‘仙橋墩’。‘仙橋墩’又被稱為‘二橋墩’,高1300米,緊接‘瓊臺’,與玉華峰遙遙相對。”

三清山風景管理局工作人員龔萍告訴記者,相傳古代曾有仙人慾在此地架設一座“仙橋”,橫跨飛仙谷,連通玉華峰和瓊臺,但最後並沒有成功,留下的這處空中橋墩則被稱為“仙橋墩”。

瓊臺也處於飛仙谷中,它是一座高山平臺,海拔約1570米,四周為峭壁,臺上虯松倒掛、古藤低垂,在此可以看到“三陽開泰”“玉屏壁立”“紫竹峭天”等奇景。其西南奇峰環繞、怪石參差,珍木奇花滿山遍地,猶似山中“仙苑”,故稱“瓊臺閬苑”。

往飛仙谷西部繼續行走,便會來到當地一個著名的景點“三洞口”。“三洞口”由三處洞口組成,每處都奇險無比。據瞭解,第一個洞口形如一隻欲要撲食的老虎口,故名“老虎口”;第二個洞口形如一口幽深的古井,洞內有洞,十分陰森,名為“幽冥洞”;第三個洞口形如殿宇,高大寬敞,但道路極其難走,名為“鬼門關”。每處洞口都不太高,需要遊客彎腰進入。站在“三洞口”的峭壁上,能將整個深谷一覽無遺。

飛仙谷生態環境良好

是一處“動植物王國”

進入飛仙谷,不僅會被谷內造型獨特的岩石、溶洞吸引,還會驚訝於這裡竟有如此繁多的樹種。據悉,飛仙谷內的植被主要有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針葉林等幾大類。

谷中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植物存活,與其土壤條件密不可分。江西境內大部分地區都以紅壤為主,飛仙谷也是如此。但它除了紅壤外,還夾雜了許多土質肥沃的山地黃壤和山地黃棕壤,使得這片區域的土質特別適宜各類植物生長。

肥沃的土壤條件吸引著眾多植物在飛仙谷“安家落戶”,藤本植物就是這裡的“常住居民”,它們一般喜歡“躲”在密林深谷凝雲積霧之處。古時,當地便有人將這些藤本植物製作成茶,常年飲用,具有平肝、潤肺、益血、清熱解毒、減肥潤膚、防頑疾之功效。

除了藤本植物之外,這片土地上還有許多中藥植物,其中不乏石耳、黃蓮、厚朴、白芍等中草藥植物,可謂一座天然的中藥寶庫。

在飛仙谷中尋幽探險,耳邊不僅時不時會傳來小溪拍打岩石和風吹樹葉的“二重奏”,還能聽到吱吱唧唧的聲音,時而在頭頂,時而在腳邊。據瞭解,谷內良好的生態環境為許多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如黃腹角雉、穿山甲、貓頭鷹、勺雞等提供了天然庇護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