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這是知乎上的一個話題,引發了眾多網友討論。

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高曉松說:生活除了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所以,至今沒有買房。

羅永浩說:我今年四十五歲了,買得起房子,但到今天也沒買,也活得非常好,甚至比多數有房子的人活得都好。

確實,房子不代表全部,不代表未來。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有說這句話的底氣,因為他們想買的時候還是隨時可以買。

中國人對房子似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對其追求的熱度也只增不減。

那麼那些家裡擁有很多套房的人,

究竟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一個單純為自己的理想工作的人”

@雲海

我有一個同事系列,座標上海,女同事,上海人,生物碩士,家裡動遷,另外父母一直有投資房產的習慣,身價15套。

動遷後還是單身,人家不著急,錢財房子安頓好後相親去了。總得找個帥哥吧??結果相親遇到了另一個動遷戶,還是同行,36歲的藥企高級經理,醫學博士,也是15套,還真的是帥哥。兩人各種好。

婚房終於用自己收入買了一套1800萬的房,貸款應該不多,還款很輕鬆。“因為動遷的房子太差了,不能住人”。孩子剛出生立刻買了學區房,“教育最重要”“家裡現金多不安全”。

孩子生出來就是每天收一套房租嗎?還要啥教育啊!這同事一點看不出家裡有錢,工作很認真,不拒絕加班,消費也很普通。

有一次評選特色員工,大家一致投票給她,“一個單純為了自己的理想工作的人”

“沒有生活壓力 但很努力”

@啊啊啊啊啊

爽死了,實話。

我表姐就是的,她家我真的不知道多少套房,不好問,也不想問,保守12套以上,+6套以上門面,(因為說的是我知道的,突然聊天她就蹦出她家那裡有套房了,問我怎麼樣)(以前房子便宜,她家做點小生意,一年買一套或者2套,16年貌似買了6套)

她媽媽的原話是,想幹什麼幹什麼吧,反正可以收房租。我表姐就是想幹什麼幹什麼,反正沒有生活壓力,人超級無敵好,朋友特別多,對人很大方,她工作也超級努力,想不上班就不上班,想上班就上班,想開店就開店,想旅行就關店門去旅行,不過她大年初一都開店門,平常很努力很努力。

“每天該幹嘛幹嘛”

@匿名用戶

座標深圳,不是土著。父親從很早的時候就愛投資房產,目前包括自住房,深圳一共26套,北京2套,廣州5套。

要說什麼感覺,我覺得主要就是抗風險能力強了。家裡做生意,前年資金短期週轉不開,賣了2套房,湊了將近2500萬,度過了難關。

還有就是心態平和了,不慌了。身邊的朋友、同事,經常聊的話題就是房價,地段、學區、哪裡窪地、哪裡舊改。有同事經常利用休假去看房。而我則沒有這種苦惱。所以我很感恩,很知足。

父親總說,坐吃山空,不准我打收租金過一輩子的念頭。母親也在上班。家裡的房產父親找了專門的人打理,出租、維護,只有買賣的時候,才讓我參與。父親說,人總要有個安生立命的手藝,只有自身的本事才是最靠得住的。

每天該幹嘛幹嘛,不去夜店,不玩車,不玩表,結婚了,最大的愛好是打籃球以及和老婆拼樂高。

“照樣吃5毛一包的辣條”

@匿名用戶

家住二線城市,目前家裡有十幾套房子吧,已經賣掉一些了,還不是房子最多的時候。

沒覺得自己家很有錢啊,畢竟我們那裡雖然是東部沿海,房價也就一兩萬,一套房子頂多兩三百萬。跟北京沒法比吧。父母不是專業炒房的,是做和房地產無關的別的生意的,就只是喜歡沒事買買房而已。

由於我爸媽挺低調的,加上我小時候不懂事。我一直覺得自己家很窮,直到初中有一天我向我媽抱怨為什麼我家裡沒那麼多錢時,我媽默默的打開抽屜,從裡面拿出厚厚的一打房產證。我當時就嚇尿了,當晚翻來覆去就是“天啦嚕,我原來不是屌絲!怎麼辦,怎麼辦,我要如何表現出寵辱不驚,逼格滿滿的樣子!

然而第二天早上,我並沒有過上傳說中瑪麗蘇般的白富美生活。照樣吃五毛一包的辣條,考試沒考好照樣被我媽打。

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有一位網友的回答令京德君印象深刻,也許會出乎你意料,他說家裡有十套房也有可能一事無成,他說張口閉口我家多少房會被嘲笑,他還說房子真不是什麼好資產。

我不覺得這樣家裡有很多套房的孩子有多厲害。大家大可不必羨慕他們。

我爸媽以前在成都有10來套房,包括商鋪、普通住宅和酒店式公寓,後來在美國也買了house。那段時間,我爸非常嚴肅地跟我說:「你有大好前途,所以股票這類東西碰不得(後來的中國房產和股票性質類似)」。

我當時納悶,我一小孩,賬戶上就幾萬塊錢,就算虧完了也不是什麼事。後來才明白,我爸是怕資產的漲跌起伏會充斥並佔滿我的整個心智,讓我無心學習和創業,最後落得除了房證和磚頭以外,一事無成。

現在看北京不少坐吃山空又沒有什麼文化的拆遷戶小孩,其中一個成天混貼吧到處說自己家裡多少套房,喜歡找他家隔壁的211大學的女孩加他微信,結果沒人看得起他,在網上加他的幾乎都是房地產中介。很感激當年的自己沒有入手金融和房產。

到美國去之後,特別是考上了好的大學,整個人接觸的世界突然大了太多。每次看國內的媒體,以及和完全在中國大陸長大的同學聊天,感覺這代中國年輕人都有虔誠的信仰:房子教。

房子在一個美國同齡人的話語和思維中,有5%的比例就已經很大了,大多數人是小於1%的,或者完全不考慮買房的。並不是因為買不起(在美國一般城市,房子總價約等於5-6年的收入,在大城市約等於10年的收入,比中國年輕人買房容易十倍)。

但即便是這樣,很多美國人都覺得,要花5年的收入來買一堆木頭水泥磚頭?我才不幹呢!但是在中國年輕人心裡,房子就是命。我現在都覺得真不可思議。

1

有一位剛從中國來波士頓讀書的同學,總是喜歡說自己家裡在北京有十幾套房。這是真的。但是來得久一點的同學們一般都看不起他。

為什麼呢?舉一個假想的例子:這就像一個非洲最窮的地方的土著來中國,一開口就是「我家屯了一萬袋大米」一樣。中國的社會發展早就過了大面積餓死人的時期,所以家裡的米夠吃就行了,沒有人比誰的大米多。

但是,這位非洲的同學所處的社會,還處在那個發展階段,所以就覺得大米越多越牛,囤積越來越多的大米就是人生最高追求。

你跟他說房產證比大米高端,他根本理解不了,因為「產權」是基於法制體系的。如果他的社會連法制基礎都還沒有建立,那產權這個詞他根本就無法理解。他會覺得中國人追求的東西都很虛。

是啊,什麼能比大米更剛需呢?和大米相比,什麼不虛呢?但是越剛需的東西,其實往往越low。

同樣,在中國,大家還在一種衣食住行,特別是住(房子)和行(車)還比較緊缺的情況下,所以大家就比誰家磚頭多。我之前和一個民營企業家聊天,我問她的追求就是多買幾套房嗎?她說不。

我還以為她開竅了。結果她說,除了住宅還要買商鋪。。。我說能不能有點更高的追求?她表示不解。沉默一會,她說還可以買理財產品,或者投資股權賺更多的錢。

其實在我看來,她無法理解發達國家年輕人的更高的追求,就像無法理解「房產」這個概念的非洲兄弟一樣。

這就像例子中的非洲兄弟說:「我知道你們覺得追求大米low,但是我並不是那種只追求大米的人,我還追求玉米、小麥、饅頭。我不只大米要比別人都多,我還要玉米、小麥、饅頭都比我周圍的人多,這樣才算實現了我的人生價值!」

中國學生到了美國去也是比房比車。整個這個思維的框框,在美國人看來就很村。就像中國人看那位非洲兄弟一樣,不知不覺暴露了自己的國際社會階層。

有人會問,不比房子車子,那這一代的發達國家年輕人都比什麼呢?我經常試圖解釋他們追求的東西,但是大陸長大的同學基本都已經無法理解了...或者他們的反應是:「這些東西太虛了,太不剛需了!」這反應和非洲同學多麼的相似。

2

那麼美國人都追求什麼呢?我來講一講:

這一代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年輕人,有錢也不比房、車。甚至不比錢。比如美國年輕人基本不關注扎克伯格的身價,而更關注他的貢獻。

在美國名校年輕人的價值觀裡,你所做的事情本身,比你因為做這件事情而掙了多少錢要重要得多得多。

而這在中國好像剛好相反。

扎克伯格本人對名牌服飾、豪車、多套房產的不屑,在美國年輕富人的圈子裡,並不是一個特例,而是極具代表性的。我也認識很多家庭很好的白人,包括名校教授家庭和對沖基金經理家庭,他們的兒子不僅不屑於考慮房子、車子、名牌,甚至連女生的外表都不那麼看重,至少不是選女朋友的第一標準。

比如我的一個家境優渥,且長得比較帥的猶太朋友,當我告訴他中國還有很多名校畢業的年輕人結婚時,把房子車子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把女性的外貌當作第一重要的考慮因素時,顯得很詫異。他說那至少是美國兩代以前(爺爺輩)才有的老舊文化了。

特朗普(我們的爺爺輩)代表的是美國兩代以前的傳統經濟(地產、石油、傳統金融等)。他所代表的這部分經濟實體,大致在二戰結束後不久,就已經走過了其頂峰。

1960年代開始,美國的文化革命就培養了一大批對地產、石油和傳統金融(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以及對這些行業的老舊文化(穿名牌、買豪車、屯地產、找美女結婚等)不屑甚至牴觸的年輕人。這部分人就是我們父輩這一代的美國人。

從特朗普成長的時期算起,我們這一代的美國同齡人,已經是美國的第三代了。

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而這一代(第三代)年輕人中富有的階層(扎克伯格、Larry Page, Drew Houston等為代表)幾乎不給特朗普時代的文化留一點情面,事實上雙方在文化上經常對立(我不談政治)。

比如我的某一任前女友(美國出生的華裔),已經連續10年抵制電影院了,此間沒有買過一張電影票。她認為好萊塢的製片產業和院線產業是上一代人的產業,裡面有一些她反對的價值觀。

我們不要小看扎克伯格公開拒絕穿名牌的行為。這是帶頭對一系列老舊產業和老舊文化的抵制。也不要小看以他為代表的一眾年輕富豪拒絕與沒有接受過頂級高等教育的女性(哪怕顏值再高)交往的表現。

這不只是年輕富豪和老一代富豪之間的個人偏好的問題,更是新舊世界的文化更替的一個體現。現在看來,新文化在美國年輕人,特別是名校年輕人中,已經佔了絕對主流。

而剛到美國去的中國學生,就顯得很異類。其中不少還拿著豪車和房產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真的是給我們丟臉。就像一個從非洲(不好意思又因為舉例需要黑了非洲)農業社會來的哥們,帶了一張照片來現在的中國,見人就指著照片說,你看我家有多少把鋤頭。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前面講的,在美國年輕人的價值觀中,「你所做的事情,比你因此賺的錢要重要得多」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我想給大家看一段最近在北美一名校家長群引起共鳴的文字。

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大家可以品味一下小兒子Richard說的那句話,中美名校年輕人的主流價值觀的差別,好像都凝聚在此了。

3

最後,這篇文章不是討論「買房」好不好。從沒有房產到擁有一套自住的房產,對於每個中國年輕人來說,都是非常好的進步!但是,我們這裡並沒有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是在回答題主的問題「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麼的一種體驗?」,是在討論「有很多套房」的情況。我們的結論是:

這群家裡有很多套房的小孩,並不厲害,也不一定有光明的前途:

第一:家裡除了房子,沒有其他別的重要資產和事業的小孩,哪怕在一線城市有十幾套房子,他們中大多數(雖然不是所有),是沒有自己的事業的,有的甚至一事無成。

他們今後也幾乎無法開創事業,因為成就事業是需要動力的。這就是為什麼自然資源(農業資源)最好的國家,進入工業時代後,大都成為了最窮或者次窮的,比如南美的一些國家。這個在歷史地理學裡叫做「資源陷阱」。

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第二:拿房子跟人比其實是一種落後文化的體現。開口閉口就「我家在北京有XX套房」的人,其實在國外大家都看不起的。

第三:房子真不是什麼好資產,而且在社會中很不安全。有渠道的人都diversify了,只剩沒有任何渠道和背景的只有傻持著房產。所以同樣有很多套房,看房子佔其整個人的事業、資產、收入的比例。佔比很高的,一般其實是中國的底層。越靠近中心,錢越不值錢。房子就更不提了。

現在中國人覺得有很多套房的人特別厲害,不是因為他們真的那麼厲害,只是大家處在這個歷史階段,思維被房產這個概念束縛了而已。

過了這個階段,我們就不會那麼在意房產了。就像我們已經過了餓肚子的階段了,就不會覺得家裡放 10 袋大米的人比家裡放 1 袋大米的人厲害多少一樣。

加一個對比。美國其實並不算特別發達(按均值算)。拿美國做對比還不夠徹底,如果我們把人均收入更高,社會發展更厚實的北歐加入這個對比,就非常明顯了。

4

北歐人極度看不起比錢、比房產、比資產的人。在北歐,對於所有人(包括失業的、存款為負的),衣食住行、教育(甚至教育公平)幾乎完全、無條件地解決了。我們可以看到,在這種社會,比如開汽車容易被騎自行車的鄙視(因為不環保),所以北歐上班開車的越來越少。

錢、資產,真的是夠用了就行。就像我們不餓肚子了,家裡的米就是「夠用就行」。一個國家的人民長期不缺衣食住行了,其中任何一項都是夠用就行,包括錢。

5

這一代中國年輕人信仰的「房子教」,會徹徹底底給這代人打下烙印,直到他們去世,都解脫不了。二、三十年後,我們會被我們的子女吐槽。就像經歷過赤貧人生的暴發戶,喜歡點一桌子吃不完的菜來顯擺。

同樣的,持有多個房產並自鳴得意的人,在未來也是會被下一代人看不起的。其實不用等到下一代,這一代有長期海外經歷,且有點文化的人,比如高曉松,已經很看不起這樣的人了。

當國家這波產業升級的政策逐漸落實以後,我們這代年輕人對房產的執念,在今後的年輕人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京德君想說,作為普通大眾的一員,房子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為我們帶來安全感。就像網友說的“我不需要囤很多大米,但至少家裡要有米吧”。

其實這種想法並不low,特別對年輕人來說,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自己給自己一個港灣,是一種堅持,一種動力,也是證明能力的方式。何況,如今房子除了居住,還和很多東西掛鉤,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現實。

當然,不同的人對於安全感的定義不同,關於“房”的觀念也不適合強加於人,畢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價值追求。

我們也不必羨慕那些擁有很多套房的人,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過好自己的生活,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