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星厨和吉刻联盟获央视报道,傅淼称餐饮为星河重点关注领域

4月12日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针对共享商业厨房这种新模式的发展现状、目前市场问题以及未来趋势做了专题报道,报道中提及的2家企业,共享商业厨房熊猫星厨在2016年10月获得星河互联千万级Pre-A投资,吉刻联盟在2017年获得星河互联、洪晟观通等千万级别Pre-A轮投资。

在本次采访中星河互联CEO傅淼表示:“共享商业厨房的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也在随着市场变化不断演进,对于整个餐饮行业而言,自身的消费升级需求和资本助力将加快行业整合速度。”

熊猫星厨和吉刻联盟获央视报道,傅淼称餐饮为星河重点关注领域

以下是本期第一时间栏目关于共享厨房报道的文字实录,供大家阅读:


共享商业厨房:开启餐饮新零售共享模式

共享单车领域竞争如火如荼,共享充电宝以及共享办公室等模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共享经济成了一件很时髦的事情,现在外卖行业也开始共享,他们共享的不是快递员而是厨房,据了解,共享商业厨房每个店铺规模一千平米左右,每个厨房入驻15-20各商家,每家店7天左右可以完成整个开业流程,对于创业企业而言这种模式除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还节省了转让、装修等费用。

目前共享商业厨房多是中小品牌入驻,停留在共享物理空间阶段,也就是帮助商家快速开店、拿证上平台,供应链和采购没有共享,外卖订单也来自几大平台,餐饮品牌提供各自操作空间、售卖空间以及共享餐饮区和外卖窗口,由于线上覆盖半径较大,目前线上订单占比70%,线下订单占比30%。

熊猫星厨和吉刻联盟获央视报道,傅淼称餐饮为星河重点关注领域

行业模式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或成趋势

如今餐饮行业的小品牌想要进驻大流量的商业地产过程及其漫长复杂,共享商业厨房的出现对于他们是增加投资成本还是减少运营成本?发展初期,共享商业厨房靠什么生存?

声称能够领包入住提供运营和供应端服务的品牌,开始在市场崭露头角,目前市场上,包括熊猫星厨和吉刻联盟在内有13家线下联合餐饮空间,总面积近万平米,餐饮品牌已经达到400多家,供应端商户表示,餐饮商户提供的标准化产品需要能够快速复制的渠道,所以共享商业厨房会是中小品牌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

共享商业厨房之间模式区别不大,收费模式大底分为场地费、服务费、分成流水等形式,对于成熟品牌和创业者而言如何更高的匹配消费需求和如何更大扩大规模,使得品牌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之间产生良性互动,是未来新消费业态的关键所在,虽然这种模式刚出现但市场对此充满信心,预计行业回报周期3-5年。

熊猫星厨和吉刻联盟获央视报道,傅淼称餐饮为星河重点关注领域

共享商业厨房受资本青睐,市场监管有待完善

在2017国内餐饮市场总体规模突破4万亿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渗透,数据、场景、体验对餐饮行业提出了新要求,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供的新零售体验模式得到关注。

阿里和腾讯先后从“吃”这个场景切入新零售,侧面印证了餐饮市场和线下流量的巨大价值,据了解共享商业厨房熊猫星厨在2016年10月获得星河互联千万级Pre-A融资,即吉联盟在2017年获得星河互联、洪晟观通等千万级别Pre-A轮融资。对于相继投资2家的星河互联认为:

“共享商业厨房的市场仍属于早期阶段,也在随着市场变化不断演进,对于整个餐饮行业而言,自身的消费升级需求和资本助力将加快行业整合速度”

星河互联CEO傅淼表示:

“星河互联关注每个细分领域的机会,餐饮行业是我们重点关注行业之一,因为它体量大、足够有活力、并且存在痛点,有痛点反过来就意味着有机会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对行业进行改造。"

不断优化、确保食品安全合规,这不仅是共享厨房的商业逻辑起始点,也是餐饮商户、地产商等利益共同体的刚性需求,在餐饮行业增长的大环境下外卖行业也在以300%速度增长,这是基于外卖品牌做共享商业厨房的创业者发现的机会,共享商业厨房也面临食品监管问题以及行业规模化发展将迎来供应链、入驻品牌经营管理等多方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商业厨房平台没有监管职责和监管能力,它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帮助商家降低可见成本,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顾客、平台、商家、政府四方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