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與澳大利亞的關係和睦嗎?

杜達特洛夫斯基


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算不上和睦,作為隔海相望的鄰居,兩國的關係複雜多變,波折不斷。

這要從兩國建國後的歷史說起。我們知道印度尼西亞曾經是荷蘭的殖民地,而澳大利亞是英國的殖民地。

二戰期間,澳大利亞曾經與荷屬印尼聯合抗擊日本侵略者。1945年,經過八月革命後,印尼人宣佈脫離荷蘭的殖民統治,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但是遭到英國和荷蘭的軍事入侵,經過印尼人民的英勇抵抗和多次談判,1949年,荷蘭與印尼互相妥協,以荷印聯邦的形式存在。但是一年後,1950年,印尼再次宣佈建國,併成功加入聯合國。1945~1950年的印尼為獨立建國的鬥爭期間,澳大利亞政府選擇支持印尼人獨立,贏得了印尼人的好感。


正是1950年,兩國正式建交,但澳大利亞忽然覺得人口規模強大的印尼很可能成為自己北方的威脅,更擔心其勢力滲入到南太平洋,於是藉著荷蘭與印尼之間的西伊裡安問題懸而不決的時機,站在了荷蘭的一邊,借荷蘭打壓印尼。西伊裡安問題在印尼,後來更是演變成長期持久的全國全民性運動。澳大利亞作為印尼敵人的支持者,嚴重影響了兩國關係。直到1963年,在美國肯尼迪政府的施壓下,荷蘭、澳大利亞才被迫從西伊裡安撤出。

很快,1965年澳大利亞又抓住了打壓北方鄰居的機會。這一年,印尼與馬來西亞在加里曼丹島爆發領土爭端。澳大利亞以馬來西亞是英聯邦成員,直接派兵支持,與印尼軍隊對峙。


這事完了之後,1975年,印尼出兵吞併東帝汶。東帝汶獨立問題蔓延了剩餘的20世紀。這期間,印尼換了領導人,與澳大利亞一度修好,甚至於1995年兩國達成準軍事同盟關係。1999年,東帝汶獨立公投後,澳大利亞手持安理會的尚方寶劍,率領8000人的多國部隊進駐東帝汶震懾印尼。印尼與澳大利亞關係宣告破裂。

兩國複雜的歷史和地緣政治關係,深刻影響到兩國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比如恐怖主義問題(2004年澳駐印尼大使館遭炸彈襲擊),難民問題,生牛進口問題,監聽門問題,貿易保護問題等等吧,都體現了兩國關係的複雜。

歷史就說這些吧,再說說經濟關係。印尼GDP2017年世界排名第16,人口排第四,僅次於美國。澳大利亞GDP排第13,兩國都是G20成員國,世界重要的經濟體之一。但是作為鄰國,兩國經貿關係卻並不緊密。據2016年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在印尼的進口國家中,排名第八,位列中國、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韓國、泰國、美國之後。而澳大利亞2016年的貨物與服務貿易量排名中,印尼僅排第13位,總量為154億澳元僅相當於中澳總量的十分之一。

兩國文化差異巨大,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而澳大利亞則是西方歐美文化。

另,據說當年移民到澳大利亞的英國人,多是囚犯和平民,少有貴族和知識分子,因此有人說澳大利亞是典型的好戰分子,人口雖少,卻很迫切在世界上展示自己的武力。

我覺得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也在這裡稍稍統計一下澳大利亞參與的戰爭。1900年澳大利亞六個殖民地投票成立澳大利亞聯邦之後,就立即跟著英國參與了南非布爾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的一戰、二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以及近年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一個要打遍世界的好戰分子,是否懂得與鄰為善、與鄰為伴的道理,值得懷疑。


一和的新號


謝邀請。倆個都是好戰的國家不可能是和睦的關係。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人本來就是:“戰死昇天堂”,特別好戰,奧大利亞國家也很好戰,他們有英美人的支持更加覺得底氣十足,所以倆個國家都沒有好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