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叛逆期的孩子說什麼都聽不進去,家長該怎麼辦呢?

jyz111



首先,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傾聽才是溝通的首要因素。很多父母總是疑惑“我的孩子為什麼不聽我說呢?”而你所認為的不聽,大多時候只是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服從而已。

其次,父母要給孩子做出榜樣,讓他們知道什麼什麼是傾聽。但要做到傾聽,就要克服傾聽時的各種阻礙,來自自己立場,解釋、糾正、反擊或者粉飾等方面的阻礙。也就是先拋棄自我,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看待問題,傾聽孩子的心聲。

《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一書》裡,提到了十幾歲孩子對父母提高溝通技巧的建議,不妨先看看,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再有效地根據問題去反思。

1、不要長篇大論地說教。

2、說話要簡短而親切。

3、不要以高人一等的口氣對我們說話。

4、聽我們說——不是要說服我們。

5、不要說了一遍又一遍。

6、如果我們有勇氣把自己做的錯事告訴我們,不要發脾氣,不要反應過度。

7、不要打探或盤問我們。

8、不要在另一個房間裡大叫,並期待我們趕緊跑過去。

9、不要通過說“我把這件事做了,因為你沒有時間”之類的話,試圖讓我們感到內疚。

10、不要做你無法兌現的承諾。

11、不要把我們與兄弟姐妹或朋友進行比較。12、不要跟我們的朋友談論我們。


最後,在與孩子溝通時,掌握傾聽的技巧。比如有效的傾聽需要用不加掩飾的身體語言表明你的興趣。而不是孩子在說,你在玩手機或看電視,這樣的沉默就沒有任何價值。

比如要尊重孩子眼中的現實。大人的理解往往與孩子的理解不同,大人注重的是結果,而孩子注重的是過程,以及他所認為的對錯,認真傾聽,並表現出你對問題的興趣與看法。孩子會在尊重中更善於表達自己以及接受父母的建議。

比如表現出共情。當孩子覺得委屈或憤怒時,父母要說“我能理解你為什麼會有那種感受,或這樣看那件事情。”孩子感受到你的共情,更容易理解你得出結論,問題也就更好解決。

比如要有好奇心。也就是要問一些讓你的孩子能夠說出更多信息的問題。“那讓你有什麼感受?那件事為什麼對你很重要?你能舉例一個我讓你那麼生氣的例子嗎?我經常那麼做嗎?還有其他事情讓你煩惱嗎?”

理解、傾聽才是溝通的有效方法。從現在起,停止你的懲罰、批評、辱罵並說教,真正的去了解孩子,讓孩子願意敞開心扉,接受你的愛,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幸福媽咪成長樹



家長先調整情緒


我經常面對一些青少年和父母。通常這種情況下,家長會很擔心、著急、焦慮。越攻,會發現越攻不進。


這時,我都會先喊一聲“暫停”。當然,這說起來容易,家長做起來難,因為,家長內在會有大量的情緒需要處理。所以,在我的青少年諮詢中,會留一部分事件,專門處理家長的焦慮等情緒,瞭解家長內在的需求,這很重要。


看到孩子背後的需要


待家長的情緒稍平靜下來。我會引導家長去看看孩子“聽不進”這個行為,背後是在告訴我們一些什麼信息。孩子在目前的年齡階段,有什麼樣的心理發展需求。


待家長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要時,家長內在的憤怒就會減少,同時也更能理解孩子,這會促進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開展。明白孩子目前的心理發展需求,對於,家長後期節制自己的行為,不越界的協助孩子完成他自己的成長任務,有著重要作用。


鬆動親子關係

多年的心理諮詢臨床經驗,讓我看到。當孩子處在叛逆期之中,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通常張力很大、很緊張。在衝突中,雙方往往處在對立的位置。在那個當下的情景,我們很容易就會到那個位置。


所以,我會創造一個環境和氛圍,即用心理學的一些技術,引導雙方的對話,觸發雙方產生一些,與往常不一樣的行為。這一點很重要。這會降低親子關係間的張力。為後期的良性溝通,和行為變化,創造一個有益的環境。


尊重、溝通、產生不一樣的行為

有了上面的鋪陳,家長通常會發現,孩子不再是油鹽不進,而孩子也不再需要在周圍鑄造出銅牆鐵壁來防禦。雙方有了對話和溝通的可能。


當然,在行為塑造方面,通常是複雜的,並不是家長停止某些行為,孩子立馬就會有一個新行為的出現。因為,孩子的任何行為問題,其實,都與這個家庭系統有關係,父母可以是孩子的應激源,而反過來,孩子也會成為父母的應激源,是相互影響的。所以,當雙方放棄“誰聽誰的”、“誰可以控制誰”,這個邏輯,大家達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在後期的行為塑造過程中,需要設置一定的規則和邊界,再利用心理中認知行為的技術,就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張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案例超千小時。擅長領域:婚姻家庭、兒童青少年、個人成長。諮詢聚焦:情緒、人際關係互動、促進內在動力。公眾號:婕說心語。


心理諮詢師張婕


作為家長,不能隨意給孩子冠名“叛逆期”,應該用心的觀察和交流,可能會有想不到的收穫。



首先,要坐下來,聽進去。孩子在成長,思維和世界觀正在逐漸的養成。家長們問問自己:你有多久沒有坐下來好好的和孩子聊天了??他正在關注什麼?他的好朋友是誰?他更喜歡看哪本書?他是如何看待老師和同學的……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家長只有更瞭解孩子,才能陪他更好的度過“叛逆期”。

其次,要分析透,說到點子上。多分析孩子做法的原因,要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唯有如此才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孩子的問題。孩子信服你,才會聽你的。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叛逆,這是個常年積累的結果。

最後,放下身段,忘掉自己是家長,多一些諒解,真心的和孩子交朋友。家長不要試圖讓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長,那樣只能再造就一個“你”。再和孩子發生矛盾時,多想一想,家長自己的要求是否真的有必要?如果不是選擇問題,試圖放任孩子去做。孩子肯和你交朋友了,你才能走進他的世界。



願你能和你的孩子平安的度過“叛逆期”!其實無論哪一個時期,都是你和孩子美好的記憶,都值得珍藏。


桃樹上的猴


"叛逆期"這幾個字總能讓家長困擾並且帶有一絲絲的驚慌。其實,這是家庭教育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話題。


一,家長需要正確理解叛逆期的各種行為舉止的來源。

孩子每天在長大,在不斷接受著新事物,新觀念,不斷刷新自己的認知,進而影響並塑造三觀。作為家長,如果在孩子不斷成長的時候,仍然沒有意識到提升自我,甚至倒退,那麼就無法和孩子同步,在家長看來是叛逆,其實是自己不瞭解孩子的發育需要。


二,遇到孩子的叛逆期,首先應該反省的是家長。

家長的知識架構沒去完善,和社會脫離,孩子覺得和家長談天說地是徒勞而且傷精力,就會下意識地避免和家長過多的接觸。


三,孩子最怕嘮嘮叨叨的說教,而部分家長往往習慣於囉囉嗦嗦,一句話,一件事嘮叨得耳朵生繭仍不自知。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遠。


其實每個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自身存在的問題,只要家長自身自我提升和更正,孩子一般都不會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