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官軍到流寇,從開國到亡國,張獻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從官軍到流寇,從開國到亡國,張獻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張獻忠本是延安人,祖上是職業軍人。因為邊塞之地常有動亂,所以人們農閒之餘多愛舞刀弄棒。獻忠於此道頗有天分,且練得很是勤快。他天生膽大,為人又豪爽,是年輕一輩有名號的人物。史載張獻忠“身材魁梧,剽勁果俠,聲如巨雷”。因為他天生面目微黃,故而人們送他一個綽號——黃虎。雖然歷史典籍浩如煙海,但對張獻忠起義之前的記載卻只有“捕快”和“邊兵”四個字。很快,生性不喜約束的他便因為觸犯軍法險被斬首。正當行刑之際,張獻忠碰巧被軍官陳洪範所救,遭受痛打的張獻忠隨即被趕出了軍營。出了軍營後,張獻忠旋即投賊。和同齡人李自成一樣,張獻忠從一個小小的伍長,憑藉著勇氣和智慧,慢慢做到了軍中主將。彼時的起義軍首領都不用真名示人,所以張獻忠為自己起名為“西營八大王”。

從官軍到流寇,從開國到亡國,張獻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對於流寇一詞,時人對其做過如下總結:“望屋而食,奔走不停,未嘗據城邑為巢穴,故曰流賊”。的確,這個總結完全道盡了張獻忠自崇禎三年起事直到崇禎十七年的生活。整整14年,張獻忠來回流竄於陝西、山西、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江西等幾個省,不停地帶領著他的手下進攻、逃跑、轉移,從來沒有固守一地。公元1643年,在湖南和江西取得重大進展的張獻忠,卻忽然放棄兩省之地,大舉入川。原因很簡單,佔據河南的李自成勢力太大,老張覺得搞不過,索性走遠一些,“暫取巴蜀之地為根,然後興師平定天下”。

從官軍到流寇,從開國到亡國,張獻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面對被崇山峻嶺包裹的四川,張軍很快就攻了進去。老張運氣好,在他未到之前,有一支參加過“滎陽大會”的組織“搖黃十三家”曾對四川明軍造成過極大的消耗。因為有這些人在川地鬧騰,張獻忠才得以從容入川。張軍先越下牢,後渡三峽,再克涪州,末了直搗重慶。重慶,三面臨江,易守難攻。張獻忠用炸藥將城牆炸塌,其軍一擁而入。入城後,張獻忠先殺守城巡撫陳士奇,後殺明神宗第五子瑞王朱常洛。這還不算,張獻忠還對被俘的明軍士卒做了處理:每人砍掉一隻胳膊後盡數放走。於是,這些逃出重慶的殘廢士卒成了張獻忠的“活廣告”,史載“諸城士民駭走,望風狂逃。”

從官軍到流寇,從開國到亡國,張獻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攻陷重慶後,張獻忠立即進軍成都。成都是明朝蜀王朱至澍的封地,朱至澍的先祖朱椿是第一任蜀王,也是明初大將藍玉的女婿。當年藍玉被剝皮實草後傳示各地,自雲南過蜀時,當時的蜀王就把老丈人的人皮留下,並暗中供奉起來。雖然這位被崇禎稱為“蜀秀才”的王爺富可敵國卻是捨命不捨財的主,即使成都即將城破之際,仍然不肯拿出王府金銀犒軍。四天後,張軍入城,蜀王夫婦、當地總兵皆投井自殺。因為攻城受到過守軍的強烈抵抗,張獻忠打算將成都居民全部屠殺,最後被他的義子時任“平東將軍”的孫可望勸罷。

從官軍到流寇,從開國到亡國,張獻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公元1644年11月16日,張獻忠正式建國稱帝,國號大西,改元大順,獻忠自稱“大西王”。此時四川大部州、府、縣皆為獻忠所佔,只有遵義(今屬貴州)、石柱(秦良玉部)以及黎州未下。開國後,張獻忠派軍攻略漢中,此時的李自成已經被清軍擊敗且退回西安。無巧不成書,兩個曾經因為一支樂隊翻臉的對頭又碰面了。張獻忠惦記李自成的漢中,李自成同時也在惦記張獻忠的四川。一番苦戰之下,張軍被李軍擊敗。但是李自成卻無力進川,因為清軍正在重點照顧他。僅僅幾十天后,清軍就攻破潼關,李自成慌忙丟棄西安逃到了湖南。這樣一來,張獻忠的北面就暴露給了清軍。但是張獻忠卻沒工夫思考這些國防大事,他現在正被四川境內的亂民弄的焦頭爛額!

從官軍到流寇,從開國到亡國,張獻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起先,因為缺乏建設根據地的經驗,張獻忠只會用三種方法來統治四川:警察管制、暴力鎮壓、特務統治。同時,張獻忠大軍過慣了流寇生活,冷不丁穩定下來,卻不知用何種方法來搞經濟建設。幾十萬大軍人吃馬喂需要大量糧草。於是,張獻忠便縱兵搶糧。張軍士卒為了完成打糧任務,見到路上行人端著一碗米也要“殺而奪之”。雖然老百姓可以忍受白色恐怖,但是要讓他們活活餓死就不行了。於是,大批農民或逃入深山,或聚眾起事。最後因為徵糧帶來的動亂,張獻忠派到四川各地就任的州府長官接連被殺。但是張獻忠卻不以為然,因為他只信刀槍,他以為大軍開到亂民即可平定。

事與願違,張軍按下葫蘆浮起瓢,這邊鎮壓下來,另一處又開始報警。同時,隨著李自成的敗亡以及南明政權的重建,南明軍隊也開始對四川進行滲透。公元1645年,明將曾英率軍攻破重慶,張獻忠派軍反擊,卻被打的大敗虧輸。此時,各個方面傳來的警報和敗績幾乎將張獻忠弄的心力交瘁,這個偌大的帝國如何治理真是個難題?也是,要讓一個大老粗學會彈鋼琴確實有點難度。索性,破罐破摔的老張隨即展開了報復。為表心跡,張獻忠立下了著名的七殺碑

:“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從官軍到流寇,從開國到亡國,張獻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既然平亂無望,那麼就要釜底抽薪,剷除蜀地最有可能的對手:文生和武生。公元1645年夏,張獻忠向全川發佈“選舉考試令”,強令各地考生赴考。考生很快被張軍士卒送到考場,張獻忠留下看著順眼的,或者年紀小的考生後,將餘下的一萬七千多名考生盡數殺死,最後考生們所攜筆硯一時間竟推積如丘。殺盡文生後,張獻忠謊稱再開武科。將數千武舉誘入校場後,命令軍士據壁射箭,將武舉們一一射死。

然而,殺了這些火種,叛亂的烽火依然燒的越加旺盛。分析各地叛亂原因,張獻忠相信城內居民應該起到了關鍵作用。此時他手下的丞相汪兆齡看透了張獻忠心思,進獻缺德之計,“莫若先將在城人民,盡行屠戮”,張獻忠深以為然。正當張獻忠準備搞大屠殺之時,1645年十一月,北面清軍攻破了大西軍漢中的防線進入了四川,川東和川南又被南明軍隊逐步蠶食逼進到了成都。於是,張獻忠遂即決定:剿滅各地城市人口,以徹底消除內應。

從官軍到流寇,從開國到亡國,張獻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公元1645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張獻忠下達“剿洗全城,不留一人”的命令。於是,成都城內無數男女百姓被殺,呼號之聲,懼絕心目,血流成渠。剿滅轄區內各城人口後,叛亂還是不見消停。接著,張獻忠又下達了一個古往今來聞所未聞的屠殺令:“除城盡剿”,即殺盡川內人口。

於是,張獻忠派出軍隊到各地屠戮民眾,即使窮鄉僻壤,或深崖峻谷,軍兵無不搜及。結果“不論男女老幼,逢人則殺”,“剿畢復扒草尋穴,細搜數日乃覆命”。然而張獻忠把四川種田的百姓殺的差不多了,他的軍隊又遇到了以前的難題:缺糧。於是,張獻忠又想到了殺自己人節約糧食。首先挨刀的就是四川招募的士卒。屠殺川卒的方法與殺士子類似:“先謊稱從士卒中挑選精幹者成立水師營。然後將挑選出來的數萬士卒驅趕進江邊新造的木柵城。開殺之時,先用槍炮轟擊,再遣兵入內砍殺。”結果此次共殺軍中男婦二十萬有餘,佔了張獻忠軍隊的一半。這下,軍中許多士卒害怕被屠紛紛拋棄張獻忠,大批逃奔“搖黃十三家”。

從官軍到流寇,從開國到亡國,張獻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殺完川卒後,張獻忠又嫌軍中婦女累贅,又將軍中各營婦女屠盡。此時,張獻忠開國時的一千多文官僅剩下了25名,身邊的士卒亦剩下了三分之一。但是張獻忠卻猶懷滿腔豪氣,依然想著回到陝西老家重新來過,可惜行進到西充鳳凰山時卻遭遇了清軍。

張獻忠即刻“騎馬出營,未穿盔甲,亦未攜長槍,除短矛外,別無他隊,同小軍七八名,並太監一人,奔出營外,探聽滿兵虛實。至一小崗上,正探看之際,突然一箭飛來,正中獻忠肩下,由左旁射入,直透其心,頓時滿地鮮血長流,獻忠在血中亂滾,痛極而亡”

。這一年,張獻忠41歲。張獻忠死後,張軍全營立時崩潰,清軍趁機進攻,大西軍死傷無數,僅官校被斬首的就有二千三百多人,馬匹輜重盡為清軍所得。張獻忠手下四義子:孫可望、劉文秀、李定國、艾能奇率殘兵竄逃,經重慶、遵義入雲南,歸順南明永曆政權。後來,孫可望降清。李定國、劉文秀等人卻成為南明的耿耿忠臣,與清軍一直奮戰到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